
人們常說「小國有雄心」,安條克親王國雖是個小國,但也有光輝的時刻。
這個由諾曼人大貴族,波西蒙德建立的十字軍國家,由於波西蒙德長年缺席,真正的實權者,是他的年輕外甥,歐特維爾的譚克雷德(Tancred de Hauteville)。年老的波西蒙德不復當年英勇,在戰場不斷失利,相反地,譚克雷德卻在攝政期間,展現了驚人的才能武略。
在他手下,安條克向西從拜占庭手上奪走拉塔基亞港(Latakia),向北則重新申張對今日土耳其東南部的霸主地位。又幾次力挫突厥人的軍隊。
當波西蒙德在歐洲敗給拜占庭、被迫承認安條克是拜占庭附庸時,譚克雷德則嚴詞回絕,保下了安條克獨立於拜占庭的地位。
遺憾的是,在安條克國力逐漸上升的時期,譚克雷德病故,年僅三十七歲。安條克新的攝政王叫「薩勒諾的羅傑」(Roger of Salerno),是譚克雷德的堂表兄弟。
羅傑執政僅七年左右,就在1119年的「血地之戰」(Battle of Field of Blood)中全軍覆沒。安條克國力大損。耶路撒冷國王鮑德溫二世搶過了攝政王的地位。安條克親王國短促的強盛時期就此終結。
&
圖片:譚克雷德。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Tancrède de Hauteville.jpg"
資料來源:
Thomas Asbridge, 《The First Crusade: A New Histor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5)
P. M. Holt, 《The Crusader States and Their Neighbors》(Routledge, 2004), pp.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