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簡單來說就是一本「超級正能量的書」。
如果您現在正在為人生煩惱,非常推薦您閱讀。
這本書所傳達的最重要訊息之一是:「不是因為成功才變得積極,而是因為積極才使人生成功」。而且,「積極」或「消極」實際上是個人主觀的問題,取決於您如何看待所發生的事情,這會大大改變您的人生。書中表示,積極的人會讓人生進入簡單模式,變得極其愉快。
以下是從這本書中獲得的三個學習要點:1. 為什麼積極的人能夠成功?
人生成功的人是那些嘗試各種事情的人。就像經常去各種餐廳的人更了解哪裡有好餐廳一樣,有嘗試習慣的人能站在更有利的起跑線上。然而,人們往往懼怕失敗,而這正是「保持積極」心態的重要性所在。發明大王愛迪生曾說:「我從未失敗過,我只是找到了一萬種行不通的方法。」這句名言表明了不在意失敗的重要性。是否在意失敗,可能會徹底改變一個人的人生。
2. 讓人生必定成功的三種習慣用語
我們日常使用的習慣用語,能夠徹底改變之後發生的一切。
特別是使用「反正」、「但是」、「因為」等否定性詞語的人,建議從今天起就停止使用。作為替代,書中介紹了三種能讓您立刻變得積極的習慣用語:
- 將「反正」改為「姑且」:比如不說「反正不可能」,而說「姑且試試看吧」,給人一種積極的印象。
- 「算了吧」:當感到不愉快時,想到這個詞可以讓您變得積極,並養成享受大多數事情的習慣。影片作者也表示這是他個人日常會使用並推薦的方法。
- 「這也是有道理的」:這是一個非常實用的詞,既不完全否定也不完全肯定對方的意見,帶有「確實這種想法也是存在的」的含義。當您想堅持己見時使用這個詞,可以讓彼此都保持愉快的心情。
3. 引發積極情緒的兩種方法
作者特別希望觀眾記住的兩種能夠培養積極思維的方法:
- 嘗試尋找任何事物的「好的一面」:
就像人有優點和缺點一樣,事物總有好的一面和壞的一面。例如,一個看似缺點的「因過度擔憂而無法行動的人」,換個角度看就是「能夠謹慎思考的人」。與其認為下雨的假日「無聊」,不如想「能夠打掃房間,讓環境變得乾淨」。刻意練習尋找好的一面很重要。不要只用「二分法思維」將事物分為黑與白,而應注意中間的灰色部分。通過這種方式積極轉換思維,甚至可以「欺騙」您自己的大腦。
- 吃自己想吃的東西:
與其忍耐並積累壓力,不如吃想吃的東西來提高免疫力。美食能讓任何人感到幸福和積極。不克制自己喜歡的食物,可以讓心情變得明朗。
這本書教導我們,保持積極是讓人生成功的關鍵,而這需要我們改變日常事件的看法、使用的語言(習慣用語),以及引發積極情緒的具體方法。書中介紹的三種習慣用語和尋找事物好的一面的方法,都是可以立即運用到日常生活中的實用內容。
在這本書中,您或許能找到讓生活更加積極、更加愉快的秘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