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於 2025 年 5 月 20 日

本來只是想當個安靜讀書人,結果不小心打開了內心的衣櫃,發現裡面藏了一堆沒哭完的我
今天本來只是靜靜地看書,結果不小心看進自己內心的衣櫃裡。書裡寫著:「孩子無法反抗大人時,會把委屈往內收,變成對自己的攻擊。」我一看到這句話,鼻子一酸,然後靈光一閃 — 欸?這句話好像在說我欸。
想一想,我以前常會對自己說:「我真的很衰,幹嘛有事沒事說那句話?早知道不說就好了。」我不是嘴巴太快,也不是愛講話惹事,我是真的很懊惱:「我怎麼那麼笨,連這句話不能說都不知道?」然後就默默告訴自己:「好,這種話以後不准再說了。」不是要變得更好,而是要少被罵、少被攻擊。其實也不是什麼特定人對我怎樣,就是在生活裡,在很多互動中慢慢學到的。可能是一次說話氣氛突然變了,一次被白眼,一次被潑冷水,或一次被人笑說「你怎麼這樣講話」— 久而久之,我開始記起來:「有些話不能說,有些反應要收一點。」
我以前真的以為那只是我反應不夠快、情商太低。但今天我突然抓到—不是我不會說話,是我太早就開始用「自責」當作保護殼。那個懊悔的聲音,不是反省,是求生。
說來也好笑,這些年我其實問過自己很多次:「我有哪裡受傷嗎?」 每次都很淡定地回答:「沒有欸~那時候我真的沒感覺啊。」現在想想,不是沒感覺,是我太會演了。
那些內在小孩根本是專業偽裝特務,躲在心裡的衣櫃裡,穿著「懂事又堅強」的制服,一邊躲避,一邊裝沒事,還集體掩護彼此說:「沒啦~我們真的沒哭啦~」
然後我腦袋啪一聲亮起來,心裡有個聲音冒出來:「就是你啦~被我鎖定了!」
這種時候,我的靈魂裡就會有個模式自動啟動,我都笑稱它叫—偵探Q上線。
她平常不太吭聲,但每次靈光乍現時,就會戴上靈魂放大鏡,輕描淡寫地推開一扇門,逮住那些躲在暗處的內在小孩,語氣有點欠揍,卻其實超溫柔。
說不定她還會邊喝咖啡邊說:「好啦~妳演得很好,但還是被我抓到了。」

歡迎來到我內在小孩的衣櫃筆記本:一本專門記錄「什麼不能講、什麼不能笑、什麼不能哭」的靈魂自律大全
更妙的是,這些內在小孩還會偷偷記筆記。只要我說了什麼話,對方臉色一變,他們馬上在靈魂小本本上寫下:
• 「這句話以後不能講。」 • 「A類型的人不能開玩笑。」。 • 「下次講話要更小心。」
久了之後,我就變得很會觀察人、會讀空氣、會看表情。不是為了當人際高手,是為了避雷、保命。我沒有想要討好誰,我只是單純想少被盯、少被指責,少一點那種「啊~我是不是又說錯了」的壓力。
這不是悲劇,是事實。但我現在看懂了,也笑得出來了。
我甚至有點佩服那時候的我,真的超會轉譯。明明是「我怕被討厭」,我硬是翻成「我太笨」;明明是「我想被理解」,我就說自己「嘴賤活該」。
現在的我終於可以拍拍那些演很久的自己,笑著說:「好啦~你們真的演得很好,但收工了。這次輪到我來說話了。」
原來不是我太衰,是我太聰明。以前把這份聰明拿來避風頭、藏情緒,現在我打算拿來照顧自己,照亮那些曾經被藏起來的小孩們。

本日破案筆記:內心抽屜藏著眼淚、心動、還有一點爆氣。嗯,犯人就是我自己沒錯
嗯,就這樣,今天也成功破案一件。下次她們再躲起來,我應該也會笑著說:「妳們真的很會藏欸~不過,還是被我抓到了吧。」
然後,也許會多補上一句:「有時候跟自己玩捉迷藏也蠻好玩的,最意外的是—那些躲起來的我,比我想像的還聰明,也成熟得讓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