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及年幼兒童時常認知發展及語言發展還不足以勇於表達或有能力表達自己,所以時常需要外力去發現兒虐的存在。需注意可能存在兒虐之特徵:
1.瘀傷位置異常:瘀青,通常代表著局部受到外力衝擊,試想普通人哪裡最常出現瘀傷?八成會回應在膝蓋,小孩其實也是如此,正常情況在關節處(凸出處)的磕碰最常發生,尤其對於開始學走的小孩,當然其他地方也有瘀青的可能,可有些地方發生的機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若有發現需要格外注意,譬如軀幹、脖子上又或著在眼耳口鼻周圍,這些難以想像如何發生衝擊的位置。
2.瘀傷異常形狀:這也是可以想像,在發生撞擊時,瘀傷的發生通常只會在一個點上,若有發現條狀瘀傷或大面積瘀傷,基本也是異常表現。3.重複性瘀傷:新舊瘀傷顏色不同,在同一個位置頻繁發生,這通常也就代表問題持續發生,當然這並不能代表受到虐待,但不安全環境或育兒知識的不足也會是被社工盯上希望改善的問題。
(其他判斷兒虐:表現異常、發展異常、外傷就醫等等就比較需要長期觀察及專業判斷了。)
人生在世總有許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為人父母也總是有許多不清楚、不適應的地方,過去可能會透過家庭、家族的資源、經驗因應,而現在身邊的家庭範例逐漸減少,而範例也不一定適當。因此親子館、醫院或一些互助會、社會團體的親職課程、經驗分享與相互協助也就重要了許多。
適當的應對方式:如何幫助疑似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