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要介紹的是生涯發展諮詢師(CDA)們常用的探索工具之一,上集我們談的是「職涯錨定的八種角色&內在價值驅力」。這一集,我們來聊聊哪一種職涯錨定適合什麼類型的職場吧!
※注意:或許該職涯錨定得分較高與較穩定者,的確特別適合某種類型的職場,但若現職不在此,也不必擔心,還是可以藉由副業形式來滿足個人生涯需求。所以不要看了之後就覺得自己應該要轉職哦!

專業經理人
- 初期可能會先在小公司嘗試快速累積功勞以求升遷機會,一段時間還是無法晉升的話就會離職。適合待在規模較大的組織,尤其是社會知名度較高、較有名望的企業或公家機關
- 所待的職場必須要給予高位者較多特權,例如較寬敞豪華的辦公室、專屬配車、優先選擇權等,如此才會激起他們爬高的動力
安穩可靠者
- 喜歡以年資為基準的升遷制度(年功序列制),是最適合公家機關的類型
- 只要不是新創或個人品牌等不確定性太高的職場,基本上都可以見到這群人的身影
- 常成為外在環境激烈變動時的最大受害者,例如景氣不好時容易被裁撤,或是隨著日新月異的科技進步,沒跟上腳步而產能顯得平庸,因此漸漸落後於同輩。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建議也要適當地培養專長並進修,讓自己獲得更多生存籌碼。
專家達人
- 適合個人專業能最大化有效發揮、分工明確的職場,比如個人工作室、大公司(至少500人規模)
- 如果想成立個人工作室或經營自媒體、個人品牌,需要長時間持續投入心力經營,因此若初期資金不夠,建議仍需有正職工作(最好是專業職,即使是約聘的,重點是該職位薪資結構或薪酬制度針對特定領域有卓越表現或證照者,會給予實質獎勵。例如會計師、翻譯、品質管理等)
- 若有多項專長,建議可以適當整合,以發展出個人特色,以提高辨識度與個人價值(簡單來說就是讓你變得更稀有、更獨特、更搶手,因此可以開更高價碼讓人僱用你)
- 相當需要和不同專業領域者合作(例如擅長創作者可以找位行銷夥伴、擅長表演者可以找個公關或經紀人),才能更有效發揮個人專長。
挑戰者
- 如果要待在私人企業,較適合以銷售服務為主導的公司(例如房仲業、人力仲介業、旅遊業、企管顧問等)
- 和專家達人一樣,報酬最好是論件計酬或有保底,甚至不排除贏者全拿的模式。
- 各行各業都能生存,唯一難以適應的場域是公家機關
自主工作者
- 適合待在新創產業、科技業、遊戲業、媒體業等較前衛開放、娛樂性較高的產業
- 要選小公司的話得確保自己的專業或資歷足夠,才有自主權。要選大公司的話得確認部門管理風格與公司制度是否較為開放多元,甚至是被派到較偏遠的地方工作(等於成為山老大)
- 如果想創業,建議要建立人脈且有經濟基礎,創造者分數要高且穩定
- 如果想成為自雇者,建議自身專家達人得分要高且要穩定
創造者
- 最適合自行創業的類型,任何行業都適用,端看案主對什麼有興趣
- 很有可能會在創業後覺得太平穩而收掉再創業,不斷重複這個過程
- 就算沒直接創業,也很有可能參與投資計畫,掌握公司股票
俠客
- 任何產業都可能出現,但特別適合人本精神強烈的產業,例如補教界、非營利組織或非政府組織,甚至是宗教團體
- 希望與一群同志共同為理想目標奮鬥,因此較不適應需要長時間單打獨鬥的職場,必定會自行去參加某些互助會、社團、職業工會等社群團體
樂活族
- 適合待在大公司(至少500人規模),比較容易找到職代,才能盡量避免加班
- 與自主工作者相同,特別適合員工福利較全面且可依照個人需求配套組合的職場(例如優於勞基法的額外帶薪休假、日間托育、彈性工時、在家工作)
- 重視工作氛圍和諧,希望大家都能互助合作
結語
每個人都有自己偏好的職涯取向,而且人生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想法,總是需要調整。所以重點是搞清楚自己當下的需求、找到角色定位,就勇敢去嘗試。
畢竟人生路很長,既然要工作,能找到一個最符合自己當下需求、待起來最舒適的職場,當然是件好事。
而我們永遠都能為自己的幸福多走一哩路。
祝福大家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涯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