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我不是不努力,只是不想再被消耗」:從安靜辭職到老鼠人,找回生活主導權

更新 發佈閱讀 7 分鐘

你是否也曾在凌晨兩點,看著電腦螢幕裡的簡報稿,心想:「我只是想好好過生活,為什麼非得把靈魂賣給工作?」當我第一次聽到「安靜辭職(Quiet Quitting)」這個詞,就像一面鏡子,照出我在辦公室的影子。@zaidleppelin  

 

Quiet Quitting:不只是辭職,而是重新聽見自己的聲音 

我原本是工程師,把「效率」視為信仰,每天追 KPI、畫圖、監控產線。主管常說:「再撐一下就升官了。」但我心裡卻像機器在運轉,只聽見腦內冷冷的機械迴響。 

MBTI 將我歸類為 INFJ,直覺告訴我「這不對勁!」 

直到我接觸到「安靜辭職」,才明白這不是偷懶,而是:「把時間還給公司,把人生還給自己。」 

我開始準時下班,晚上學新技能、週末去單車旅行。短短三個月,煩悶少了 40%,生活掌控感卻翻了一倍。 

為什麼一個「不加班」決定會引爆職場震盪?因為它迫使每個人重新計算:工作究竟佔人生多少百分比? 

 

Snail Girl 蝸牛女孩:當世界催你快跑,我選擇修一門「慢」的課 

後來我離開工程圈,改做自行車設計。雖然轉到健康產業,但是工作仍宛如競賽,新車發表、零件延遲、客訴電話 — 我感覺自己像踩著飛輪的倉鼠:越轉越快,卻原地打轉。 

某天,我在 IG 上看到「Snail Girl」:慢泡咖啡、早起拉筋、睡前不看手機。我心裡一震:這不就是我渴望的生活嗎? 

我設計了自己的「蝸牛晨曦」儀式: 

  1. 早上冥想 30 分鐘,只聽呼吸。
  2. 騎自行車上班,感受陽光和稻田。
  3. 星期一只做最必要的事,其他留白。  

結果我反而更專注,也因為這份「慢」,重新找到生活的節奏。 

raw-image

 

 

老鼠人:是在躺平,還是在默默尋找出口? 

「鼠鼠我啊,不想努力,只想在被窩裡滑到天亮。」 

2024 年底,「老鼠人」在華語網路炸開;我初看覺得心酸,但仔細想又很有感;剛離開炸雞店時候,我也曾經每天窩在床上滑手機,對未來感到無力。 

 

Rat People 到底是真的懶,還是只是在努力活著? 

在我們批評「老鼠人」好吃懶做之前,或許該先問問:為什麼他們寧願窩在房間裡,用最少的力氣產出一些低能量的內容? 

其實,「躺平」這種生活方式不是最近才出現。早在 2021 年,很多年輕人就開始反思:與其拼命買房、努力升遷,不如選擇過簡單一點、舒服一點的生活。 

這樣的「躺平主義」背後,是一種對現實的回應:不買房、不買車、不談戀愛、不結婚、不生小孩、花最少的錢,只求維持基本生活,不願再成為被資本主宰的工作機器。 

當現實環境大到讓人無法對抗,有些人選擇不再硬撐,也無法說他們錯;但從道德角度來看,好像又不完全能說他們對。 

這也有點像韓國女性主義發展出的「4B 運動」:不約會(Bi Yeon-ae)、不發生性行為(Bi Sex)、不結婚(Bi Hon)、不生育(Bi Chul-san)來源。這些行動背後,其實都是對社會價值和壓力的反擊。 

 

「阿姨我不想努力了」這類的說法,表面看是放棄,其實更像是一種暫時退出。嘴上說著隨便,心裡其實有點不甘。比起放棄人生目標,更像是在說:「我只是不想照你們設的規則玩遊戲,我想用自己的方式活下去。」 

只是,這種「低功率」的生活能維持多久?會不會哪天我們真的就忘了怎麼振作,找不回那個充滿幹勁的自己? 

raw-image

 

 

近 10 年的網路躺平熱詞:Quiet → Snail → Rat 

我請 ChatGPT 幫我整理這幾年反內卷、反拚命的新詞: 

raw-image


為什麼大家一年比一年「更不想努力」? 

因為努力不一定有用。 

下班還在回訊息、薪水追不上房價、身體開始出狀況。當努力沒有回報,甚至連健康都賠上時,人就會懷疑:我這樣拼,到底為了什麼? 

所以我們在網路上分享日常,把自嘲變成故事,在同溫層裡找到共鳴。 

 

該怎麼找回能量? 

我一直覺得,「低能量」不一定是壞事,其實它是在提醒我們:你累了,該休息了。 

這種低電模式,反而是一種自我保護。因為我看過太多人在紅燈狀態還硬撐,把自己最後一點備用電量都燒光,連喘口氣的空間都沒有。 

當你選擇降低耗能,其實就是你還願意留點力氣給自己,而不是完全放棄。 

我突然想起十多年前,那時候我也曾經一路往下滑,身心都快當機。後來我學會一件事:不是要拼命管理能量,而是要學著「留能量」。 

能量不能管,只能保留。 

 

如果你每天都把力氣全花在上班,當然就沒有力氣做其他事。所以我開始遵守這三個原則,讓自己不會一下子就耗盡: 

  1. 先設好界線:你的時間就是你的資產,不該隨便被人佔用。
  2. 調整步調:慢一點,不代表你懶;那是幫大腦切換模式,從忙碌轉向創造的關鍵時刻。
  3. 自己打分數:別活在別人的評分表裡,該由你來決定自己有沒有價值。 這些看起來像小事,但做久了,你會發現,能量真的開始一點一滴回來了。不是靠硬撐,而是靠節奏和選擇。 

 

延伸閱讀: 

 

量化「情緒電量」 

現在的我以寫作為職業,重新定義「工作」的意義。過去的我只是為了完成任務,現在我更在意的是:這件事能不能讓我感到成就,對自己或對世界有沒有幫助。 

簡單說,就是從「完成一件作業」(Assignment),轉向「完成一項成就」(Accomplishment)。我不再只看收入多少,而是會問自己:這個月我寫了幾篇讓我滿意的文章?我吸收了多少新的知識? 

每天我都會記下自己做了哪些「真正有意義的工作」,哪些事情讓我的「情緒電量」下降,哪些讓我感覺充電了。 

而早上的「蝸牛晨曦儀式」成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開關,用緩慢且溫柔的步調展開新的一天,讓自己不會一下子就耗盡能量,也避免突然失速。 

 

心得 & 結語:夢想當然可以比麵包大,但麵包大小該由自己決定 

回頭看這一路,我也曾把自己關起來,把世界擋在外頭,以為只要隔絕壓力就沒事了。但後來我發現,其實我們都還是需要跟世界產生連結。 

我從「安靜辭職」學會了劃清界線,從「蝸牛女孩」身上學會慢下來,而「老鼠人」提醒我:就算你現在能量低,還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說故事,留下聲音。 

那些曾經看起來像是在逃避的生活,其實只是我們在重新學著怎麼活。 

用幽默化解壓力,把疲憊寫成故事,在自嘲中找到共鳴,用柔軟的心感知這個世界,這樣的連結,也是一種溫柔的力量。 

 

延伸閱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o桑
171會員
133內容數
文字創作者、幹話大叔、擼貓大師 📒Notion 數位筆記 #NotionSO爹斯 📮 support@lashiblog.com
So桑的其他內容
2025/05/03
在資訊爆炸、物慾橫流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以「極簡生活」結合「數位遊牧」,找回自由與自我。本篇文章將分享極簡生活的定義、好處、實踐步驟與常見誤區,幫助你打造更專注、有餘裕的人生方式。
Thumbnail
2025/05/03
在資訊爆炸、物慾橫流的時代,越來越多人選擇以「極簡生活」結合「數位遊牧」,找回自由與自我。本篇文章將分享極簡生活的定義、好處、實踐步驟與常見誤區,幫助你打造更專注、有餘裕的人生方式。
Thumbnail
2025/04/30
30 歲感到人生迷惘?本文用白話方式帶你認識「刺蝟原則」,教你如何結合熱情、天賦與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與職涯突破口。
Thumbnail
2025/04/30
30 歲感到人生迷惘?本文用白話方式帶你認識「刺蝟原則」,教你如何結合熱情、天賦與價值,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與職涯突破口。
Thumbnail
2025/04/25
2025 年最好的 10 個人生建議為核心,幫助你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用簡化思考、持續學習、財務規劃、數位工具、深度旅行、健康工程、人脈煉金等,打造一條最佳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2025/04/25
2025 年最好的 10 個人生建議為核心,幫助你在不確定中找到方向,用簡化思考、持續學習、財務規劃、數位工具、深度旅行、健康工程、人脈煉金等,打造一條最佳的成長之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把工作辭了,去旅行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只要是上班族,應該多少都曾有過這個想法,每個疲憊的夜晚,對工作倦怠時,我們就會產生這種慾望,但不久之後,現實面的問題總會浮現。 ⌈要怎麼過生活?⌋,⌈回來之後還找得到工作嗎?⌋嘆了一口氣後,隔天就繼續上班了。
Thumbnail
因為離職了,這幾天,算是有漸漸離開工作狀態,不然我是一個不工作,或是不忙工作相關的東西,心情就會感覺有點怪怪的人,所謂的勞碌命Ó╭╮Ò 練習幾天不工作,罪惡感好像漸漸釋然!?原來不工作真的有點開心自在阿!好久沒有感受這樣的感覺!往往總是像老鼠滾輪般,事情追著我,或是我追著事情跑。現在,終於可以用慢
Thumbnail
因為離職了,這幾天,算是有漸漸離開工作狀態,不然我是一個不工作,或是不忙工作相關的東西,心情就會感覺有點怪怪的人,所謂的勞碌命Ó╭╮Ò 練習幾天不工作,罪惡感好像漸漸釋然!?原來不工作真的有點開心自在阿!好久沒有感受這樣的感覺!往往總是像老鼠滾輪般,事情追著我,或是我追著事情跑。現在,終於可以用慢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Thumbnail
別只想著解決「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千禧世代正在「安靜度假」Quiet vacationing!根據哈里斯民調公司(Harris Poll’s)《2024 Out of Office Culture Report》對 1,170 名 18 歲及以上的美國成年人進行了調查
Thumbnail
一篇關於離職感受的文章,分享了離開工作的不捨情感,以及對於過程中的思索和未來展望。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對於現工作不滿,但也確認自己在過程中學到了一些專案管理能力,以及對自由工作者生活的矛盾感受。
Thumbnail
一篇關於離職感受的文章,分享了離開工作的不捨情感,以及對於過程中的思索和未來展望。作者在文章中提到對於現工作不滿,但也確認自己在過程中學到了一些專案管理能力,以及對自由工作者生活的矛盾感受。
Thumbnail
最近因爲公司的同仁離職和申請政府新創SBIR沒有通過,無法形容的心情,是輕鬆😌,還是無奈🙄呢? 我突然間覺得目前正在努力的工作是不是不應該繼續了,需要換個方向。
Thumbnail
最近因爲公司的同仁離職和申請政府新創SBIR沒有通過,無法形容的心情,是輕鬆😌,還是無奈🙄呢? 我突然間覺得目前正在努力的工作是不是不應該繼續了,需要換個方向。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職場上的心路歷程,從一開始相信努力工作就會有好報酬,到面對職場亂流後的改變。在工作的第二個十年裡,作者遭遇到了許多挑戰,包括勾心鬥角、顛倒黑白等,最後導致了安靜離職的決定。
Thumbnail
出廠就被設定好的人生 一直以為人生就是考上好學校、接著出來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再好好的工作到退休,那就是這一生該做的事情。 過程中,運用上述工作賺來的錢,出去旅遊、買房、犒賞自己.......。 筋疲力盡的每一天,讓你沒有心思想到自己在日復一日、重複的輪迴裡。 老鼠籠迴圈 我們必須不斷地
Thumbnail
出廠就被設定好的人生 一直以為人生就是考上好學校、接著出來找一份好工作,然後再好好的工作到退休,那就是這一生該做的事情。 過程中,運用上述工作賺來的錢,出去旅遊、買房、犒賞自己.......。 筋疲力盡的每一天,讓你沒有心思想到自己在日復一日、重複的輪迴裡。 老鼠籠迴圈 我們必須不斷地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Thumbnail
"安靜離職"(Quiet Quitting)是近年非常流行的一個詞彙 有別於傳統意義上,人們對於工作與職涯追求"努力工作,賺錢升遷"的定義 "安靜離職"指的是不繼續在工作上努力,並且僅完成份內工作,不再追求工作上面的成長與升遷 這個詞彙與過去追求"工作至上"的社會氛圍大相逕庭 而這個詞彙的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