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概身處異鄉的人都有一股共同的感受,那便是對於故鄉的情結。我對家鄉的野菜情有獨鍾,它們各有千秋,山崗田野,繽紛多彩,編織出一道靚麗的風景,吸引著村里的人們呼朋喚友,三三兩兩挎著筐拿著鎬頭的男女到甸子上挖野菜。我小時候也跟著大人湊熱鬧,到野外踏青,在草甸子上奔跑嬉戲。一邊玩一邊幫助大人找野菜。
土桃子卜妞大家有沒有見過呢?它的形狀不美,像是毛毛蟲。還有更土的影響食慾的比方,說像雞屎橛子。大俗大雅的農村人,對食慾沒有那麼在乎。
把一堆「毛毛蟲」裹上麵粉,和槐花、榆錢、馬齒莧和蒲公英一同蒸煮後,鬆鬆散散的看相真的很一般,但吃到嘴裡,軟糯可口,帶著蔬菜本有的淡淡香氣,若是蘸上一點兒調好的大蒜汁,辣椒汁,立刻就胃口大開。而且這個古老的烹調方法十分健康的,很值得推薦。不知何時被嫌棄,說成「難登大雅之堂」的野菜。過往三十多年前的日子太窮了,蒸野菜很常吃,雖然現在已經很難吃得到,但每次想起這道菜餚,不禁有一種酸酸的感覺湧上心頭,也許是想起家鄉,想起孩童時那些種種有趣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