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1年與1107年,同樣的杜拉索圍城,不同的發展與結局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早上說到,皇帝阿列克賽一世在1107-8年,以計謀挫敗波西蒙德的圍城。不過,在二十多年前,同樣面對諾曼人大軍,同樣為解救杜拉索城,皇帝卻選擇正面會戰。

這場諾曼人vs拜占庭的大戰中,皇帝先勝後敗。接戰初期,拜占庭的弓箭手和精銳的瓦良吉傭兵挫敗了諾曼騎士的衝鋒。諾曼人接著選擇向拜占庭左翼衝鋒時,卻因為穩如泰山的瓦良吉步兵陣勢而瓦解、最後向後奔逃。

到此,拜占庭看來就要取得決定性的勝利。不幸的是,瓦良吉傭兵窮追不捨,結果卻不小心離主隊太遠。最後被諾曼人切斷後路,幾乎全滅。皇帝也差一點就要淪為了階下囚。

這次「1081年杜拉索之戰」與「1107年杜拉索之戰」,發展和結果截然相反。我自己覺得有幾個很有趣的觀察點:

一、皇帝阿列克賽在1107年打保守戰略,但在1081年力求速戰。這可能與年紀有關(1081年時他才二十幾歲),但更可能是因為拜占庭當時兵荒馬亂,阿列克賽才剛剛兵變上台。他急需一場可觀的大勝穩固帝位。他很可能也覺得自己沒有足夠的權威,打一場需要民心支持的長久戰(雖然最後結局還是得用長久戰獲勝)

二、諾曼騎士雖然是當時歐洲最精銳的重騎兵,但面對穩固的瓦良吉重步兵依然無法用衝鋒取勝,這映證先前曾經說過的事實:用衝鋒硬打穩固的步兵陣列是很危險的。另一種說法則懷疑,諾曼騎兵是故意衝鋒假敗,引誘瓦良吉傭兵過度追擊導致陣型瓦解。

三、皇帝其實在選擇正面決戰的同時,還派遣了突厥系騎兵去繞路偷襲諾曼人後方,這個後招說明皇帝追隨著拜占庭的軍事傳統,不想把命運賭在勝負難料的正面會戰。然而諾曼人先行移動,並不在皇帝預判的位置。結果導致會戰當下,拜占庭軍隊缺少可能很關鍵的弓騎兵隊伍。而這些突厥騎兵看到皇帝戰敗,也自個撤退了。

圖片:現代人扮演的諾曼軍隊

圖片來源:

Wiki Commons, "Norman infantry and cavalery (xi century) Falaise.jpg"

資料來源:

Georgios Theotokis, 《The Norman Campaigns in the Balkans, 1081-1108 AD》(the Boydell Press, 2014), pp.156-15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熱帶島嶼人的多語練習帳 的沙龍
207會員
1.0K內容數
熱帶島嶼人的部落格。內容以語言、歷史以及語言學習技法為主。歡迎支持、訂閱或付費贊助,謝謝!
2025/05/28
現代的歷史電影往往喜歡拍攝兩軍正面激烈的大規模會戰,但對歷史上的拜占庭帝國而言,正面交鋒並非上策。拜占庭更傾向用外交和策略狡詐地挫敗敵手,以避免消耗多餘兵力。 其中一次經典案例,發生於1107年,「波西蒙德十字軍」攻擊拜占庭。 「塔蘭托的波西蒙德」是諾曼人大貴族。諾曼人當時盤踞在義大利南部,
Thumbnail
2025/05/28
現代的歷史電影往往喜歡拍攝兩軍正面激烈的大規模會戰,但對歷史上的拜占庭帝國而言,正面交鋒並非上策。拜占庭更傾向用外交和策略狡詐地挫敗敵手,以避免消耗多餘兵力。 其中一次經典案例,發生於1107年,「波西蒙德十字軍」攻擊拜占庭。 「塔蘭托的波西蒙德」是諾曼人大貴族。諾曼人當時盤踞在義大利南部,
Thumbnail
2025/05/26
十字軍國家在近東的敵人不只有穆斯林,還有他們本來以為的援助對象:拜占庭帝國。 此時在科穆寧王朝治下的拜占庭,已經逐步中興,並非一些通史書所描述的孱弱樣貌。 科穆寧中興三帝:阿列克賽一世、約翰二世以及曼努埃爾一世,雖然不能說完美無缺,但也都是頗有手腕的能人。並且他們的統治時間都非常久,合計一百年,
2025/05/26
十字軍國家在近東的敵人不只有穆斯林,還有他們本來以為的援助對象:拜占庭帝國。 此時在科穆寧王朝治下的拜占庭,已經逐步中興,並非一些通史書所描述的孱弱樣貌。 科穆寧中興三帝:阿列克賽一世、約翰二世以及曼努埃爾一世,雖然不能說完美無缺,但也都是頗有手腕的能人。並且他們的統治時間都非常久,合計一百年,
2025/05/15
以前有讀者問過我,為什麼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拜占庭小白變得好像很了解東羅馬一樣? 雖然我必須承認,在真正的專家來看,我依然只是外行人,不過可以稍作分享其中一個方法:調查過去學者的求學經歷。 過往的大學者跟我們一樣是人。他要成就一家之言,也需要許多師長、同學的幫忙。 換言之,越是探究一個大
Thumbnail
2025/05/15
以前有讀者問過我,為什麼我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從拜占庭小白變得好像很了解東羅馬一樣? 雖然我必須承認,在真正的專家來看,我依然只是外行人,不過可以稍作分享其中一個方法:調查過去學者的求學經歷。 過往的大學者跟我們一樣是人。他要成就一家之言,也需要許多師長、同學的幫忙。 換言之,越是探究一個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葡萄牙遠征蘇伊士鎩羽而歸後,換鄂圖曼睽違八年再次挑戰葡屬第烏。究竟鄂圖曼人能否把葡萄牙人趕出印度西北部呢?
Thumbnail
葡萄牙遠征蘇伊士鎩羽而歸後,換鄂圖曼睽違八年再次挑戰葡屬第烏。究竟鄂圖曼人能否把葡萄牙人趕出印度西北部呢?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作為拜占庭前期最強的宿敵,波斯最難克服的關卡,不是前線的大軍和要塞,而是終點:君士坦丁堡。 首先,君士坦丁堡離波斯就太遠。 無論從哪裡發兵,大軍都要穿越七十多萬平方公里大的小亞細亞。突破層層守衛後,最後才能來到小亞細亞的岸邊,遙望海岸對面的君士坦丁堡。 於是就來到第二個難關:渡海。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公元539年,此時東羅馬/拜占庭帝國在查士丁尼一世的統治下,似乎將來到國勢的頂峰。原先喪失給汪達爾人的北非領土,早已收復。而在大將貝利薩留的攻勢下,盤據義大利的東哥德人也一敗再敗。東哥德王維蒂吉斯(Vittigis)退守都城拉文納。帝國前景一片大好,羅馬也將恢復本屬於他的光榮。 查士丁尼與貝利薩留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17世紀中期,荷蘭不甘心被新興的海上強國英國擊敗,趁斯圖亞特王朝剛剛復辟根基不穩,於1665年2月22日正式向英國宣戰,第二次英荷戰爭於是爆發了,荷蘭方面由於德.奈特遠征非洲未及返回而由沃森納爾和奧布丹指揮,大約有戰艦103艘,11 艘縱火船以及7艘通訊船,合計4900門炮,2.1萬人。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拜占庭的歷史,有好幾次急轉直下的危機。較為人所知的,比如說伊斯蘭崛起下,帝國喪失敘利亞、北非等超過一半的國土。或者在1204年,帝國居然為本該是友軍的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攻陷。以及當然,1453年滅亡於鄂圖曼土耳其。 而在這些危機中,於東亞較少為人知、但在中世紀有絕大影響的,發生於1071年的一座亞美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在十一世紀後半葉,拜占庭帝國同時面臨內憂外患,處於崩潰邊緣。此時原先屬於帝國核心領土的小亞細亞(今日土耳其),逐漸為賽爾柱土耳其人占據。其中一個著名首領,叫做蘇萊曼.伊本.庫塔爾米什。 蘇萊曼兵力強大,而且極精於外交計算。在他任內,拜占庭有一連串的軍事叛亂,導致帝位快速更迭。蘇萊曼見那些皇帝和叛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公元532年,在四年的血戰後,兩大世界霸權,東羅馬帝國和波斯的薩珊王朝,決定握手言和,結束爭奪今日高加索山脈南部的「伊比利雅戰爭」。 戰爭結束的原因很多。比如說東羅馬最著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決定把重心放在恢復羅馬帝國的舊土義大利和北非。以及波斯皇帝霍斯老一世對國內政局不穩的擔憂。總之既然不分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儘管鄂圖曼帝國取代馬穆魯克王朝成為新一代伊斯蘭世界共主,他們很快發現,自己也繼承了前任在印度洋面臨的難題,挑戰剛剛建立的葡萄牙霸權。無可避免地鄂圖曼也和葡萄牙在第烏開戰...
Thumbnail
繼73年早春,竇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開始南巡各國後,漢匈相安無事一年多。 因為匈奴人並沒有被割離西域,北道仍在手中,雙方也沒到圖窮匕見的時候。 74冬十一月,東漢開啟了第二波封鎖西域的行動。 明帝派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都出敦煌昆倉塞,共一萬四千人進軍攻打匈奴進入西域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繼73年早春,竇固拿下哈密盆地,班超開始南巡各國後,漢匈相安無事一年多。 因為匈奴人並沒有被割離西域,北道仍在手中,雙方也沒到圖窮匕見的時候。 74冬十一月,東漢開啟了第二波封鎖西域的行動。 明帝派奉車都尉竇固、駙馬都尉耿秉、騎都尉劉張都出敦煌昆倉塞,共一萬四千人進軍攻打匈奴進入西域的關鍵樞紐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在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21岁时,即带领着奥斯曼帝国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消灭了拜占庭帝国。那么如果他当时失败了的话,历史将走向何方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如果当时拜占庭人真的打败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话,那
Thumbnail
  朋友们好,我们来谈一谈拜占庭帝国的结局,在一开始,奥斯曼帝国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21岁时,即带领着奥斯曼帝国大军攻陷了君士坦丁堡,成功消灭了拜占庭帝国。那么如果他当时失败了的话,历史将走向何方呢?戴上你的金丝边框眼镜,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如果当时拜占庭人真的打败了穆罕默德二世的话,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