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人當中,我們會歷經各大大小小的創傷:原生家庭的,友儕之間的,工作同事之間的,來自伴侶的......
朋友,愛情,親情,我們在這些關係當中,感受到愛,幸福快樂,安心美滿;同樣,也因着這些關係,帶來身體,精神,心靈上的各種傷痛。
其實人活着,受傷害是免不了的事情,有的傷痛比較容易處理,能夠自我消化,可能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放鬆心情,靠着時間,不經不覺就淡忘了;有些卻深陷於我們內心深處,即使表面看來,已無關痛癢,但只有當時人知道,那些陰霾並沒有真正完全的離去。我思考着,該如何應對那些難以處理的創傷呢?往往發覺,如果對待被傷害,我們能夠即時作出相對應的回應,就是說事件過後沒有被壓抑了的情緒,這樣其實也並沒有構成創傷。
那些難以忘卻,時不時就會浮現的被傷害情節,因而伴隨的各種不適的情緒,是因為我們在那個事件發生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的解決了問題,可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我們並沒有為自己挺身而出,沒有作出反擊回應,沒有好好的保護自己,因而情緒被壓抑了。
我們像是因為被傷害的事件而憤怒,而其實氣憤的是當時候的自己,原諒自己也並沒有很容易,需要時間,需要沉澱下來,需要與自己好好的對話。我們需要意識到,原諒自己是合理的,原諒自己是能夠做到的,這也是愛自己的體現。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一生,並不是所有的創傷都能夠被完全療癒,很多生命中的卡點,那個障礙,就是被還沒能療癒的創傷而造成的,難道我們要完全地處理那些創傷,才能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前行嗎?
真的不可能,所有很重要的是:接納它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它得以讓我們成長,是面對往後問題的養分,即使痛苦偶爾出現,也明白它就是構成當下的自己,事情發生總有它的原因,就是那些傷痛,因而讓自己變得更有質感,豐富了人生的閱歷。
如果還不能夠認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其實先相信也無況,與創傷同行,我們已經很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