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自己,與創傷一同前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生人當中,我們會歷經各大大小小的創傷:原生家庭的,友儕之間的,工作同事之間的,來自伴侶的......

朋友,愛情,親情,我們在這些關係當中,感受到愛,幸福快樂,安心美滿;同樣,也因着這些關係,帶來身體,精神,心靈上的各種傷痛。

其實人活着,受傷害是免不了的事情,有的傷痛比較容易處理,能夠自我消化,可能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放鬆心情,靠着時間,不經不覺就淡忘了;有些卻深陷於我們內心深處,即使表面看來,已無關痛癢,但只有當時人知道,那些陰霾並沒有真正完全的離去。

我思考着,該如何應對那些難以處理的創傷呢?往往發覺,如果對待被傷害,我們能夠即時作出相對應的回應,就是說事件過後沒有被壓抑了的情緒,這樣其實也並沒有構成創傷。

那些難以忘卻,時不時就會浮現的被傷害情節,因而伴隨的各種不適的情緒,是因為我們在那個事件發生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的解決了問題,可能面對突如其來的傷害,我們並沒有為自己挺身而出,沒有作出反擊回應,沒有好好的保護自己,因而情緒被壓抑了。

我們像是因為被傷害的事件而憤怒,而其實氣憤的是當時候的自己,原諒自己也並沒有很容易,需要時間,需要沉澱下來,需要與自己好好的對話。我們需要意識到,原諒自己是合理的,原諒自己是能夠做到的,這也是愛自己的體現。

我相信大部分人的一生,並不是所有的創傷都能夠被完全療癒,很多生命中的卡點,那個障礙,就是被還沒能療癒的創傷而造成的,難道我們要完全地處理那些創傷,才能繼續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前行嗎?

真的不可能,所有很重要的是:接納它就是我們生命的一部分,它得以讓我們成長,是面對往後問題的養分,即使痛苦偶爾出現,也明白它就是構成當下的自己,事情發生總有它的原因,就是那些傷痛,因而讓自己變得更有質感,豐富了人生的閱歷。

如果還不能夠認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那其實先相信也無況,與創傷同行,我們已經很偉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Carol Tang 的沙龍
0會員
30內容數
Carol Tang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4
在美好的季節裡,我感覺公園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地方,有陽光樹影、盛放的花朵、青蔥綠葉、鳥兒和蟬的鳴叫。 一個人置身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氣息,在樹蔭下的自己,感受着被保護與安寧的能量;花花草草圍繞着的是一種輕盈與和諧的氛圍,公園有人來人往,也有着各樣聲音,卻不嘈吵,不類擾。 可以在這裡看看書,
Thumbnail
2025/06/04
在美好的季節裡,我感覺公園是一個不可錯過的地方,有陽光樹影、盛放的花朵、青蔥綠葉、鳥兒和蟬的鳴叫。 一個人置身其中,感受着大自然生生不息的氣息,在樹蔭下的自己,感受着被保護與安寧的能量;花花草草圍繞着的是一種輕盈與和諧的氛圍,公園有人來人往,也有着各樣聲音,卻不嘈吵,不類擾。 可以在這裡看看書,
Thumbnail
2025/06/03
一個人散步的午後時光,陽光、微風、鳥叫、小貓,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片段,都構成了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提醒我們慢下來感受生活的美好。
Thumbnail
2025/06/03
一個人散步的午後時光,陽光、微風、鳥叫、小貓,以及人們日常生活的片段,都構成了一幅寧靜美好的畫面,提醒我們慢下來感受生活的美好。
Thumbnail
2025/06/02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愛自己,從身心健康、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等面向,提出具體方法,並強調愛自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終點。
Thumbnail
2025/06/02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愛自己,從身心健康、情緒管理、人際關係等面向,提出具體方法,並強調愛自己是一個持續的過程,而非終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聽一首「做自己的光,看一篇石頭哥的文章,讓我來療癒你受挫的心靈,再次勇敢出發!
Thumbnail
聽一首「做自己的光,看一篇石頭哥的文章,讓我來療癒你受挫的心靈,再次勇敢出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讓自己感覺受傷的,都是自己的個性。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