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感受到痛苦時,其實根源就在於你此刻正在重新創造記憶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我總是在文章或影片不定期的告訴同學,不用去在意原生家庭給了你什麼影響或創傷呢?

同學你想一下哦,因為當你向別人或跟教練說:「我的原生家庭讓我有金錢匱乏的信念」、「我的原生家庭讓我覺得自己不配擁有最好的」、「我的原生家庭帶給我創傷」的時候,你是不是已經是成年人了?一定是吧,而且你自己發現這些信念並不適合你、甚至是錯誤的。

就表示你已經意識到這些都是錯的,那你接下來是不是有權利做選擇,你可以不再去相信這些舊有的信念,不再把別人灌輸給你的信念當成自己的來接受。

我也會跟顯化班的同學說,不需要花時間去處理你加入顯化班以前那些不愉快的經歷。從你加入顯化班的第一天起,你就是一個全新的身份。過去的你不是現在的你,那只是另一個跟你長得很像的人而已。他曾經經歷的悲傷、憤怒、不甘心,都只是一種幻覺。

為什麼這些幻覺到現在還能影響你?因為你在此時此刻還在重新創造著這些幻覺的記憶。你每一秒鐘,都在重新定義你自己與你的過去,所以這些記憶就一直存在,持續影響著你。

但是,如果你清楚地明白,這些過去的經驗與你當下的自己根本不存在任何連結,那麼這些記憶實際上也就不存在了。你之所以覺得那些過去是真實的,只是因為你的高我不斷地按照你的需求,一次又一次地替你重新創造了這些經驗,來滿足你對「過去」的幻想。

但同學,你們要記住,每一秒你都是全新的,你也無法不是全新的。你不需要認為過去是你現在的一部分,也不需要維持這種連續性的幻覺劇本。發生過的事情,與當下的你毫無關聯。它們只不過是其他人的故事而已,因為你已經不再是那個舊的自己。實際上,你從未真正當過那個「原生家庭」的小孩。

你隨時可以重新定義自己,成為一個沒有過去的人。如果你真的理解顯化是如何運作的,你會知道,每一刻都像是歸零,每一刻都是全新的開始,每一刻都是從頭來過。

你之所以認定那些是你的過去,只是因為你不斷地相信、堅持認為它們屬於你。但實際上,那些過去根本不屬於你,它們並沒有真實存在過,只是因為你還不理解顯化真正的運作方式。

當你體悟到宇宙真相後,你就會知道所有你以為的過去都是虛假的,只有「當下」才是真實的。

所以同學,現在你完全可以擺脫過去,重新開始一種全新的生活。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從過去的陰影中徹底走出來。

剛剛說,過去那個原生家庭的孩子,他就是另一個人,跟你完全沒關聯。他只是另一個平行時空的你,和現在的你是同時存在,只是你們在不同軌道而已,過去、現在、未來都是同時正在發生的。

你與那個小孩的聯繫,僅僅存在於那些你主動想要保留、覺得目前對你有幫助的部分而已。但如果你發現某些部分已經無法再為現在全新的你帶來任何好處,那麼這些經驗對你而言就不再真實,因為現在這個全新的你,從沒有經歷過它們,你們只是共享記憶而已,你可以選擇要不要下載,這樣同學明白嗎?

我有時在和顯化班同學諮詢的時候,我也會說,就連教練也不一定是真實的,只要我們不說到時間,我會不會是十年後的你,利用文字,影片、私訊對話來傳訊息給你的呢,只是你覺得我是別人,但我可能是未來的你。

你聽到的聲音和看到的影像確定是和別人感覺到的是一樣的嗎??

我們真的無法確定,一切都一定是我們想像或感覺到的樣子,同學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阿明顯化教練的沙龍
261會員
171內容數
【顯化班2.0的課程,也是高我訊息】 讓我從資產千萬,到負債百萬,離婚兩次,兩次都被外遇,成為無後援的單親爸爸,獨自帶著當時剛滿3歲的兒子,快速反轉人生的過程,我很清礎我是怎麼走過來的,所以我也知道此刻你面對了什麼,同學,我跟你說,沒事的,凡事發生必有助於你,我們不是偶然相遇的,我們是互為顯化❤
2025/06/05
處理人際關係問題,關鍵在於面對自身內在。文章指出,我們常將負面情緒投射於他人,導致關係困擾。解決之道並非逃避,而是透過「換位思考」及「直視內在」來處理未被承認的部分,才能終結負面循環,創造正面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5/06/05
處理人際關係問題,關鍵在於面對自身內在。文章指出,我們常將負面情緒投射於他人,導致關係困擾。解決之道並非逃避,而是透過「換位思考」及「直視內在」來處理未被承認的部分,才能終結負面循環,創造正面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2025/05/27
追求目標的重點不在於外在結果,而在於內在轉變。本文以學游泳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內在狀態來達成目標,並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27
追求目標的重點不在於外在結果,而在於內在轉變。本文以學游泳為例,說明如何透過改變內在狀態來達成目標,並強調實際行動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5/05/20
許多人對於「顯化」與「放下」的概念感到混淆。本文闡述顯化並非僅指得到渴望的事物,而是涵蓋生命中的一切體驗。放下並非不在乎他人評價,而是放下內在負面核心信念,例如「我沒有價值」。當你真正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就不需透過外在事物證明自己,顯化過程也將變得輕鬆自在。
Thumbnail
2025/05/20
許多人對於「顯化」與「放下」的概念感到混淆。本文闡述顯化並非僅指得到渴望的事物,而是涵蓋生命中的一切體驗。放下並非不在乎他人評價,而是放下內在負面核心信念,例如「我沒有價值」。當你真正意識到自身的價值,就不需透過外在事物證明自己,顯化過程也將變得輕鬆自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代際創傷是無論男女老少都需要面對的挑戰,透過實踐以及心靈成長的方式來應對過去的創傷,並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思念有很多種樣貌悲傷的、難過的、平和的、有力量的…… 因當下的感受和經歷的事物 喚起的回憶而有所不同當情緒湧現 有些人會大哭一場 也有人選擇防禦 迴避或轉移 每種方法都是自己的選擇 沒有對或錯 好與壞 只要能讓自己好過一點 在那個當下就是適合自己的方式 於是 隨著時間 悲傷會被縮小 或被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每一個個體靈魂各自都為了能充分體驗生命情境的多樣性與自我的多元面貌,在每次轉世投身選擇不同的設定,作為人格小我(ego)培養皿的原生家庭(以生身父母為基礎擴展出的生活環境)首當其衝,涉及該個體靈魂的轉世業力與使命願力、投生家族的業力印記和靈性遺產,以及地球集體(潛)意識的記憶輪播與演化潛能等層面。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然後你會慢慢的發現,每個人都有創傷性的童年。 因為每個人都不完美,父母也都是在生命的累積中學習,所以也不可能有所謂完美和諧的家庭社會。 於是我們成長過程中對於這社會的衝撞、自我探索與自我價值認定變得很重要。 你所謂的認知,源自於你有限的環境,那如何超越? 就是「大量閱讀」,那是最不費力氣與最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上週靜下來讀了點書,沒想到這周接案就巧妙的用上,好像總是有些奇妙地共時性,但這也提醒我得再進修進步,所以趕快來寫下學習的紀錄,好理理思緒。 當生活變得難以忍受,遭受無可承受的痛苦或焦慮,內在的部分又經歷了甚麼災難性的經驗呢?這些經驗又提供給人甚麼意義,讓一個人他完整的、對於自己關於我的概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人們有時害怕幸福快樂,來自受苦的記憶。 人類對苦難所知比快樂多, 受苦的記憶使人守住了苦痛,不敢迎向幸福快樂。 壓抑的記憶以閃回的形式出現,有點像是對你感覺到但又無法明確指出的事物的一種揮之不去的感覺。你所處的環境可能會不斷帶回影像,但它們會是脫節和支離破碎的。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此例先以「面對來自父母的創傷」為例,階段有五,來來回回: 1.完全沒意識,常常莫名當機 2.意識期:否認/抗拒 3.感受期:接受憤怒/哀悼 4.耍廢期:安置與定位 5.找到容器,正念匯整。不是排除而是靜觀其變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療癒力量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低潮期所經歷的挫折感和沉迷於社交媒體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書寫和閱讀來梳理情緒和填補內心的傷痛。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尋找自我療癒力量的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低潮期所經歷的挫折感和沉迷於社交媒體的過程,以及如何透過書寫和閱讀來梳理情緒和填補內心的傷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