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不是也有這種經歷:
- 一邊上班一邊做副業,終於排出一點時間創作,但每天都好累
- 原本很期待的內容,開始寫不出來、錄不下去、也懶得發
- 明明知道「該堅持」,卻越做越空,開始懷疑:「我幹嘛做這些?」
這種狀態,不是失敗,也不是懶惰,而是你已經進入副業的「高耗能區段」,需要修復與重整。
一、副業做到崩潰,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自我照顧」斷線了
很多人以為,撐過低潮就會迎來成就。但真相是,倦怠是副業成長的一部分。如果你忽略它,它會把你拉去一個更大的懷疑谷底:
- 「我是不是沒資格做這件事?」
- 「大家都很強,只有我做不起來」
- 「是不是其實我沒什麼天份,才會做得這麼辛苦?」
請記住:副業不是為了讓你變成另一個加班現場,而是幫你找回選擇感。
二、你不是不適合副業,而是你需要一套「自我修復儀式」
當你已經努力了一段時間,卻開始失去熱情與連結感,請試著啟動這三個副業自我修復機制:
1.【減壓】 暫停輸出,但不要中斷連結
→ 停止創作沒關係,但請維持輸入與觀察。去聽別人怎麼說、看別人怎麼做,找回好奇感。
2.【重整】 檢查自己的成就紀錄檔案
→ 打開你曾經完成的東西:第一個貼文、第一位客戶的回饋、曾經說「謝謝你」的人。
3.【復活】 啟動一項「沒有目標的小行動」
→ 不為成效、不為轉換、不為 KPI,只做一件你會笑的副業小練習(說說話、寫寫文、畫張圖、錄一段語音)。
你不是要停下來,而是要找回「我想繼續做這件事」的感覺。
三、暫停 ≠ 放棄,副業是有節奏的長期遊戲
你正在打造的,不是一個快閃帳號,不是一份臨時企劃。
你正在建立的是一套「未來可以承載你的可能性」。
這條路不能靠一次爆發完成,它需要:
- 留白:讓你的想法有喘息與發酵的空間
- 重啟:讓你從不同的角度看回你自己
- 慢行:讓你重新校準「為什麼而做」
成長不是每天都往前,而是你累了也還知道怎麼再站起來。
本週練習|創業練習 NO.11:啟動你的副業修復週
請試著安排這三件事,為你的副業空間充電:
- 選一件「純輸入」的活動:看一部跟你副業無關但會讓你笑的影片、閱讀一本小說、去逛街觀察人群
- 回顧一次自己的副業資料夾:打開你曾經完成的檔案、設計、提案、圖文,挑出三個你曾感到驕傲的片段
- 做一件沒有預期產出的副業動作:說一句你想說的話、畫一張副業心情圖、寫下一封信給一年前的自己
預告|EP.12:我該持續經營嗎?還是轉向別的題目?
下一篇,我們將處理副業進入中後期時,常見的選擇題:
「這個題目做了一陣子,但好像成效卡住了;我應該繼續打磨,還是換個主題?」
我們會提供一套「副業選題進化指南」,幫助你評估該堅持、微調、還是策略轉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