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淡水魚游進大海:一個職場中年人的系統思維覺醒: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更新 發佈閱讀 8 分鐘

深夜兩點半,書房裡只剩下檯燈發出的暖黃色光暈。咖啡已經涼了,但我還是機械地端起杯子,苦澀的液體滑過喉嚨,像極了這幾年的職場生涯。

桌上攤開的辭職信已經改了第五遍,每個字都寫得工整,卻怎麼看都覺得不對勁。窗外的城市早已沉睡,只有遠處偶爾傳來的汽車聲提醒著我,這個世界還在運轉。

我叫陳明,今年 42 歲,在一家外商公司做到了中階主管。說起來挺風光的,年薪破百萬,有車有房,孩子也上了不錯的學校。可是這半年來,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每天早上醒來的第一個念頭不是期待新的一天,而是「又要開始了」。

這種感覺像是被困在一個看不見的籠子裡,明明什麼都有了,卻什麼都不快樂。

raw-image



偶遇老王

隔天是週六,我習慣性地走進巷口那家咖啡店。老闆老王正在吧檯後面慢條斯理地磨豆子,咖啡機發出熟悉的嘶嘶聲,空氣中瀰漫著剛烘焙好的咖啡香。

「又失眠了?」老王看了我一眼,手上的動作沒停。

我苦笑著點頭,在吧檯前坐下。這家店開了快十年,我是常客,老王總能從我的臉色看出端倪。

「你知道嗎,」老王一邊沖咖啡一邊說,「我以前也像你這樣,每天都在想怎麼逃離。」

我有些意外。老王看起來總是那麼從容,很難想像他也有過這種掙扎。

「後來呢?」我問。

老王把一杯拿鐵放在我面前,拉花是一片漂亮的葉子。「後來我遇到一個人,他跟我說了一句話:凡夫畏果,菩薩畏因,佛畏系統。」

我愣了一下,這話聽起來有點玄。


凡夫的恐懼

「你現在就是典型的凡夫心態,」老王坐下來,語氣很平和,「害怕結果,總在擔心如果辭職會怎樣,如果繼續做下去又會怎樣。」

他說得沒錯。這幾個月來,我腦子裡像是有兩個小人在打架。一個說:「辭職吧,這樣下去會瘋掉的。」另一個說:「別衝動,房貸還沒還完,孩子還要唸書。」

「我年輕的時候也是這樣,」老王繼續說,「在投資銀行工作,每天看著帳戶裡的數字增長,但心裡的空洞卻越來越大。最怕的就是某天醒來,發現自己變成了一個只會賺錢的機器。」

我端起咖啡杯,手微微有些顫抖。拿鐵的奶泡在嘴唇上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跡,溫暖的液體流進胃裡,卻暖不了心裡的寒意。

「那時候我總是在想結果,」老王的眼神望向窗外,「如果業績不好會被裁員,如果錯過升遷機會會後悔,如果離開了這個圈子會不會就此一事無成。每天都活在對結果的恐懼裡。」


菩薩的覺醒

「後來你是怎麼改變的?」我問。

老王笑了笑,起身去給另一位客人倒咖啡,回來後說:「我開始注意原因,而不是結果。這就是所謂的菩薩心態。」

他解釋說,當他開始關注導致問題的原因時,一切都變得清晰了。工作不快樂,是因為價值觀不符;身體出問題,是因為長期熬夜;家庭關係緊張,是因為把所有時間都給了工作。

「我開始調整作息,學習新技能,重新安排優先順序。」老王說,「不再只是被動地害怕結果,而是主動地管理原因。」

這讓我想起自己最近的狀態。每天加班到深夜,週末還要處理郵件,跟家人相處的時間少得可憐。上個月女兒學校的親子活動,我又缺席了。看著她失望的眼神,我心裡像被針扎了一樣。

「但這還不夠,」老王話鋒一轉,「因為你會發現,有些原因是你控制不了的。市場會變,公司策略會變,你的努力可能因為大環境的改變而白費。」


佛的智慧

「這就是為什麼要理解系統。」老王的聲音變得更加沉穩。

他告訴我,真正的突破來自於他開始思考整個系統的運作。不只是個人的選擇和努力,還包括行業趨勢、社會結構、甚至是時代的變遷。

「你知道為什麼咖啡店能讓我找到平衡嗎?」老王問。

我搖搖頭。

「因為這是一個我能掌控的小系統。」他指著店裡的陳設,「從選豆、烘焙到服務,每個環節我都能參與。更重要的是,這個系統跟我的生活節奏契合。早上忙碌,下午清閒,晚上回家陪家人。」

老王起身去櫃檯拿了一本筆記本,翻開給我看。裡面密密麻麻記錄著各種數據:每日客流、天氣變化、新品銷售情況。

「看似簡單的咖啡店,其實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他說,「但當你理解了這個系統的運作規律,很多事情就變得可預測、可調整。」


系統的視角

那天離開咖啡店後,我開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的處境。

公司裡的種種問題,不再只是個人恩怨或能力問題,而是整個組織系統的表現。KPI 導向的考核制度、層層上報的決策流程、重視短期績效的企業文化,這些元素相互作用,造就了現在的局面。

我開始明白,自己的痛苦不是因為工作本身,而是因為我在一個不適合自己的系統裡掙扎。就像一條淡水魚被放進海裡,再怎麼努力游泳也改變不了水質不合的事實。

那天晚上,我坐在書桌前,重新審視那封辭職信。檯燈的光打在紙上,墨水的痕跡顯得格外清晰。我拿起筆,卻不是為了修改措辭,而是在旁邊的筆記本上開始畫圖。

我畫出了自己所在的系統:公司結構、行業特性、個人能力、家庭需求、財務狀況。每個元素之間用線條連接,標註它們如何相互影響。

看著這張圖,我突然有了新的想法。


創造新系統

接下來的幾個月,我沒有衝動辭職,而是開始有計劃地調整自己在系統中的位置。

我主動要求調到新成立的創新部門,雖然職級沒變,但工作內容更有彈性。同時開始利用業餘時間學習新技能,建立自己的副業。更重要的是,我學會了說「不」,把時間重新分配給真正重要的事。

女兒的鋼琴演奏會,我坐在第一排;太太生日那天,我們去了她一直想去的餐廳;週末的早晨,我會早起做早餐,看著家人醒來時的笑容。

老王說得對,當你理解了系統,就能找到改變的槓桿點。不是對抗系統,而是順應規律,創造屬於自己的小系統。


新的開始

現在是凌晨一點,我又坐在書房裡。但這次不是因為失眠,而是在整理明天要分享的簡報。窗外依然是沉睡的城市,桌上的咖啡依然冒著熱氣,但心境已經完全不同。

那封辭職信早就被我撕掉了。不是因為我放棄了改變,而是因為我找到了更好的方式。

凡夫畏果,總是在結果發生後懊悔。 菩薩畏因,懂得從源頭預防問題。 佛畏系統,則是看清整體運作的智慧。

這三個層次不是高下之分,而是認知的演進。我們都曾經是那個害怕結果的凡夫,在摸索中學會關注原因,最終希望能達到理解系統的境界。

但最重要的或許不是達到哪個層次,而是保持前進的勇氣。就像老王說的:「人生就是一個不斷調整的過程,關鍵是要知道自己在哪裡,想去哪裡,以及如何到達。」

我合上筆記本,關掉檯燈。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但我不再恐懼,因為我知道,自己正在創造一個更適合的系統。在這個系統裡,工作是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成功不只是數字的累積,更是內心的富足。

走出書房時,我看見客廳茶几上女兒畫的全家福。畫裡的我露出大大的笑容,旁邊寫著:「爸爸最近變快樂了。」

是啊,當你不再只是害怕結果,不再只是防範原因,而是理解並創造自己的系統時,快樂就會自然而然地到來。

這,或許就是「佛畏系統」要告訴我們的智慧。

raw-image

Ref.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9305

#系統思維 #職場轉型 #人生智慧 #自我成長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悠緣船帆的沙龍
105會員
188內容數
職場生存與成長必備技巧,快速掌握職場生存之道;面對職場逆境與挫折,在困境中掌控自己、重新出發
悠緣船帆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6/03
你是否曾在熱鬧的聚會中突然感到精疲力竭? 或者明明很享受獨處,卻被誤解為不合群? 如果是,這篇文章將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5/06/03
你是否曾在熱鬧的聚會中突然感到精疲力竭? 或者明明很享受獨處,卻被誤解為不合群? 如果是,這篇文章將幫助你重新認識自己,並找到最適合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2025/06/02
你是否每天忙到深夜,卻發現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完成? 你是否感覺時間永遠不夠用,但又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忙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恭喜你,你可能患上了 21 世紀最流行的職場疾病——假性忙碌症。
Thumbnail
2025/06/02
你是否每天忙到深夜,卻發現重要的事情一件都沒完成? 你是否感覺時間永遠不夠用,但又說不清楚自己到底在忙什麼? 如果你的答案是「是」,恭喜你,你可能患上了 21 世紀最流行的職場疾病——假性忙碌症。
Thumbnail
2025/06/01
嘿,你是否也常被拖延症綁架,deadline 迫在眉睫卻動彈不得? 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學會 4 個經過驗證的實用方法,幫你從根本上戰勝拖延,找回主導生活的力量! 準備好了嗎?一起來看看如何從「拖延大師」變成「行動達人」! 絕招一:心態重構術 - 先完成,再完美 拖延症的真面目其實不是懶
Thumbnail
2025/06/01
嘿,你是否也常被拖延症綁架,deadline 迫在眉睫卻動彈不得? 別擔心,這篇文章將帶你學會 4 個經過驗證的實用方法,幫你從根本上戰勝拖延,找回主導生活的力量! 準備好了嗎?一起來看看如何從「拖延大師」變成「行動達人」! 絕招一:心態重構術 - 先完成,再完美 拖延症的真面目其實不是懶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雖然從很久以前,晚美小姐就不斷在思考,退休後自己想過怎麼樣的生活,但直到40好幾之後,因為心境上的轉換,才開始著手對未來退休生活進行相關準備。 #斜槓的想法 因為家人因素及工作轉換的關係,從步調快速,常常腎上腺素飆升的高壓工作環境,轉換到能好好把一件事情研究清楚並規劃工作節奏的新環境,就好像是一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中年轉型危機 — 你敢按下自己人生的暫停鍵嗎 中年,是特別容易身心靈壓抑到一定程度,突然宣告不治…喔不是,是宣告抗議的微妙年紀。 你會在某一天醒來,忽然厭倦日復一日的奔忙、突然懷疑起自己究竟為誰辛苦為誰忙? 忽然討厭起自己,為何不是活成本來想要的人生? 將自己的人生按下暫停鍵,拋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他們說,應該要有專職收入比較穩定。他們說,中年人,職涯不要太冒險,要小心。我以為我可以不在乎這些話,身體比我更誠實。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全新轉職投入新產業後,才逐漸意識到工作之於社會責任對我而言,佔有多麼大的影響力。 也從不斷反思、自我辯證的過程,更認識自己、也更了解心之所向。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年後求職的故事,作者在遭遇婉拒後,反思自己的職涯目標和面試回答。文章中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和內心的掙扎,最終作者放下求職的框架,繼續了這場 Gap Year 的探索。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年後求職的故事,作者在遭遇婉拒後,反思自己的職涯目標和面試回答。文章中充滿了對自我的懷疑和內心的掙扎,最終作者放下求職的框架,繼續了這場 Gap Year 的探索。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現代人的職場處境不再穩定,需要採取不同的生活方式。投資組合生活方式有助於提供更多彈性以順應世界局勢,並且可以兼顧生活和擴增財源。發展具體行動方案,評估適切的興趣與能力,運用資源人脈、有效管理時間、分析投報效益是實現理想的工作/生活模式的關鍵。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Thumbnail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軌跡,隨著人生進程,退休之後的生活如何過?這些都是需要自我審視的問題。文章提到了對退休生活的建議,如找出自己感興趣的事、認真投入其中等。同時也提到了對於工作與生活的反思,人生的軌跡都各自不同,每個人都需要做自己人生的功課,找出自己的軌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