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沒想過會發生在自己身上,藥物不夠了,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一直以來對「藥物」的感覺總是矛盾的,怎麼說呢?剛診斷為「公主病」以後,從「幾乎不吃藥」到「每天吃藥控制」,那種心理落差,加上大病後的又脆弱又敏感的心態,總以悲觀的心情看待它,例如:「以前什麼藥都不用吃,現在每天都要吃藥,會不會藥物中毒阿?我真的很糟,有誰每天會吃藥!」等想法,甚至還不知道有「切藥器」這個物品存在時,拿著刀子將一顆黃色類固醇切半時,總是切不好,邊切邊掉淚,不知道是因為「切得不漂亮而哭泣」,還是因為「看著一顆顆藥對自己『以為悲觀』的未來落淚」。隨著時間拉長,每次整理藥物仍是「不上心」,只是當作一件任務在做,不悲不喜。這樣長期下來的「不在乎」的狀態,終於在加藥和減藥間,出現困擾,即「藥物不夠了,該怎麼辦?」


什麼時候發現「藥物不夠了」這件事情?答案是,回診完隔天,「準備把藥物放入一個禮拜的藥盒裡時,總共有兩個藥盒,才發現「藥物不夠」,早已回到家和刪除回診前的掛號。(「刪除回診前的掛號」原由,有興趣者請看「題外話的1」)。想要重新掛是有難度的,該怎麼辦?當下確實有點焦慮不安,第一個想法是,找同家醫院同科醫生開藥,也確實這麼做了!但看完診的當下,心情卻是不大好,原因是「醫生說要藥物自費及看診費」,誠實地說是「錢導致的感受問題,因為自己特地掛號並到醫院看診,只是要求開藥,就要自費和看診費。即使不貴或甚至便宜,仍覺得『自己傻』」,但後來發現這件小事並不是那麼簡單,什麼意思?


看診的時候,詢問醫生若以後遇到類似的問題,即「藥不夠了,該怎麼辦?」醫生回答:「可以到居住附近的藥局購買,即使是處方藥,但每家藥局的價格就不一定。」當下心裡想「真的可以嗎?」結果事後以「處方藥可以自己買嗎?」隨手詢問Google大神的時,突然冒出「藥害救濟法」,看了第一條法規「為使正當使用合法藥物而受害者,獲得及時救濟」,也就是說「我們必須在醫生的指示下,使用合法的藥物,若不幸出了意外或變故,才可以申請救濟」。簡單地說,若我們沒有醫生的指示就到藥局買處方藥,出了問題只能「自己負責」,法律不保障這樣的受害者,當下又突然覺得「自己不傻」,轉念總在轉瞬間。若是遇到類似的情形,為了解決「藥物不夠」的問題,到醫院掛號看診且自費藥物可能需要「付出多一點錢」,但至少受「藥害救濟法」保障,以及當天就能拿到藥物,即使排隊領藥需要花點時間。當然如果可以盡量不要,該怎麼辦呢?


目前準備下次回診前,明確地跟醫生討論目前的用藥,以及過量的藥物實際拿給醫生看份量,以確定何時再開相對的藥物。另外,「公主病」的我們需要固定備「至少兩個禮拜的藥物」,為什麼?因為萬一醫生請假或我們剛好抽不出時間,曾經有過藥物不夠而從天亮到天黑才回到家的經驗,那時候什麼都不知道,當下「絕望的心情」,不希望再有人經歷,也是因為這樣才開始記錄自己「公主病」的心路歷程。只是備用藥的觀點,並不是所有醫生都會注意到,需要我們跟醫生提出請求。目前簡單的想法是,把兩個禮拜的藥量用另一個透明袋裝著或直接以藥袋(可以明確知道藥物的日期再推算換藥時間),三個月、半年或一年(根據藥物的保存期限)更換一次。若下次回診有其他的方式,會再更新!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題外話:

1.當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是名醫時,預先掛號是個問題,刪除多餘的掛號也是個問題,因為醫院想盡量減少「掛號卻沒有如期看診的病人人數」,所以常會祭出「同日、同科、同診且同證號重覆預約取消達3次,即限制該證號預約權限」等規範,也就是「可能受到停止預約掛號」的窘境,但通常會有補救措施,例如:「有時會忘記回診,再一次就要被停止預約掛號了,我該怎麼辦?」。除了醫院規範外,主要是想起自己剛診斷為「公主病」,找醫生的狀況,尤其是名醫。因為看診名額有限,常是大排長龍,假若我少一次重複預約沒到,或許就可以給另一個人「希望或力量」,何樂而不為!

2.回診以後,與醫生討論面對突然發現藥物不夠的時候,該怎麼辦?目前的作法是,當天加掛,護理師會協助處理,再跟護理師說:「藥物不夠,需要多少天的藥物量,請醫生開藥!」這樣做可以免去「加掛必須等到最後」的問題。當然也可以找同醫院可掛到號的銅科醫生,至少不用再轉病例。並不推薦自行到藥局買藥,涉及「藥害救濟法」及「跟醫生討論可以提醒自己,下次避免重蹈覆轍」。當然各家醫院和醫生的狀況不一,僅供參考,仍需要依實際狀況而定。(20250708【增補】)


藥物需要管理,心態決定行為!有條不紊地處理,可以避免許多不必要的焦慮和麻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的沙龍
8會員
70內容數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2025/06/09
診斷為「公主病」後,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因為以前擅長的專業是現階段的自己無法負荷,以及「達不到自己心中的那個標準」,想做也覺得「壓力山大」。這也導致自己緊緊抓住「兼職的工作」,每次開會都覺得......
Thumbnail
2025/06/09
診斷為「公主病」後,我不知道自己在哪裡,也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因為以前擅長的專業是現階段的自己無法負荷,以及「達不到自己心中的那個標準」,想做也覺得「壓力山大」。這也導致自己緊緊抓住「兼職的工作」,每次開會都覺得......
Thumbnail
2025/06/06
當「公主病」在發作時期,藥物不斷地增加,但趨於平穩時,或許可以維持或減藥。能否「減藥」是重點也不是重點,什麼意思?服用藥物控制「公主病」的重點在於「讓我們盡可能恢復日常生活作息,而不會因為疼痛或不舒服,而什麼事都無法處理。」之前「順利戒掉類固醇」但不代表「可以戒掉其他藥物」,仍會視情況而定.....
Thumbnail
2025/06/06
當「公主病」在發作時期,藥物不斷地增加,但趨於平穩時,或許可以維持或減藥。能否「減藥」是重點也不是重點,什麼意思?服用藥物控制「公主病」的重點在於「讓我們盡可能恢復日常生活作息,而不會因為疼痛或不舒服,而什麼事都無法處理。」之前「順利戒掉類固醇」但不代表「可以戒掉其他藥物」,仍會視情況而定.....
Thumbnail
2025/05/09
可能有人會覺得為什麼突然出現「性犯罪者的相關議題」,不是在談「公主病」嗎?是在轉型嗎?或許,但不完全是,因為忠實地在記錄不同時期的自己,心境上的轉折與變化。在「公主病」以後,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只有「感恩」和「感謝」兩個詞可以涵蓋轉變的歷程,發現很多自己沒有經歷過或體會到的事情,中間當然有....
Thumbnail
2025/05/09
可能有人會覺得為什麼突然出現「性犯罪者的相關議題」,不是在談「公主病」嗎?是在轉型嗎?或許,但不完全是,因為忠實地在記錄不同時期的自己,心境上的轉折與變化。在「公主病」以後,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只有「感恩」和「感謝」兩個詞可以涵蓋轉變的歷程,發現很多自己沒有經歷過或體會到的事情,中間當然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出現頭痛、生理痛或失眠時,很多人會擅自服用家人的藥物。但是未經醫囑使用處方藥,可能發生危險,或因為產生生理及心理的依賴,而有成癮的風險!
Thumbnail
出現頭痛、生理痛或失眠時,很多人會擅自服用家人的藥物。但是未經醫囑使用處方藥,可能發生危險,或因為產生生理及心理的依賴,而有成癮的風險!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Thumbnail
因為自己愛熬夜,加上連續感冒後,身體狀況不佳、易疲憊,開始尋找中醫調理身體,意外發現即使沒時間看中醫,也有便利又安心的漢方產品。食用一個月後,明顯感受到身體轉變,特別是改善睡眠品質和精神狀態。原來漢方養生可以這麼方便,讓我非常開心!!
Thumbnail
長期習慣吃的藥,為什麼最近吃會頭暈呢? 這有可能是「藥物性暈眩」,特別是高齡者因為肝臟或腎臟的功能衰退,無法快速的代謝藥物,排毒功能也越來越差,藥物的副作用就會比年輕時候更加明顯。
Thumbnail
長期習慣吃的藥,為什麼最近吃會頭暈呢? 這有可能是「藥物性暈眩」,特別是高齡者因為肝臟或腎臟的功能衰退,無法快速的代謝藥物,排毒功能也越來越差,藥物的副作用就會比年輕時候更加明顯。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在臨床上,我們施打藥物除了是幫病患治療之外,最重要的是還需要知道患者對藥物是否有過敏,我的習慣是在注射藥物前還是會問患者是否對藥物過敏,畢竟注射藥物就是一種風險,那麼~故事就開始延續了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Thumbnail
★從小狀況到大病症,解答你對各種症狀的所有疑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