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人會覺得為什麼突然出現「性犯罪者的相關議題」,不是在談「公主病」嗎?是在轉型嗎?或許,但不完全是,因為忠實地在記錄不同時期的自己,心境上的轉折與變化。在「公主病」以後,失去很多也得到很多,只有「感恩」和「感謝」兩個詞可以涵蓋轉變的歷程,發現很多自己沒有經歷過或體會到的事情,中間當然有很多的焦慮恐懼、自己嚇自己,或甚至覺得自己快要不行的狀況,深深覺得自己委屈和可憐,一提及就淚流滿面,這或許是絕大多數「公主病」者會面臨的狀況,我,正在閱讀的你們,是幸運的,我們都在尋找跳脫「自己所看到的困境,在自救當中」,但多數的時候,可能不是自己所想的,很難不陷入內耗的情緒中,即使我們有策略和經驗,能盡量縮短內耗的時間。但那又怎樣?有進步就好,對吧!
以前的我總是想要這個,想要那個,想處處討好,承受這一切的是身體。就像在公主病的治療過程中,雖然跟自己說:「一方面,告訴自己放鬆或放下,你承受不住這樣的壓力和生活模式;可另一方面,總有僥倖地心態,或許我有機會可以回到從前,可以慢慢重拾輝煌!」這兩個極端的想法在拉扯,到底是「強求還是追求」?若從「結果論」來看,是「強求,因為處處想討好,卻沒有一個地方討好。」直到反反覆覆的病情以後,才甘心,才承認「人性或個性上,什麼都想要或討好」確實不適合自己。終於下定決心聽從自己的聲音,抱著「可能什麼都沒有,但過程自己會快樂或有成就感」的目標。
對於絕大多數的人而言,我是幸運的,因為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和嘗試不同的事物,慢慢擺脫「自己為抓住最後一根稻草或想挽留失去,而一直壓迫自己做到這個或做到那個,重複地惡性循環」,什麼意思?正如愛因斯坦說的:「瘋狂就是一遍又一遍地做同樣的事,卻期待不同的結果。」當我們已經生病,卻重複著「導致生病的個性、習慣(比如『完美主義,一定要到某個標準或達成某個目標才覺得自己夠好或盡責,一旦沒有就自責或自我內耗,一再一再地壓迫自己或怪罪公主病,把身體逼到牆角或生死一瞬間』)」,但卻希望可以回到從前閃閃發光的自己,不瘋狂嗎?過去就過去了,不要拿以前的自己跟現在比,即使大腦常會有這樣的比較,以填補空白時間,是事實,但我們可以選擇忽略不計~只想著「活好當下」,過去與未來我們都無能為力,只有天公伯阿才能控制。」
即使理性地跟自己說:「別再沉溺於過往,放下放鬆!」但曾經努力奮鬥過的數十年,怎麼可能說「放就放,說改就改!」這不是我們不自律,相對地是我們太過自律,養成自然而然的慣性思維和行為,「碰到相關議題,確實會難過或痛,但發洩完情緒以後,再調整,沒有什麼的!這是很自然的事。」可能有聽過「建立一個習慣只要21天」,以為「只要在21天內加入新的思維和行為」就大功告成。大腦沒有這麼簡單,否則不會出現「翻舊帳」的情形,數十年養成的思維和習慣,一夕間就改變,就如同醫生說的:「想要不焦慮不害怕(慣性行為),可能要換個腦袋!」我們只是凡人,沒有要追求聖人,有意識到,我們就改;沒意識到,一直重複,沒有關係的,只要身邊的人願意包容;或哪一天突然意識到,改就好了!社會上總有一些觀點或標準要我們這裡調整,那裡改改,像是「管理時間、一步就學會AI繪圖」。我們不是什麼都不做,而是一試再試,確實不行,別急著批評,或硬要當下就改變。或許改天再試,剛好天時地利人和(有過類似的經驗,某一天突然頓悟而想改變);或接納不完美或這樣的自己,也是一種「挺好」的策略!
過去的種種和想要挽回的種種,拉拉扯扯至少2、3年,怎麼想通的,我並不清楚;但非常清楚地是,這裡嘗試,那裡做做,持續地觀察和調整,才走到今天。沒有社會上所謂的「成功或勝利」,但讓我覺得很踏實,可以持續地往前走,比較不害怕,或許這就是所謂的「安定感」。在訊息爆炸的社會,我們需要慢慢地學習會「給自己安全感」,不是天馬行空,而是理解黑暗或現實,按部就班地走。途中會焦慮或不安,但我們會清楚知道「安定感」來臨的時候。若大家有興趣「找安定感」的議題,或許之後可以談談。也是因為對自己相對誠實,才發現原來自己已出現「破碎感」(「破碎感」是一個強大而深層的詞,它不是單純的「受傷」或「痛苦」,而是一種存在感的不完整),怎麼說?
可能是突然發現自己對「性犯罪者的相關議題」感興趣,比如「那些更黑的、更痛的、更錯的,是怎麼來的?」或許跟自己慢慢知道這個世界不是只有光明與溫柔有關,也或許是想更接近「真相」。要坦誠對這類研究的熱忱並不容易,因為「前途無亮」,與自己想賺錢的目標,完全背道而馳,但它給我安定感,或許以後會再更改,但至少有想研究的範圍,「性犯罪者若沒有家庭支持,出獄以後,可能維持長達數十年的進出監獄的生活,這是社會所想要的嗎?是我們所期待看到的嗎?別期待充滿怨恨的人,在黑暗的角落能『以德報怨』,我們做不到,他們更做不到。但問題持續,且會慢慢惡化,現在不做,以後更難做!否則,現在台灣最美的是人情,未來可能會變成避之唯恐不及的地方。」不懂自己為什麼這麼理想化,但自從慢慢認清自己的個性,也不想糾結,只期待做完就放下。
白色的牆就像人心,破了大洞卻也看到不同的景象,就這樣共處著,因為確定「自己」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