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things will happen to you. Things that you cannot control. Raw emotion will find you. When it does, how you deal with it, what you do will define who you are.” – Finch Weinberg,by Tom Hanks
「你會遇到各種你無法掌控的事,原始的情緒會找上你,這時候你怎麼選擇、怎麼做,就決定了你是誰。」—(芬奇,湯姆·漢克飾。)
那天看完《芬奇的旅程》(Finch)後,對片中這句台詞印象深刻。特別是其中的『原始的情緒(Raw emotion)』一詞,讓我想起蛤蟆先生與心理師蒼鷺¹的那段對話
原始的情緒,是那些童年時還來不及偽裝、也還無法控制的情緒—憤怒、悲傷、恐懼,或是徹底的無助。 而成人後的你怎麼選擇面對這樣過去的自己,就會定義你自己的人生,定義你是誰。
“Experience will change everything. What you know will change, when you're face to face with a situation. You'll feel differently when you're doing what you know.”
「經驗會改變一切。很多事情你以為懂了,但只有當你真的去做時,所有的一切才會跟過去不一樣。」
《芬奇的旅程》的故事發生在未來地球的一場浩劫後,存活下來的科學家Finch,多年來跟愛犬相依為命。身患絕症的Finch知道自己即將不久人世,長期以來都在打造著一個AI機器人Jeff,希望可以代替自己在死後繼續照顧著那條狗。有一天,他們因為居住基地將受到暴風襲擊,於是Finch就帶著一條狗與剛學會走路的Jeff,一起踏上前往美國舊金山的旅程。
這部看似是末日生存冒險的電影,實際上更多談的是關於生命的探索。在旅程的路上,身為AI的Jeff即使記憶體內裝載著許多資料庫,但他就像一位懵懵懂懂、正在學習中的小孩,對任何事充滿好奇心,會模仿、會嘗試,也常常犯錯。而Finch就如同爸爸般,有時會被Jeff氣到情緒失控,但也逐漸地放手讓Jeff從錯誤中學習。Finch偶爾也會跟Jeff說起自己過往的故事,並在與Jeff的相處中重新認識了自己。
“You see, you can already tell me how many rivets are in the Golden Gate Bridge, how many miles of cable were used, and how high it is.But it’s not until you actually stand on it and see the beauty, and listen to the suspension cables singing in the wind. That’s experience. That’s human experience. It’s not just imagining, it’s living.”
「你的大數據可以告訴我金門大橋上有多少顆鉚釘、用了幾英哩的懸索、橋有多高。但直到你親自站在橋上,看見它的美麗,聽見懸索在風中吟唱。那才是經驗。那是人類的經驗。這不只是想像,而是活著。」
身為四十不惑的奶爸2,看完這部電影後有無限的共鳴。在這趟養樂多之旅中,我也正在學習理解AI、理解生命、理解情緒,並理解我自己。
《芬奇的旅程》只在Apple TV上映,推薦給每一個也在旅程中的你。
如果你也正經歷育兒的日常混亂,試圖在情緒波動中找回自己;
如果你也渴望透過心理學的觀點,希望可以更理解孩子與自己,
歡迎你加入我的《養樂多之旅》,並分享這段路程給正在同行的朋友。
我會持續記錄我們的喜悅與掙扎,分享這段旅程所帶來的思維與啟發。
📌 點這裡追蹤我的創作與社群連結:
👉《養樂多之旅》 https://linktr.ee/dadoftwins1985
衍伸閱讀:
1了解自己的旅程|從《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出發,認識我們內在的三個自己
2四十不惑的奶爸|中年初為父:雙胞胎育兒路上的挑戰、成長與自我探索

雨天無法出門累積經驗的樂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