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的,我很欣賞你」——在多元文化中尋回健康的自我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我們總是不敢說「我做得不錯」

前陣子,一位好友向我傾訴她最近處理的一連串難題。一路走來,關卡一個接一個,她終於平安跨過。我為她感到高興,沒想到她卻只是淡淡一笑說:「其實沒甚麼大成就,我很多做法都不應該,處理得也不算好……」我聽著,心裡泛起一陣熟悉的酸楚。

在英國任教的初期,同校一位前輩來觀課。回饋會面中,她第一句話竟是:「你認為自己在課堂上有哪些出色的表現?」我頓時沉默,心中一片空白,竟答不上話來。

這些經驗讓我不禁思索:為什麼我們總是不習慣、也不敢於欣賞自己?這或許是個人的性格問題,但深植背後的文化影響也脫不了關係!在文化不斷交會與衝擊的今天,我們也許該更深地問一問:為什麼說一句「我做得不錯」這麼困難?

 

儒家文化標準的影響

成長於東亞社會的我們,自小浸潤在儒家文化的氛圍中。儒家文化重視群體秩序與社會責任,強調謙虛自抑,推崇守規與敬長,對個人的情感與表達總顯得保守與克制。表達自我容易被視為驕傲,欣賞自己更顯得突兀甚至失禮。

在家庭與學校的日常教育中,批評常常取代鼓勵,稱讚反而成了稀缺的語言。我們學會隱藏努力、淡化成就,甚至無法清楚說出自己的長處與感受。久而久之,我們與自己的距離越來越遠,無法與內在對話,也難以培養真正的自信。

更甚者,若未真正了解自我,即便外顯出一種「自信」的樣貌,也可能只是浮於表面的自大,脆弱得難以承受挫折。而當社會又批評我們「沒有主見」、「不夠堅定」時,我們只會更壓抑自我,落入文化製造的惡性循環。這種結構性的困境,往往在面對重大抉擇或危機時浮現:我們沒有能力定錨,靈魂彷彿無根,又何以承浪?

 


自我肯定是穩健人格的養分

在英國的教育現場,我漸漸體會「自我」的認識與建立,是人格成長不可或缺的一環。英美、加拿大、澳洲等教育體系重視多元發展,孩子從小學習說出自己的想法,欣賞自己的努力,並習得如何表達自我價值。他們鼓勵學生在表現中肯定自己,也勇於面對與承認自己的不足。

這並非張揚的自誇,而是一種根植於文化中的信念: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價值。於是,「我做得好」與「我可以改善的地方」可以同時存在,而非非此即彼。

當然,文化也不乏張揚過度的例子,因此同理心與集體責任的教育亦相當重要。懂得欣賞自己,也應學會尊重他人。至於歐陸,尤其德法等國,更強調哲學思辨與人格深度的養成。他們提倡內省與批判思考,在表達自我之餘,也重視謙遜與思慮,不輕易誇耀,但也不輕易否定自我。

這些文化中的共同點是:真正的自我肯定,來自於深刻的理解與接納,而非虛構的自我形象或外在的掌聲。

 


肯定自我,是安頓靈魂的開始

人口流動、文化交流與世代更替從不是當代專利,但在當今民族主義高漲、社會分化劇烈的情勢下,全球化的張力更為明顯。我們無可避免要在多元文化中生活與成長,也無可避免要重新思考「我是誰,我如何與自己、他人共處」。

我不認同壓抑自我,但我也欣賞謙遜自省的美德。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在謙卑中找到肯定自己的語言?能否在多元文化的張力中,培養出穩健又柔韌的自我?

尚未學會欣賞自己的人,也許仍在「獨立長大」的路上徘徊。當我們無法認同自己,就只能在自卑與自大之間搖擺;一旦風浪來臨,便心神不寧、無所依憑。而當我們能夠認識自己、肯定自己,我們的腳步才能穩定,靈魂才能安放。

我們的孩子,會從我們的身上學會什麼是健康的自我,什麼是堅實的自信。他們會在我們的語言中,聽見一種帶著溫柔與勇氣的信任。

願我們能更早地對自己說一句:「你可以的,你做得真好,我很欣賞你。」

也願我們將這句話,傳遞給下一代,成為他們成長路上最穩定的聲音。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雨林教室
5會員
55內容數
「雨林教室」是一座以文字編織的小小雨林,承載我對理想學習與書寫生活的嚮往。身為教學者、書寫者與生活觀察者,這片沙龍是我栽種思想、記錄人間溫度和傾聽自然節奏的天地,好比熱帶雨林,多元包容而生機處處。 願這空間,能成為你我在紛亂世界中歇腳的所在:讓文字為我們留住片刻清明;讓閱讀成為我們重新出發的步伐。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面臨挫折自我懷疑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經常會遭遇各種挑戰和困難。每當面臨挫折時,我們不禁會自我懷疑,甚至感到無助和失落。在這些時刻,學會欣賞自己,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再妄自菲薄。 自我欣賞 自我欣賞並不是自負,也不是驕傲,而是
Thumbnail
面臨挫折自我懷疑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們經常會遭遇各種挑戰和困難。每當面臨挫折時,我們不禁會自我懷疑,甚至感到無助和失落。在這些時刻,學會欣賞自己,認識到自身的價值,是至關重要的。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真正地自信地面對生活中的一切,不再妄自菲薄。 自我欣賞 自我欣賞並不是自負,也不是驕傲,而是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今天想來聊聊什麼是夠好、更好的自己 ? 如何定義及影響我們 ? 從小我們從家庭到學校,出社會乃至整個人生,我們都深受著一個集體意識的影響,那就是:「我必須要更努力才有用!要夠好!好還要更好!不能讓別人失望!或讓別人看不起!」 當我們探討夠好和更好的自己時,我們可以深入思考3個常見的迷思和誤解,進一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肯定與自我成長的方式,如何面對自我懷疑和內疚的情緒,並提出言行合一、用心溝通、豁達自在等方法。通過感恩創造力和突破框框,讓自己越來越健康,並認識到照顧好自己就是對任何人最好的報答,以及信任並愛自己的重要性。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在這個快節奏的世界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提升自信是每個人的終身課題。許多不可控制的外在因素,即使我們努力犧牲付出,成果終究不是一個人可以決定。 我們卻因此度反省檢討自己「是我哪裡有問題、我該怎做才能滿足別人。」用完美主義來嚴格自我反省下一個 「我就是不夠好 」的批判性結論,陷入關係中的⻑期討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