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一直以為,拉開人與人距離的,是誰更自律,誰更努力,誰比較聰明。
有人總是衝第一,有人老是慢半拍,你忍不住想——是不是他不夠積極、不夠天分?
你責怪他,也可能悄悄責怪自己:「我是不是又做得不夠好?」
但後來你開始注意到——
有些人不是不努力,他天天加班、筆記密密麻麻,卻一上台就語塞;
有些人其實能力不錯,但只要一被質疑,立刻退縮防衛;
還有些人,明明默默撐起團隊,卻總在心裡自問:「是不是我又做錯什麼?」

你才慢慢發現,真正的距離,不是跑得多快,而是那些看不見的內在對話,把人困在原地。
可能是一句曾經的批評,讓他從此對自己失望;
可能是某次努力後的冷淡回應,讓他不再想被看見;
也可能是長久以來的壓抑,讓他學會了先責怪自己,否則就是怪罪別人。
我們常以為,問題出在「做得不夠」;但真正讓人卡住的,是——
內心那些沒被看見的傷,轉化成了內責與外責; 久了,不敢靠近,也不想再嘗試,因為:「責怪比失望安全。」
有時候,真正的起點不是更努力,而是有人願意停下來問一句——
「你是在怪自己,還是其實你不再相信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