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HAS 重新理解 AI Agent 的工作重塑:從害怕被取代,到設計 AI 參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AI的發展引起勞動市場巨大的變化,當人們談論 AI,焦點經常放在:「它會不會取代我?」

Stanford 大學 Social and Language Technologies (SALT) lab團隊的研究《Future of Work with AI Agents》提出了更關鍵的問題:「如果 AI 真要進入職場,我們希望它代替我們做什麼?」這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從勞動者主體性與職場未來設計的角度切入。

SALT團隊建立 WORKBank 資料庫,收錄 1,500 位來自 104 種職業勞工的回覆,以及 52 位 AI 專家對 844 項職務任務的註解,同時呈現 AI 代理人的技術能力與勞工對自動化的期望與抗拒。

這篇研究最大的貢獻在於:它不再從技術可行性推估「哪些職業會被取代」,而是從工作者的視角出發——哪些工作內容,他們希望 AI 接手?哪些則不願放手?而這種願不願意的背後,其實說明了人類對「工作的價值」與「人性參與感」的深層理解

我們不怕 AI 接手,而是怕它接錯

從這篇研究發現,其實勞工沒有這麼抗拒AI的介入。

高達 69.4% 的勞工希望 AI 幫助他們「釋放時間、投入更有價值的工作」。這是最核心的渴望。其次,任務「過於重複」(46.6%)、「令人感到壓力」(25.5%),或甚至是「AI 有機會提升表現」(46.6%),都是讓他們接受AI的理由。

這說明什麼?我們不是抗拒 AI,而是更希望它能像個稱職的助手,幫我們處理那些阻礙創造力與價值產出的瑣事——像是例行的預約安排、繁雜的資料整理、制式化的回覆、或是堆積如山的報表製作。

理性可以計算效率,但是人性才能決定變革的成敗。

但當問到「有哪些任務你不希望 AI 接手?」時,答案就變得不同了。受訪者明確指出,所有涉及判斷、關係建立、乃至於需要「人情味」的任務,都是他們不願放手的領域。例如需要精準語氣的內容撰寫、牽涉成長與關懷的團隊教學、或是充滿情緒與同理心的顧客諮詢。

這不是因為 AI 做不到,而是因為人類在乎「怎麼被理解」這件事。

HAS:重新定義自動化,不是全有全無,而是「應該到哪裡」

研究中另一個關鍵概念是「人類自主性量表」(Human Agency Scale, HAS),這是一種五級尺度,用來衡量一項任務完成所需的人類參與程度——從完全不需要人參與(H1),到人類參與不可或缺(H5)。

raw-image

這個量表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不只是幫企業決定「能不能自動化」,而是提醒我們,哪一些工作「應該」保有人性、哪一些「可以」釋放給 AI。它是一種職場重新編排的語言,也是一種尊重專業與人性的尺度。

舉例來說:

  • 「排班確認」:可能是 H1(AI 可完全自動處理,省心又省力)。
  • 「人員績效回饋」:可能是 H4(AI 可輔助數據分析,但人類主導情感溝通與決策)。
  • 「創意內容設計」:幾乎都是 H5(強烈依賴人類參與,因為創意是主觀的靈魂)。

這種設計巧妙地提醒企業,在部署 AI 時,應更有可能以「人為核心」的方式進行任務再設計,而不是單純地揮刀砍人力。制度沒錯,效果卻走樣——問題不在工具,而在信任。

投資重心錯配:AI 能力長在冷門區,而勞工的期待卻沒人理

另一個特別的研究發現,是當研究整理了勞工偏好與 AI 專家對技術可行性的評估後,所揭露的投資錯配問題

他們將任務劃分為四個區域:

  • 自動化綠燈區:對自動化需求高且執行能力強的任務。這些任務是部署人工智慧代理的主要候選對象,具有廣泛生產力和社會效益的潛力。
  • 自動化紅燈區:執行能力強但需求低的任務。在此部署需要謹慎,因為它可能面臨員工抵製或帶來更廣泛的負面社會影響。
  • 研發機會區:對自動化需求高但目前執行能力低的任務。這些代表了人工智慧研究的有希望的方向。
  • 低優先區:對自動化需求和執行能力都較低的任務。
資料來源:《Future of Work with AI Agents》

資料來源:《Future of Work with AI Agents》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像 Y Combinator 這類指標性的新創加速器,其投資組合中,有超過 40% 的新創公司,竟然聚焦於「紅燈區」與「低優先區」的任務,而「綠燈」區和機會區內許多任務在目前的投資中仍然沒有得到充分重視。

這意味著,技術與市場的主流開發重心,反而忽略了勞工最想被解放的部分。 這種嚴重的錯配,不只讓 AI 的實際應用可能遠離了使用者真正的需求,更可能在職場內部加劇反彈與焦慮。

AI 的信任門檻,比你想像的還高

就算一項任務被評為「技術上可行」,也符合自動化意願,但若勞工對 AI 的決策品質缺乏信任,他們仍可能堅決拒絕導入

調查數據很明確:「不信任 AI 系統的能力與準確性」是最常見的反對理由(45.0%)。這遠高於「害怕失業」(23.0%)和「AI 缺乏人性特質」(16.3%)。

這不是單純對科技的恐懼,而是對職場核心價值觀的堅持。當我們賦予 AI 決策權,卻無法解釋它的運作依據與潛在風險時,它就不再是可靠的助理,反而像一個無法理解的黑箱主管

企業管理的議題,不再是取代,而是工作分配

史丹佛團隊的這份研究,提供了我們一個AI導入的思考方向。我們不只是要問「AI 能不能」,更要問「我們希望它做什麼」,以及「做到什麼程度才算恰當」

這不再單純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問題,這是一場關於工作分配的思考。

身為 HR 專業人士與企業領導者,若要負責任地導入 AI,我們不應該只盯著自動化能省下多少成本,而是必須思考:

  • 哪些任務真正適合人機協作,能發揮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 哪些決策與場景,應該讓人保留主導權,以維護工作本質與人性價值?
  • 哪些是未來勞動力應再教育與轉型的關鍵技能,才能讓我們在 AI 時代保持競爭力?

因為,我們的終極目標從來不是讓 AI 取代人,而是讓人有時間去完成更值得、更有意義的事

在思考 AI 如何導入到工作環境時,我建議你回到這篇研究,用人性與現實作為討論的出發點。AI 的未來不該只是科技進步的結果,而應是我們工作內容的選擇與創造。


原始文章連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衛斯理 Wesley的沙龍
137會員
159內容數
HR Lab
2025/06/11
企業導入OKR卻遇到目標無法對齊、進度難以追蹤、表格填不完等問題?本文介紹一套由人資為企業主打造的OKR視覺化管理系統 - OKR戰情室,透過三大核心功能:一圖看懂上下對齊、即時進度回報、內建高效共識對話區,解決OKR落地的難題,提升公司專注、對齊與成果。
Thumbnail
2025/06/11
企業導入OKR卻遇到目標無法對齊、進度難以追蹤、表格填不完等問題?本文介紹一套由人資為企業主打造的OKR視覺化管理系統 - OKR戰情室,透過三大核心功能:一圖看懂上下對齊、即時進度回報、內建高效共識對話區,解決OKR落地的難題,提升公司專注、對齊與成果。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文章探討2024-2025年人力資源數位轉型和HRAI的關鍵趨勢,並提供互動式資訊圖表,內容涵蓋HR角色轉變、未來核心技能、轉型挑戰與應對、HRAI實踐案例、倫理與ROI衡量以及職涯發展路徑等面向。內建HR技能發展模擬和HR職涯適性評估兩個工具,幫助評估技能和探索適合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2025/06/03
這篇文章探討2024-2025年人力資源數位轉型和HRAI的關鍵趨勢,並提供互動式資訊圖表,內容涵蓋HR角色轉變、未來核心技能、轉型挑戰與應對、HRAI實踐案例、倫理與ROI衡量以及職涯發展路徑等面向。內建HR技能發展模擬和HR職涯適性評估兩個工具,幫助評估技能和探索適合的職涯方向。
Thumbnail
2025/06/01
本文介紹一個使用 Apps Script、Google Sheet 和 Google Docs 自動化招募流程的系統,有效提升主管填寫面試紀錄的效率、縮短 HR 等待時間並杜絕人為漏填。系統能自動化提醒主管填寫面試紀錄,自動擷取資訊並通知 HR 進行後續流程,讓 HR 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2025/06/01
本文介紹一個使用 Apps Script、Google Sheet 和 Google Docs 自動化招募流程的系統,有效提升主管填寫面試紀錄的效率、縮短 HR 等待時間並杜絕人為漏填。系統能自動化提醒主管填寫面試紀錄,自動擷取資訊並通知 HR 進行後續流程,讓 HR 專注於更有價值的工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別怕被取代?專家:AI 將成 Z 世代求職、升遷利器 確實,隨著生成式AI的興起,許多人開始擔心這可能會對勞動市場造成影響。 然而,專家指出,如果Z世代能夠學會利用AI,這將有助於他們在求職和職業晉升方面獲得優勢。 根據CNBC報導,Slack的Workforce Lab進行的調查
Thumbnail
你對 AI 的認識有多少?你在生活或工作上有運用哪些 AI 的應用服務嗎?一起來了解這個目前很夯的議題。 根據 google 對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的解釋:AI 是人工智慧,定義是打造電腦與機器的科學領域,可以進行推論、學習以及採取行動。這些過往需要
Thumbnail
你對 AI 的認識有多少?你在生活或工作上有運用哪些 AI 的應用服務嗎?一起來了解這個目前很夯的議題。 根據 google 對 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縮寫為AI)的解釋:AI 是人工智慧,定義是打造電腦與機器的科學領域,可以進行推論、學習以及採取行動。這些過往需要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AI 的快速發展,顛覆了各個產業的發展,ChatGPT 的出現,加快了作家寫作的速度,加快了工程師寫程式的速度,世界正在快速的改變。許多人開始探究自己的工作會不會被 AI 取代,身為資料領域的工作者,我也開始在思考,當 AI 的能力不斷進化且遠遠超過人類時,在我的工作中有哪些任務交給 AI 會更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通用型AI還沒那麼快出現 所以說人類的工作要全面被取代 目前不會發生 但如果是"部分"的專精工作 可以被模組化 高重複性 可被預測 與其說取代人類工作 不如說 AI可以替代部分"流程" 如果有專屬於法律條文聊天機器人 或是 專屬於公司內部規章的聊天機器人 遇到問題 或是不確定的流程 直接詢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個人AI化和組織AI化兩大趨勢,分別應用於個人生活及工作,以提升效率和品質,以及應用於企業運營以提高生產效率和決策能力。 個人AI化包括智能助理、個性化推薦系統和智能家居等,使人們能更專注於創造性工作和享受生活,而組織AI化則應用於智能客服、智能製造、供應鏈優化和風險評估等範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在未來AI時代,人們應該如何善用AI工具,以提升工作效率和競爭力。AI將成為職場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未來對AI的學習和應用能力將成為工作的必需技能。同時,文章提到了AI工具的應用和限制,以及人類在使用AI時需注意的重點。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人工智能對勞動市場的影響及應對策略。隨著AI技術的進步,許多傳統職業面臨被自動化的風險,同時也創造了新的職業機會。文章強調了教育與培訓的重要性,以培養未來勞動市場所需的技能。必須積極擁抱變化,通過教育和政策創新,為未來的工作環境做好準備。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