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玩中學:整理CST所學遊戲階層與相關遊戲理論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對孩子而言,不是浪費時間,而是最自然的學習方式。兒童在成長過程中,遊戲行為會隨認知與社會性發展出現明確的層次變化,反映其身體、語言、情緒與邏輯能力的發展。
raw-image


為什麼在CST中我們需要知道孩子的遊戲階段?

  • 因為當你知道孩子的遊戲階段,你就可以從那個階段開始設計遊戲和孩子互動
  • 先觀察孩子處在的遊戲階段並加入他的遊戲,在引導孩子逐步拓展遊戲的方式,而不是直接硬要求孩子加入你所認為他應該玩的遊戲方式
  • 即使孩子較大了,仍可能會想玩簡單遊戲或組合遊戲,這沒有關係,可以交叉加入更高層次的遊戲層級方式教他玩,等到他累時又回到低層級的遊戲方式讓他放鬆,重點是互動要持續,氣氛盡量維持在綠燈的氛圍,孩子才能學得更好

以下為各遊戲階段,對應孩子的發展階段與具體遊戲活動,幫助大人更了解如何與孩子玩對遊戲、玩出成長。


🧩一、和人玩(社交互動起點,0歲起)

認知層次對應:感官與情緒啟蒙階段

  • 重點發展:以人為對象的互動活動,強調情緒交流與社交互動。
  • 常見活動
    • 與大人跳舞、唱歌、玩手指謠
    • 模仿臉部表情或動作
    • 追逐與抱抱等身體接觸遊戲

孩子從「人際互動」中感受安全與愛,是日後學習所有遊戲的起點。


🔄二、簡單遊戲(操作探索,0~2歲起)

認知層次對應:功能性(機械性)遊戲

  • 重點發展:重複動作、探索因果,發展基礎感官與操作技能。
  • 常見活動與物品
    • 吹泡泡、放氣球、杯子倒水
    • 推動玩具車從斜坡滑下來、拆開積木
    • 翻書、翻雜誌頁
    • 將物品倒出、搖晃、敲打
    • 從容器中倒出小物件
    • 洗澡玩具:杯子倒水、舀水、拆開積木丟進水裡

這個階段孩子對「重複動作」樂此不疲,是大腦學習的關鍵方式。

這階段的孩子社會性遊戲階段(社交參與)還在無互動活動或平行遊戲,成人要主動引導或加入孩子的遊戲


🧱三、組合遊戲(邏輯萌芽,約2歲起)

認知層次對應:建構性遊戲

  • 重點發展:將物品組合、分類、排序,開始發展邏輯與空間概念。
  • 常見活動與物品
    • 用積木堆高或蓋房子
    • 拼圖拼入正確位置
    • 把車子、娃娃放進盒子
    • 分類盒玩具、堆疊杯子
    • 指出書中看到的物品(如圖片中的房子)

孩子開始有目的地使用材料進行創作,是邏輯與秩序感的啟動點。


🎭四、初階假裝遊戲(象徵模仿,2~4歲起)

認知層次對應:戲劇遊戲(象徵性轉換起步)

  • 重點發展:以象徵性方式模仿生活情境,角色與動作多為熟悉事物。
  • 常見活動與物品
    • 假裝幫娃娃洗澡、餵奶
    • 用玩具車模擬送貨
    • 模仿圖中角色動作(如狗在跑)
    • 積木蓋成房子給娃娃住

這時期孩子遊戲常出現「我是媽媽!」「你是寶寶」等角色語言,反映其對世界的理解與想像。


🌈五、進階假裝遊戲(角色與情節創造,4~7歲起)

認知層次對應:戲劇遊戲(情節建構與角色扮演)

  • 重點發展:角色扮演與創造劇情,會賦予物品新角色或情節。
  • 常見活動與物品
    • 假裝娃娃有生命、角色對話、讓娃娃做遊泳、尋寶、餵奶、洗澡等動作
    • 積木當成不同交通工具角色
    • 假裝自己是警察、醫生或故事角色
    • 替圖畫角色編故事、對話
    • 車子變身為有情節任務的角色(如太空車)
    • 假裝自己是其他角色(如說「我是媽媽!」)、假裝某些東西是別種東西(如把樹枝當馬騎)

這階段孩子能整合多種角色、情境、物品進行長時間假裝,是創造力與同理心的萌芽期。


⚖️六、規則性遊戲(合作與自制,7歲以上)

認知層次對應:規則遊戲

  • 重點發展:自我控制、遵守規則、團體互動
  • 常見活動
    • 123木頭人、跳房子、接龍等
    • 桌遊、撲克牌、球類比賽
    • 和他人輪流說故事、完成任務挑戰

學齡階段的孩子開始懂得「贏與輸」,也學習如何與他人協作與遵守共同規則。


📚延伸:圖像/書籍遊戲(語文與創意發展)

  • 重點發展:閱讀理解、語言表達、創造故事
  • 常見活動
    • 一起翻書講故事、角色扮演書中人物
    • 模仿圖中角色動作、創造延伸劇情
    • 大人與孩子輪流說故事

結合圖像與故事的遊戲可提升語言能力,是親子共讀的絕佳方式。


👨‍👩‍👧‍👦家長小提醒:如何陪孩子玩得對?

  1. 觀察孩子的遊戲傾向:了解孩子偏好哪一類型,反映其目前發展需求。
  2. 適度擴展遊戲範圍:若孩子只喜歡某種遊戲(如只堆積木),可溫和引導嘗試其他型態。
  3. 提供開放式材料:如積木、沙、水、角色道具,讓孩子自由組合創作。
  4. 共玩但不強硬主導:鼓勵孩子主導遊戲情節,家長以觀察、陪伴與提問支持其創意與思考。
  5. 遊戲中觀察發展徵兆:遊戲能反映孩子的語言、情緒與邏輯能力,是早期發展觀察的好工具。

📝總結

孩子的遊戲不僅僅是「打發時間」,而是構築認知、情緒與社會技能的根基。從最初的感官探索到後期的合作競爭,每個遊戲階段都是學習歷程的一部分。父母與教育者若能深入了解這些遊戲層次,將能更有力地陪伴孩子從遊戲中走向全面發展。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olly的奇妙育兒之旅
9會員
76內容數
Dolly 是個家有亞斯哥和過動妹的媽媽 為了記得那些奇妙的育兒真實故事 決定把我(Dolly)和大亞(爸爸)、端端(亞斯哥)和波妞(過動妹)那些日子發生的事寫成部落格 一串感恩又心累、感謝又荒謬的心路歷程紀錄
2025/07/01
寫程式不只是在處理資料,更是要根據「條件」決定下一步,或重複做某些事。本講義將介紹流程控制語句(if、for、while)以及邏輯運算(and、or、not),讓你的程式不再是一條直線,而能根據情境靈活反應。 ❓ 1. if 判斷式 ➤ 用法: x = 10 if x > 5:
2025/07/01
寫程式不只是在處理資料,更是要根據「條件」決定下一步,或重複做某些事。本講義將介紹流程控制語句(if、for、while)以及邏輯運算(and、or、not),讓你的程式不再是一條直線,而能根據情境靈活反應。 ❓ 1. if 判斷式 ➤ 用法: x = 10 if x > 5:
2025/06/30
在寫程式時,資料不是只有單一數字或字串,往往是一整組、一對一的配對、或無特定順序的集合。Python 提供了四種非常實用的資料結構:list(串列)、dict(字典)、set(集合)和 tuple(元組)。 📋 1. list(串列) ➤ 用法與宣告: fruits = ["apple
2025/06/30
在寫程式時,資料不是只有單一數字或字串,往往是一整組、一對一的配對、或無特定順序的集合。Python 提供了四種非常實用的資料結構:list(串列)、dict(字典)、set(集合)和 tuple(元組)。 📋 1. list(串列) ➤ 用法與宣告: fruits = ["apple
2025/06/29
Python 是一種簡潔又強大的程式語言,深受初學者與專業開發者喜愛。不論想自動化工作流程、分析資料、做遊戲、架網站,甚至是協助孩子學習邏輯思維,Python 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有感於工作上有些前輩利用Python幫助自己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拓展產出物的變化性,Dolly決定來了解Python
2025/06/29
Python 是一種簡潔又強大的程式語言,深受初學者與專業開發者喜愛。不論想自動化工作流程、分析資料、做遊戲、架網站,甚至是協助孩子學習邏輯思維,Python 都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有感於工作上有些前輩利用Python幫助自己工作,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拓展產出物的變化性,Dolly決定來了解Python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從遊戲中孩子成長的過程,以及家長在孩子玩耍時該如何面對。根據研究,給予孩子十七秒的時間可以讓他們有足夠的自主判斷和思考,這也代表家長對孩子的信心。放手是做父母最重要的一課。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遊戲力對家長與孩子成長的影響,以及遊戲力的核心目的是幫助孩子發展獨立自主及與他人連結的能力。作者透過提出多個觀點和信念來對遊戲力進行思考。文章對於遊戲力的觀點提出了多個問題,並邀請讀者思考自己的觀點和教養方式。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孩子在遊戲或功課時經常缺乏專注力嗎?這篇文章將分享5個爸媽教養魔法棒,幫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和專注力。包括運動、遊戲、生活中的刺激、說故事以及做功課或聽故事前的注意事項。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本專欄是由智諭心理治療所的執行長、臨床心理師所創立,將會不定時發表育兒的專業知識,並針對早期療育、人際及專注力訓練、情緒及行為管理、親子 / 親職諮詢等各種育兒議題提供專業知識內容。 若您對育兒感興趣,在心理課程健保難排,而自費服務收費又高的現在,歡迎訂閱我們,獲得更多協助唷!👉https://r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專題式學習是一種有益於幼兒成長的教學方式,通過引發問題、實際參與和統整學習內容,幫助孩子建立持久和有影響力的學習。本文探討了專題式學習的特點和如何幫助孩子進行問題驅動的學習。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當下一次看到玩具時,就會從大腦皮質裡提取上次對於”玩”這個主題的概念的相關感受、情緒、記憶…,重新再次經驗、感受、記憶…,進而形成一個循環的記憶迴圈以及正向經驗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當兒童正常化,發展好人類傾向,那自然是朝善的方向去發展,擁有足夠的愛及接納,會尋找自身的價值及意義,於是幫助他人及環境的行為就會產生了。成人應用愛及尊重的態度,屏除成見,觀察與幫助孩子發展人類傾向。不求上進的人必是童年時期沒有發展好人類傾向。   照顧者對孩子從小到大的言語,會成為孩子長大後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如何幫助孩子建構語言邏輯思考,瞭解主動和被動的關聯認知。文章中提供了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的教育方式,包括在家、玩玩具時和外出時的引導方式,以培養孩子的語言邏輯思考。還有一個製作鬆餅的活動,從一個生活場景中引導孩子加深對主動和被動的理解,讓孩子在有趣的活動中學習。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透過不斷的練習提高孩子的視角和整體認知,可以讓孩子練習更完整的描述而不是草率地從局部就下定論。提供在家中和外出時的觀察方法,並強調語言的練習對於幫助孩子的語言能力和表達能力非常重要。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Thumbnail
讓孩子知道在這裡可以玩,嘗到玩玩具後的甜頭,漸漸地治療師要協助轉換成看得到但暫且先拿不到的方式,這樣才能夠挪出治療師存在的空檔,挪出孩子注意力在我身上的空檔,挪出耳朵、眼睛的空檔去聽去學去促成仿說的發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