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本書是日本文藝評論家兼作家三宅香帆小姐所著,它告訴了我們為什麼一旦開始工作,我們就會變得無法讀書的原因。作者本人雖然在學生時代是個愛書之人,甚至曾在書店工作,但在成為上班族後,每天朝九晚八地工作五天,甚至連寄信、收包裹的時間都沒有,不知不覺中就完全不讀書了。然而,她對這種情況產生了疑問,並在三年後辭職,成為了一名文藝評論家和作家,這段經歷更增加了本書的說服力。
我們為什麼會在成為上班族後就無法讀書了呢?
本書主要提出了三個原因。
- 過度美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態度。
- 我們無意識地認為,應該將工作置於私人生活和興趣之上。例如,人們傾向於認為比起與朋友或戀人約會,工作應該優先;會覺得上班族熬夜完成資料很帥氣;或是讚揚犧牲自己養育孩子的母親。書中指出,這種價值觀是導致人們工作過度,以至於沒有時間發展興趣的原因之一。
- 書中警告說,如果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狀態長期持續,就像橡皮筋斷裂一樣,人們很容易罹患過勞綜合症、憂鬱症、適應障礙等疾病。此外,長時間工作也被證明是少子化的原因之一,當人筋疲力盡、腦袋也無法運轉時,能做的休閒活動可能就只剩下SNS或手機遊戲了。
- 書籍內容冗長,且常包含非預期的資訊(噪音)。
- 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強烈追求「以高效的方式達到正確答案」,就像用1.5倍速觀看YouTube影片一樣。SNS和網路搜尋能有效地提供符合個人喜好或預期中的資訊,因此許多人希望快速吸收對實際生活或工作有幫助的資訊。
- 然而,書中指出,書籍中經常混雜著「噪音」,即那些人們不希望得到或看似無用的資訊。例如,本書本身就舉例說,它的絕大部分都在冗長地講述日本書籍的閱讀歷史,並沒有迅速提供書名中「為什麼工作後會讀不了書」的原因。因此,對於注重成本效益的人來說,閱讀書籍不僅耗時,而且還無法預知會遇到什麼資訊,這讓他們覺得「成本效益差」。書中還提到,自助書籍和商業書籍之所以受歡迎,是因為它們所包含的非預期資訊或噪音較少。
- 即使努力工作,生活也難以改善。
- 在現代社會中,兩極分化日益嚴重:一部分人能在短時間內賺取大量金錢,而另一部分人卻無論如何努力工作,生活都難以改善。此外,一個人的父母經濟狀況,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是否能過上富裕的生活。
- 沒有金錢和時間餘裕的人們,自然而然地失去了將時間花在書籍、釣魚、旅行等興趣上的餘裕,結果往往變成「為工作而活」,工作佔據了他們生活的全部。書中分析道,因此他們很容易忘記「只是想知道」或「因為有趣」而讀書的本來樂趣。
書中也提供了三點建議,幫助我們在工作之餘也能持續進行閱讀等文化活動。
- 不全身心工作,而是以「半身」投入工作和興趣。
- 具體來說,書中建議「最好能達到一週工作三天就能成為正式員工的程度」,鼓勵人們不要將全部精力投入工作,而是投入一半左右。這樣一來,剩下的一半時間就可以用於育兒、照護、兼職,當然還有興趣。
- 這種生活方式有幾個好處。首先,當你自己以一半的精力工作時,就不會過度要求他人全力以赴,從而避免人際關係惡化。此外,這樣也不易罹患過勞綜合症、適應障礙、憂鬱症;將時間用於家人和興趣,也能帶來心靈上的餘裕,增加自己的歸屬感。書中提到,當今時代,男女雙方都需要分擔工作和家務育兒,因此更需要以「半身」工作。
- 停止讚揚過度努力的文化。
- 作者指出,由於我們過度美化「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態度,如果不能改變這種觀念,即使推動工作方式改革,最終我們還是會工作過度。
- 作者提議「大家一起徹底放棄這種想法吧」。具體來說,就是不再稱讚上班族熬夜完成資料,不再稱讚母親犧牲自我養育孩子,不再稱讚偶像不談戀愛只為粉絲工作,不再稱讚創作者投入所有生活來創作作品。作者質問道,日本充斥著的「全身心過度努力、不惜犧牲自我」的讚揚文化,難道不該是時候一起停止了嗎? 作者表示,她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改變的契機之一。
- 對無法投入工作以外事務的現狀產生疑問,並注意平衡。
- 作者想傳達的一個重要訊息是:學生時代能享受興趣,但一成為上班族就無法從事工作以外的事情,這「怎麼想都很奇怪」。
- 書中指出,未來「心情愉快地工作,同時也能愉快度過工作以外的時間」的生活方式應該成為常態。例如,當熱門遊戲新作發售時,SNS上偶爾會出現「新作遊戲發售,所以我要請假」的貼文並引起廣泛討論,這可能是因為我們內心深處渴望那樣的生活方式。就像飲食要均衡享受多種菜色一樣,人生也不該只有工作,而應該更平衡地融入各種事物。
此外,作者提出的「一週工作三天的正式員工」或「改變讚揚過度努力的文化」等社會變革,在現實中可能仍難以實現。因為公司傾向於提拔積極主動的員工,而社會也傾向於追求高收入。因此,與其等待社會變化,不如像作者一樣「辭職並獨立,以更快的速度賺錢」,才能更快獲得時間和金錢的自由。
雖然獨立並非易事,也不是人人都能做到,但現在透過YouTube、Note、Podcast等內容商業模式,個人不依賴公司也能賺錢的方式有很多。如果能透過這種方式在短時間內賺錢,就能隨心所欲地在白天咖啡廳裡讀書,或將時間用於家人、育兒和看護等其他興趣。這樣一來,有了金錢就不會感到不安,也不會被任何人說三道四或感到愧疚。
個人認為,這或許是極端的結論,但至少熱切希望「譲自己,能奪取到一種既能工作又能讀書的從容生活」。
這本書不僅限於閱讀方法,更對現代社會中我們的工作方式、價值觀,以及生活本身提出了深刻的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