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睡醒卻依舊疲倦?想逐夢卻身心乏力?你究竟是身累、還是心累?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裏,你有照顧好自己了嗎?
撰文 / 曾育儀
你是否常睡醒卻依舊疲倦?想追逐夢想,但又舉步難行?是身累還是心累?在日復一日的忙碌裏,你有照顧好自己了嗎?
世衛組織提出「自我照顧」(self-care)的概念,政府也響應提出「724世界自我照護日」,意指一周7天、一天24小時,時刻都要關懷自己的身心狀態,並用積極行動改善現狀。
期待健康快樂的人生? 你不能不知的「自我照顧」
世界衛生組織(WHO)對自我照顧(self-care)的定義是:「個人在促進健康、預防疾病以及保持健康的能力。」也就是,提升自我健康、維持良好的生活型態的能力。許多人誤解「自我照顧」是在物質上滿足自己,或是享受美食及旅行所帶來的快樂,事實上,自我照顧更著重於身心健康的平衡。
「自我照顧」是一種可以掌控自己生活的方式,是認識自己、了解自己後,進而修復自我的過程;也是與自己更深度的連結,正視目前的狀態,從理解自己的需求開始。其中,有一個關鍵原則,就是切勿把重心放在物質,以及與他人比較,真實的從心態與生活型態上做出轉變,透過內在的轉變帶來身心的平衡自在。
以下問題,不妨多多思考:
「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
「能夠完全放鬆和獲得滿足的事情是什麼?」
「最近令我開心和煩惱的事情是什麼?」
透過自問自答,花點時間去思考並整理內心的感受,先搞懂自己、接納自己,才能夠知道所需照顧的是什麼。
好好疼愛自己! 羅列「自我照顧」清單
「自我照顧」是多元化的活動,因人而異也沒有標準答案,可以從身體與心理這兩個層面去檢視,找出有益的方式,列出清單,最後依照生活習慣去擬定執行計畫。以下就身體與心理兩個範圍,提供調整參考:
一、身體的照顧
自我照顧最基本的要求就是維持身體健康,以面對日常的挑戰與轉化生活壓力,可以從以下面向操作起。
1、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原形食物對身體最好,少點加工及油炸食品,減少身體發炎狀況。
2、保持持續運動的習慣:最佳的頻率是一周運動三次,假日散步、爬山,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3、愛自己,睡眠務必充足:工作與生活的忙碌常犧牲睡眠,但睡眠是修復身體的天然能量,比滿滿的營養食品更重要。
二、心理的照顧
心理照顧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部分,它的重要性不亞於生理,值得你我花費更多時間、心力關注。
1、當負面情緒侵擾時 感受並接納
當負面情緒產生時,總會不自覺地否定自己嗎?其實負面情緒有其正面的意義,它提醒我們要自我接納、面對與放下,不妨透過自由書寫,將混亂整理成條理,發現不同角度的觀點,並找出可以感恩的事情,激發正面力量。
2、學習向內看、不向外看 減少社群軟體使用
無孔不入的社群軟體,難免使我們過多關注他人、與他人比較,建議善用手機的時間管控功能,避免長時間瀏覽社群軟體,把專注力放在自己身上,讓內在更有力量。
3、學會放鬆 讓你更有力量
透過聽音樂、閱讀、每天曬10~15分鐘太陽等方式來放鬆,最後是找個信任的朋友訴說,示弱也是面對問題的一種方式,可以從不同觀點找到問題的盲點,讓情緒找到釋放出口,將負擔轉化為力量。
自我照顧! 陪自己走一段蛻變的道路
試著把自己當成植物照顧,了解當下的狀態,並觀察天候給予合適水分、適當施肥。在制訂「自我照護清單」後,需要有毅力的去實踐,陪自己走一段改變的過程,不斷的調整與修正,慢慢的,你會看見愈來愈茁壯的自己,你將在微風、小雨中找到身心平衡、微笑地享受著自在的人生!
歡迎追蹤+ 拾愛日常Facebook 粉絲專頁、LINE社群、IG,好文不漏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