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場選擇題,她選了那條沒人走過的路-專訪創辦人張希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張希慈

張希慈

「我想做那件,如果沒有我,它可能就不會發生的事。」

張希慈沒有一開始就打算創業,「城市浪人」原本只是她大學時期的 side project,一場靈感與實驗的延伸。但當人生來到十字路口——一邊是穩定的未來、一邊是還沒成形的理想——她選擇了後者。

在這場選擇與行動的過程中,她理解了什麼是真正的創業者特質、學會了怎麼在壓力與不確定中堅持信念,也終於明白——所謂「踏實創業」,不是拚命往前,而是學會更深地理解這個世界怎麼運作。

如果你也正在為一個「可能只有你會在意」的選擇猶豫不決,如果你正在問自己:到底是該堅持,還是該放手?這篇專訪,或許會給你一個新的視角。


從選擇中覺察自己的內心——「我想做那件,如果沒有我,它可能就不會發生的事。」

一開始,希慈並沒有打算創業,「城市浪人」原本只是她大學交換回來後的靈感延伸。

那段時間,她到處旅行、沙發衝浪、主動和陌生人對話,做了許多原本不會做的事——她形容那像是「打破原有的自己」。而這些衝撞與探索,讓她萌生一個念頭:

「如果這些事情,也能在台灣發生就好了。」

於是她和幾位夥伴開始行動,設計任務、上街實驗,從一門課的實作開始,慢慢長出後來的「城市浪人」。

但在當時,這她只認為這是件「有意義的 side project」。並不覺得這會成為正職,更不覺得自己會創業。本來她的規劃,是畢業後找份穩定的好工作,讓人生能順利走下去。

現實,其實也給了她這樣的機會——一間潛力極高的新創團隊在她畢業前就主動邀約加入。那是一個資源充足、人才齊備、至今仍活躍於市場的團隊。

相較之下,當時的「城市浪人」正處在最不穩定的階段。團隊多是大一、大二學生,雖然熱情十足,卻缺乏經驗、資源,也不太確定自己在做的事能不能持續。

在兩條截然不同的路前,她問了自己兩個誠實的問題:

1.如果我不加入這間新創,他們會做不下去嗎?不會。

2.如果我不繼續做城市浪人,它還會存在嗎?可能不會。

這個念頭成了她的選擇關鍵。

不是哪條路更穩、更好看,而是——「我想做那件,如果沒有我,它可能就不會發生的事。」


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背景、知識、性別——而是行動力的習慣

談到創業者的特質,希慈說得很直接:

創業者最關鍵的特質,不是天賦、背景或資源,而是——你有沒有把『行動』變成習慣。

她坦言,自己大二以前並不是特別有行動力的人。雖然關注社會議題,卻很少真正去行動。直到某天,她發現身邊的朋友開始創業、提案、投稿、拉資源——他們不是特別聰明,但卻持續在做。

她提到一位大學同學,現在是台灣某知名平台的創辦人。當初對方只是因為「想交女朋友」才開始做網站。她一開始覺得很瞎,還常常糾正他:「這樣不行、那樣也不行。」但這位同學沒有停下來,不斷改版、不斷嘗試,最後真的做出成果。

還有另一位朋友,想募資出國。她直覺反應是:「怎麼可能有人願意贊助你出國?」果然,一開始沒人理他。但這位朋友沒有放棄,轉而參加比賽,最後真的成功出國、拿到 gap year 機會,甚至開始巡迴演講、被媒體報導。

這些人沒有比她更豐富的學歷或經歷,也不是出生在特別富裕的家庭。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特質:願意在茫然、挫折與拒絕中,持續行動。

這一切讓她明白,真正拉開人生差距的,不是背景、不是資源,而是——你能不能讓行動變成一種習慣。


面對創業壓力—— 並非擅長面對壓力,而是為了信念選擇去承擔壓力

希慈說,創業者需要習慣與「不確定、挫折、茫然」長期共處,因為創業的本質,就是在做一件沒人做過的事——沒有公式、沒有標準答案,也無法複製。

我們問她:「你是不是很擅長面對壓力?」

她笑了笑,直白回應:「其實我覺得稱不上擅長。」

創業對她來說,從來都是極大的壓力來源。當時她才二十幾歲,就得帶團隊、養人,還要面對年長自己十幾歲的投資人或企業客戶,提出讓對方信任的提案。但她沒有背景、沒有經驗,也沒有人替她背書,每一場簡報、每一次上線的專案,都是一場全新的考驗。

就連看似簡單的售票活動,如果票賣不出去,那就是不斷地重來:改內容、再行銷、自己衝現場——一次又一次,土法煉鋼。

長期的壓力也不是沒有代價。她坦言,那段期間甚至出現了身體反應——會吐、焦慮、恐慌,甚至連睡覺都夢到工作。但她沒有停下來。

「我覺得我沒得選,因為我太想做這件事了。」

因此,與其說「擅長」處理壓力,不如說這是一種「選擇」——為了自己真正在意的目標,願意主動承擔那些痛苦和壓力。


創業家該怎麼退場?——如何在創業高峰做出「離開」的決定?

在團隊發展高峰的 2020 年,她選擇退下執行長職務,把接力棒交給下一代的團隊。這個「轉身」的想法,其實早在兩年前就埋下了種子。

2018 年,她前往美國進行教育考察,實地觀察高等教育中的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那段時間,她寄宿在一位大學學院院長的家中——屋裡有三個孩子、一隻狗、一隻天竺鼠,其中一位孩子還是來自拉丁美洲、有特殊需求的小男孩。

同樣在做自己熱愛的事情,同樣是做教育與社會服務,這個院長的家庭展現給她看到,原來實踐夢想的過程中,我們仍能維持穩定、完整的生活節奏,能同時兼顧教學與家庭。對當時 26、27 歲、幾乎無法想像「成家」是什麼模樣的她來說,這樣的生活方式讓她震撼,也深深觸動。

她坦言,當時的自己正處於一片混亂中:時間與經濟無法平衡,甚至曾為了工作犧牲一段關係。

那趟旅行,讓她第一次意識到:「原來,做有意義的事,是可以同時擁有生活的感覺。」

回到台灣後,她開始有意識地為團隊設計接班計劃。到了 2020 年,當「城市浪人」已擁有穩定的團隊、充足的資源,以及能迎接未來挑戰的夥伴時,她做出成熟的選擇——正式交棒。

她沒有離開「社會創新」的場域,而是用另一種方式,走向下一段人生旅程。

現在的她,與夥伴共同發起好好星球基金會重返組織經營,以兩大品牌「靈魂實驗所」與「酷童實驗所」,專注幫助台灣有更多助人工作者可以穩定、健康地實踐公益行動與職涯。透過藝術療癒、社群連結與資源媒合,打造一個更溫柔、更可持續的行動空間,讓人們可以在實踐理想的同時,也照顧好自己的身心與生活節奏。


對「踏實創業」的看法—— 踏實的認識世界

「踏實創業,對我來說,就是踏實地去理解這個社會怎麼運作。」

創業不是夢想的延伸,而是一場貼近現實的深度對話。它會逼你面對許多殘酷卻真實的問題:

人性是怎麼運作的?資源是怎麼被分配的?語言如何被誤解?價值怎麼被接住,或被忽略?

在一次次的嘗試與碰撞中,你會逐漸看見哪些產品推不出去、為什麼不被喜歡、誰的需求被滿足了、誰的聲音始終被淹沒——這是一種非常真實、也非常紮實的學習過程。

她強調,並不是每個人都非得成為創業者不可,但創業的歷程,確實能幫助一個人培養出更深的「世界感知力」。

而這份感知,是成為任何領域專家的基礎。

對她來說,創業不只是做事的方法,更是一種態度——「把自己打開,用腳踏實地的方式,去理解這個世界。」

—-----------

張希慈的故事,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而是開始為「那件事如果沒有人做,它就不會存在」的信念,而是一次次誠實看見自己內在的變化—— 也讓他更理解自己什麼時候在撐、什麼時候該停、什麼時候需要別人。

如果你也曾懷疑:在持續付出的過程中,自己還剩下什麼?如果你也在找一種,不只是「完成任務」而是「活出信念」的創業方式——

✦ 歡迎來聽聽希慈怎麼說,關於思維轉變的真實歷程

📆 7/22(二)|創業者對談 Vol.1《主題:員工腦 OFF,創業腦 ON:選對思維,讓經驗成為你的創業槓桿》

不是單純聽故事,而是陪你一起練習——怎麼放下舊模式,重建更能前進的創業腦。

逛逛活動介紹: https://accu.ps/7omf8X

—-----------

關於分享者:張希慈

張希慈是社會企業「城市浪人」共同創辦人,自大學時期即投入公共參與與社會創新,設計讓上萬名青年走入社會現場的行動任務,並在歷程中培養挑戰與冒險的勇氣。現階段,她則在「好好星球基金會」擔任執行長,在「靈魂實驗所」推動女性利他者的支持與培育計畫,結合藝術療癒、資源媒合與社群經營,致力打造一個能兼顧理想與身心平衡的行動社群。

了解更多張希慈:https://portaly.cc/annyc

—-----------

關於踏實創業:IG

踏實創業,讓你的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前進!

我們透過顧問服務與課程,協助創業者找到自己的創業節奏,並打造專屬的決策模型,幫助大家在混亂中釐清方向,建立創業思維與步調。

期待有一天,創業者都能走上踏實之路,在影響世界的同時,也能好好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踏實創業吧!
12會員
28內容數
🌟 Make your business stable and reliable 讓你的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前進!
2025/06/29
離開職場那年,她告訴只是想休息一下,接些案子、讓日子先過得下去。沒想到,這樣過著過著,竟然就成了一名創業者。 「我前七年都覺得自己只是暫時離職,總有一天會回去上班。」她笑著說。 這一路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完備的商業藍圖。只是一次次看見另一種可能、一次次做出選擇,日子就這樣堆疊出一條她原本沒
Thumbnail
2025/06/29
離開職場那年,她告訴只是想休息一下,接些案子、讓日子先過得下去。沒想到,這樣過著過著,竟然就成了一名創業者。 「我前七年都覺得自己只是暫時離職,總有一天會回去上班。」她笑著說。 這一路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完備的商業藍圖。只是一次次看見另一種可能、一次次做出選擇,日子就這樣堆疊出一條她原本沒
Thumbnail
2025/06/26
生活是什麼?創業又是什麼? 小麥說很多人問她:「你總說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但什麼是生活?」 她說:我覺得生活不是休假、不是離開工作去旅行,而是每天醒來,你心裡有一個方向,不論忙不忙,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 創業也是。不是一夜致富,而是選擇把喜歡的事,做久、做好、做出價值。所以我常說,創業不是開
Thumbnail
2025/06/26
生活是什麼?創業又是什麼? 小麥說很多人問她:「你總說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但什麼是生活?」 她說:我覺得生活不是休假、不是離開工作去旅行,而是每天醒來,你心裡有一個方向,不論忙不忙,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 創業也是。不是一夜致富,而是選擇把喜歡的事,做久、做好、做出價值。所以我常說,創業不是開
Thumbnail
2025/06/24
她曾是外商高階主管,也協助新創品牌在 3 年內年營收翻倍再翻倍。 但某天,她一個對自己的真心提問「我是不是一直在為別人打江山?」,讓她決定把人生設計權收回來——從職涯高峰,走向一人創業。 這場專訪,她將分享——為何在職涯高峰選擇離開,以及創業路上她如何用生活優先的方式重新設計工作模式。
Thumbnail
2025/06/24
她曾是外商高階主管,也協助新創品牌在 3 年內年營收翻倍再翻倍。 但某天,她一個對自己的真心提問「我是不是一直在為別人打江山?」,讓她決定把人生設計權收回來——從職涯高峰,走向一人創業。 這場專訪,她將分享——為何在職涯高峰選擇離開,以及創業路上她如何用生活優先的方式重新設計工作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選擇不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當年,(2020.12),我開始了我的車宿生活,家人、朋友沒有一個人贊同,全力勸阻,但我沒有退縮。因為,我想在我的第三人生(亦即退休人生)踏遍台灣每一個鄉鎮,我想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日出、日落,抬頭看ㄧ閃一閃的星星,在瀑布下戲水,而不是睡在飯店的冷氣房中看電視。
Thumbnail
選擇不同的生活,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勇氣的事。當年,(2020.12),我開始了我的車宿生活,家人、朋友沒有一個人贊同,全力勸阻,但我沒有退縮。因為,我想在我的第三人生(亦即退休人生)踏遍台灣每一個鄉鎮,我想在海邊吹著海風看日出、日落,抬頭看ㄧ閃一閃的星星,在瀑布下戲水,而不是睡在飯店的冷氣房中看電視。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在學生時期,因為個性內向一份工作都找不到,然而創作改變我的人生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1】:我這一無是處的人生 【閲讀處方】《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天賦才能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在我們這個社會上面,好像很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好像是在這個社會裏面微不足道的一個零件,重複的參與工作這個流程。 在我的人生經歷這個關卡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1】:我這一無是處的人生 【閲讀處方】《用你的不平等優勢創業》——找到你獨一無二的天賦才能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嗎?在我們這個社會上面,好像很難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我們好像是在這個社會裏面微不足道的一個零件,重複的參與工作這個流程。 在我的人生經歷這個關卡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的創新夢想之路,自退伍後開始走上發明道路,如何克服困難,參加發明展,獲得成功。文章談到夢想與行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踏出第一步,轉換擔心為成功的意念。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的創新夢想之路,自退伍後開始走上發明道路,如何克服困難,參加發明展,獲得成功。文章談到夢想與行動的重要性,鼓勵人們踏出第一步,轉換擔心為成功的意念。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Thumbnail
前言: 職涯探索過程通常會花很多時間,也不是單一測驗就能「選出對的」,但善用相信的價值主動出擊,在所屬的職業領域終究會發光發熱。 來做「生涯興趣測驗」的五專生 多年前有位女學生來諮商中心做心理測驗,16歲,就讀應用英語系五專二年級,她想知道未來可以做什麼。 學校最常使用的工具是「生涯興趣測驗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有些事情的存在,是為了讓人學會捨棄;但不代表要全然丟棄,只是需要找到一個可以和平共處的位置。 在實習機構和一個姐姐聊天,得知她原來是念資訊類科系,甚至還是留學美國的高材生;但回到台灣後,她選擇花五年時間,一邊兼職考上公務員,做著和之前全然不同的事。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Thumbnail
當代社會人們常迷失自我,忘記真正想追求的是什麼。本文探討工程師職涯教練Yi姐從工程師到創業路上的心路歷程和從認識自己的不喜歡開始,學習如何運用敏捷迭代的策略尋找人生的北極星目標。同時探討了人脈經營、敏捷迭代尋找方向、適應新變化和思考人生的觀點。最後提倡尋找能持續投入且符合個人價值的工作才是最關鍵的。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面對生命中的轉折點,您是否曾感到迷茫與不確定?是否在選擇穩定與追尋熱情之間掙扎?或許您會問自己:我應該遵循內心的呼喚,還是走一條更加穩妥的道路?這篇文章將帶您進入一個大學生的世界,在資管與中文領域之間徘徊、探索自我。我的故事或許能給您一些啟示:在尋找人生道路時,我們應如何在理想與現實之間找到平衡?
Thumbnail
用經營公司的角度思考人生,會是什麼感覺? ✨只有當我們能真正地活在未來,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思考未來,才會有真正的恐懼;有真正的恐懼,才會有真正的動力 ✨每天劃出為第三空間,為自己不受打擾的時間匹配一件具體、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Thumbnail
用經營公司的角度思考人生,會是什麼感覺? ✨只有當我們能真正地活在未來,才會擁有美好的明天 ✨思考未來,才會有真正的恐懼;有真正的恐懼,才會有真正的動力 ✨每天劃出為第三空間,為自己不受打擾的時間匹配一件具體、重要但不緊急的事情
Thumbnail
這段空檔的時光我都自嘲為遲到很久的叛逆期,算是人生第一次真的走上一條除了自己沒有人期待的道路,這一樣不是一段勵志故事,算是一個自己活這地證明。
Thumbnail
這段空檔的時光我都自嘲為遲到很久的叛逆期,算是人生第一次真的走上一條除了自己沒有人期待的道路,這一樣不是一段勵志故事,算是一個自己活這地證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