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創業沒劇本:不是為了成功,而是學會與自己好好共事——專訪 究屋主理人Minda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究屋Minda

究屋Minda


離開職場那年,她告訴只是想休息一下,接些案子、讓日子先過得下去。沒想到,這樣過著過著,竟然就成了一名創業者。

「我前七年都覺得自己只是暫時離職,總有一天會回去上班。」她笑著說。

這一路沒有明確的目標,也沒有完備的商業藍圖。只是一次次看見另一種可能、一次次做出選擇,日子就這樣堆疊出一條她原本沒預期會走的路。

走著走著成了創業者

創業對她來說,不是起點,而是過程的延伸。

原本只是喜歡選物、喜歡老件,也喜歡把喜歡的東西分享給別人,所以開了間選品店,一邊接案,一邊經營這間店。

直到有一天,她決定結束接案生活,專心經營店面——不是因為算出一筆能穩賺的生意帳,而是因為她意識到自己是一個難以兼顧的人,需要下定決心專注一個,往前邁進。

有趣的事是,在訪談的尾聲,她也聊到:因為我是一個難以兼顧的人,所以生活中我需要練習「試試看兼顧」,如果你是一個可以兼顧的人,那生活就要練習「好好專注」,每個人需要的練習都是不一樣的。




不是應該怎麼做,而是與自己共事,施剛剛好的力

創業初期,她每天上架商品、經營社群,像員工時期一樣上班,但這個並不是她喜歡的方式。

後來她開始試著調整。改為預約制、不再逼自己每天打卡、學著以月為單位安排工作節奏,並留白給自己。她重新學會一種合作模式,不是與他人,而是與自己。

「我像一人公司的老闆兼員工,要學著彼此溝通,彼此照顧。」她這麼形容這段關係。不是設定 KPI 或硬性流程,而是透過不斷對話,找到一種既能生活、又能持續的步調。

她也說:「違背自己的創業,是撐不久的。」這句話聽來簡單,卻是她每一天最深的練習。

沒有 KPI,但有自己的標準

她不追求快速成長,也不想用業績來定義每一個月的成敗。她承認,經營還是需要現實計算,但她不會讓數字凌駕於生活之上。

「該算的我會算,但我更在意的是,我有沒有時間陪伴家人?有沒有睡得好?有沒有在這個月的某一天,因為一件小事感到幸福?」她說這些的時候,語氣是安定的。

她的創業沒有標準答案,但有自己的評量方式。業績好,她會進一些任性的商品犒賞自己;業績沒達標,也會提醒自己不要掉入自責的黑洞。這樣的標準不是來自社會期待,而是來自她對生活的定義。

選擇產業,是與自己合作的誠實

她很清楚自己在經營的是什麼樣的產業。

老物選品店,注定不容易規模化,也很難用快速複製的方式擴張。她知道自己不想開連鎖、不想進百貨公司,也不想進入高壓管理的生意場。

「我本來就不適合跟太多人一起工作。」她這麼說。不是因為怕挑戰,而是因為清楚自己喜歡一人運作的模式,不擅長大規模人際協作,也不想投入複雜的組織溝通。

她說這不叫逃避,而是一種誠實的選擇。當你真正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工作方式,才能避開很多不必要的耗損。對她來說,創業不只是選擇做什麼生意,更是選擇過怎樣的生活、用什麼方式和世界相處。



不再只是解決問題,而是看見自己如何面對問題

她坦言,過去自己習慣進入「解決模式」:別人有情緒,她就安撫;財務出問題,就趕快找解法。但後來她開始意識到,這樣的處理方式就像打地鼠,打完一個,又冒出下一個。

真正的改變,是當她學會把焦點放回自己。不是只問「怎麼解決」,而是問:「為什麼這件事讓我這麼焦慮?我真正害怕的是什麼?」

她說:「不是他們改變了,是我改變了。」這份覺察,讓她不再急著解決每一個問題,而是願意停下來,陪自己看看壓力的本質是什麼、自己又為什麼一直這麼努力。

這樣的轉變,不只是情緒上的轉化,更是一種選擇權的重建。

創業的終極練習題,是學會和自己好好相處

她常說自己不是典型的創業者。與其說她在創業,不如說她在實驗一種更符合自己步調的生活方式。

她不相信人生能被完美規劃,也不期待找到一勞永逸的答案。她只相信,每個階段都會有新的自己,每一次選擇都值得好好對待。

創業對她來說,不是為了追求巨大的財富,而是為了讓自己在日常裡,慢慢靠近一種理想的工作與生活狀態。而那種理想,不是數字達標的高峰,而是「今天是我喜歡的樣子。」

—-----------

Minda 的專訪,與其說是創業故事,更像是一場關於「如何看待人生?」的分享

如果你也在創業的路上,感到困惑、焦慮、或只是想找回和自己的關係,這個故事或許可以給你一點陪伴。不是要你照著做,而是提醒你——創業,不必轟轟烈烈,只要不違背自己。

她的故事,也許沒有驚天動地的轉折,卻像一盞小燈,在不穩定的時代裡,緩緩照亮我們心中那個真正想走的方向。

✦ 歡迎來聽聽 Minda 怎麼說:

📆 7/15(二)|創業者對談 Vol.1《員工腦 OFF,創業腦 ON:選對思維,讓經驗成為你的創業槓桿》

這不只是一場對談,而是一個邀請——

讓我們一起練習放下舊習慣,重建一顆能真正為自己前進的創業腦

逛逛活動介紹: https://accu.ps/7omf8X

https://vocus.cc/article/685816b3fd89780001f9f3fb


—-----------

關於分享者:Minda

經營一間台日老物工藝品小店。曾從事過媒體小編、網路行銷、網頁設計,2015離開科技媒體公司投入自營生活。創業經歷過合夥,經營開4間店面,也曾自由接案。目前以「一人公司」持續著。

了解更多 Minda:https://www.instagram.com/jiuspace/

—-----------

關於踏實創業:IG

踏實創業,讓你的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前進!

我們透過顧問服務與課程,協助創業者找到自己的創業節奏,並打造專屬的決策模型,幫助大家在混亂中釐清方向,建立創業思維與步調。

期待有一天,創業者都能走上踏實之路,在影響世界的同時,也能好好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起踏實創業吧!
12會員
28內容數
🌟 Make your business stable and reliable 讓你的事業穩定發展,踏實前進!
2025/06/26
生活是什麼?創業又是什麼? 小麥說很多人問她:「你總說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但什麼是生活?」 她說:我覺得生活不是休假、不是離開工作去旅行,而是每天醒來,你心裡有一個方向,不論忙不忙,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 創業也是。不是一夜致富,而是選擇把喜歡的事,做久、做好、做出價值。所以我常說,創業不是開
Thumbnail
2025/06/26
生活是什麼?創業又是什麼? 小麥說很多人問她:「你總說讓喜歡的事成為生活,但什麼是生活?」 她說:我覺得生活不是休假、不是離開工作去旅行,而是每天醒來,你心裡有一個方向,不論忙不忙,都知道自己為什麼而做。 創業也是。不是一夜致富,而是選擇把喜歡的事,做久、做好、做出價值。所以我常說,創業不是開
Thumbnail
2025/06/24
她曾是外商高階主管,也協助新創品牌在 3 年內年營收翻倍再翻倍。 但某天,她一個對自己的真心提問「我是不是一直在為別人打江山?」,讓她決定把人生設計權收回來——從職涯高峰,走向一人創業。 這場專訪,她將分享——為何在職涯高峰選擇離開,以及創業路上她如何用生活優先的方式重新設計工作模式。
Thumbnail
2025/06/24
她曾是外商高階主管,也協助新創品牌在 3 年內年營收翻倍再翻倍。 但某天,她一個對自己的真心提問「我是不是一直在為別人打江山?」,讓她決定把人生設計權收回來——從職涯高峰,走向一人創業。 這場專訪,她將分享——為何在職涯高峰選擇離開,以及創業路上她如何用生活優先的方式重新設計工作模式。
Thumbnail
2025/06/22
「從證交所的鐵飯碗跳出來,投入月燒 90 萬的創業現場,她靠什麼撐過來?」 潘思璇(CP)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任職 十餘 年,如今成為跨足品牌創業、財務顧問與創業輔導的多重角色。這場專訪,她將分享——如何從穩定職涯跨出第一步、用會計背景打造創業優勢、以及在重重壓力中活下來的減法練習。
Thumbnail
2025/06/22
「從證交所的鐵飯碗跳出來,投入月燒 90 萬的創業現場,她靠什麼撐過來?」 潘思璇(CP)曾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與台灣證券交易所任職 十餘 年,如今成為跨足品牌創業、財務顧問與創業輔導的多重角色。這場專訪,她將分享——如何從穩定職涯跨出第一步、用會計背景打造創業優勢、以及在重重壓力中活下來的減法練習。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覺得隨著時代的發展,單單死跟著一家企業的做法已經不行了,人們更渴望可以提早下班,發展第二專長的工作。在現有的職涯線條之外再開出一條可能性,就是要把自己當成一個公司來經營。也許不需要成為自由工作者或自媒體,但起碼要為自己打造新的可能。希望透過這本書,能夠大概知道要怎麼做。 擁有個人賺錢的能力
Thumbnail
「成長夥伴。」 她計劃創業,開一間實體店面; 我計畫創業,經營網路事業。 我們每個月會見上2次面, 分享進度、 :「我在加盟展上看到我想做的品牌。」 :「我發出了幾則文案。」 :「我看了一些路段和店面。」 :「我和幾位潛在客戶談過了。」 和卡住的關, :「好的路段已經有同業了
Thumbnail
「成長夥伴。」 她計劃創業,開一間實體店面; 我計畫創業,經營網路事業。 我們每個月會見上2次面, 分享進度、 :「我在加盟展上看到我想做的品牌。」 :「我發出了幾則文案。」 :「我看了一些路段和店面。」 :「我和幾位潛在客戶談過了。」 和卡住的關, :「好的路段已經有同業了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在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中,我勇敢裸辭,追尋屬於自己的舞台。經過一年的沉澱與思考,我再次踏上求職之路,面對面試的緊張與不安⋯⋯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你的工作不代表你,挑戰「夢想工作」的迷思,找回不以工作為中心的生活方式
Thumbnail
數學神童如何走過生死關頭,自我接納,並創造喜歡的工作
Thumbnail
數學神童如何走過生死關頭,自我接納,並創造喜歡的工作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離職前大家問我離職後規劃,沒有上班時,大家也好奇我在幹嘛。 說真的,還真的沒有幹嘛! 可能現在還在身心靈修復期間,我只打算好好過生活。 可以好好的吃早餐午餐晚餐 可以好好的喝水 可以好好的運動和伸展 可以好好的聽孩子說話也可以跟孩子說說話 可以好好的整理家裡 可以好好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雖然不是人人的人生目標都想成為一個自由工作者,但我覺得如果能夠用自由工作者的角度來思考工作跟時間的話,也會是一個學習如何為自己工作的自主人生吧,就來看看這本書能為我們帶來甚麼吧!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前段時間,公司「瀕臨」被合併的危機,或許是近幾年在科技業過得太安逸,許久沒有對職場感到焦慮的我,突然地意識到:「完了!我該不會要失業了吧?
Thumbnail
前段時間,公司「瀕臨」被合併的危機,或許是近幾年在科技業過得太安逸,許久沒有對職場感到焦慮的我,突然地意識到:「完了!我該不會要失業了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