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想關店3次】開早餐店遇到的3個崩潰瞬間,新手老闆真的要撐得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開店前,我以為最難的是把餐點做好,開店後才發現,真正難的是你得獨自撐過那些「沒人能幫你」的時候。

這篇文章寫給跟我一樣在創業路上咬牙撐著的你,如果你也曾想過放棄,也許這些故事你能感同身受。

1. 員工突然請假,我一人包辦前場+後場

那天本來就是周末人潮高峰,早上五點,手機跳出一則訊息:「老闆我肚子痛今天沒辦法去。」

我還來不及回,就已經聽到第一組客人走進來。

我一邊煎蛋一邊接單、結帳、出餐,還要顧現場衛生與後場備料,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那天從早上五點做到中午一點,完全沒坐下來。

我邊做邊懷疑:「這樣撐著到底值得嗎?」

2. 食材全壞,營業額直接砍半

有一次冷藏設備突然故障,裡面的吐司、火腿、起司全部壞掉,還沒營業就損失兩千多塊的食材。

那天只能緊急跑去採購,部分餐點也臨時下架,客人抱怨連連,還留了一顆星評價。營業額砍半不打緊,信心也被打擊得一乾二淨。

那晚我坐在空店裡,看著清單想著:「是不是該收一收回去上班?」

3. 熟客無預警斷線,我開始懷疑自己的價值

開店初期靠的是熟客,每天早上總有幾個熟面孔點固定套餐,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他們一個個不見了。

沒抱怨、沒吵架,就是不來了。

我開始反省,是不是價格太高?是不是餐點品質下滑?還是附近新開的店更吸引人?那種自我懷疑,比忙碌更折磨人。

直到我後來整理出數據、調整餐點組合,並且主動在 IG 與在地社群曝光,才慢慢把人潮拉回來。

你會遇到很多打擊,但只要撐過去,就會開始成長

我不是鼓勵你硬撐,而是想說:如果你現在正面臨跟我一樣的問題,請不要以為自己很失敗。每個開店的人都會碰上低潮,那是成長的前兆。

撐過那幾次崩潰,我反而變得更有彈性、更懂得管理節奏與風險。也學會了什麼事情可以妥協,什麼原則不能讓步。

這些故事不是為了賺掌聲,而是希望你知道,你不是一個人在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創業經驗談
35會員
126內容數
從一個喜歡旅行的人,變成凌晨四點起床的早餐店老闆,這一路比想像中還要累,也比想像中更值得。 我會在這裡寫下每天煎蛋餅、備料、對抗奧客、追訂單的真實日常。沒有華麗語言,只有一個正在努力中的創業新手,把這段路,講給還在猶豫的人聽。 如果你也在創業路上,也累得想放棄,歡迎一起來取暖。
創業經驗談的其他內容
2025/07/08
很多人覺得開早餐店很輕鬆,「早上做一做,中午就收工」,但真實情況是什麼?這篇我會直接公開我每天的工作流程,讓你知道一間早餐店從清晨四點半開始,到中午結束,有多少事情等著你 04:30 起床備料 我的一天從清晨四點開始,煮大鍋紅茶、煎培根備料、打蛋、切番茄、準備醬料。這些看似小事,一旦漏掉一樣,現
2025/07/08
很多人覺得開早餐店很輕鬆,「早上做一做,中午就收工」,但真實情況是什麼?這篇我會直接公開我每天的工作流程,讓你知道一間早餐店從清晨四點半開始,到中午結束,有多少事情等著你 04:30 起床備料 我的一天從清晨四點開始,煮大鍋紅茶、煎培根備料、打蛋、切番茄、準備醬料。這些看似小事,一旦漏掉一樣,現
2025/07/07
開早餐店前,我以為只要準備好食材、開門營業、客人自然會上門。實際開幕那週,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準備好。這篇不是成功學,而是真實分享開幕第一週的7個現實問題,如果你也正在考慮創業,請務必看完這篇文章。 第一,客人比想像中還少。 我花了時間印傳單、做簡單的社群行銷,但第一天只賣出不到30份早餐。當天回
2025/07/07
開早餐店前,我以為只要準備好食材、開門營業、客人自然會上門。實際開幕那週,我才發現自己根本沒準備好。這篇不是成功學,而是真實分享開幕第一週的7個現實問題,如果你也正在考慮創業,請務必看完這篇文章。 第一,客人比想像中還少。 我花了時間印傳單、做簡單的社群行銷,但第一天只賣出不到30份早餐。當天回
2025/07/06
很多人開早餐店,以為只要餐點好吃、價格合理,就會客源穩定。 但實際上,我開店一年後才發現 真正讓你賺不到錢的,不是競爭太激烈,而是你忽略了日常裡的小事 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我自己踩過的坑,提醒每一位正想創業或經營中的店主 成功的早餐店,贏在細節 1. 沒設好點餐動線,客人一走了之 你以為
2025/07/06
很多人開早餐店,以為只要餐點好吃、價格合理,就會客源穩定。 但實際上,我開店一年後才發現 真正讓你賺不到錢的,不是競爭太激烈,而是你忽略了日常裡的小事 這篇文章,就是要分享我自己踩過的坑,提醒每一位正想創業或經營中的店主 成功的早餐店,贏在細節 1. 沒設好點餐動線,客人一走了之 你以為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覺得黏在額頭上的"條碼瀏海"很阿雜嗎?日本熱銷的「KOIZUMI迷你瀏海梳」,不僅小巧便攜,更能快速加熱造型,無論是齊瀏海、空氣瀏海還是韓系碎蓋髮,都能輕鬆打理!瀏海順了,一整天心情就好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走完朝聖之路和TMB後,我發現真正能撐住長時間健行的,不只是腳力,而是那些讓生活更舒服的小物。這篇整理了我在TMB實測後覺得超好用的三樣登山神器——防水襪、肥皂袋、速乾毛巾,每一樣都讓旅程更輕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裡面有我想給大家的注意要點以及我的個人經歷!最後有個重點複習! 1.寫作動機 我在兩天前二確,屋漏偏逢連夜雨,也隨後收到了被辭退的訊息。當下身體不舒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被辭退的那剎那,覺得世界崩塌⋯⋯根本無法思考…只好回覆對方:「好的,謝謝!」但這兩天的沉澱思考後發現了有許多不合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裡面有我想給大家的注意要點以及我的個人經歷!最後有個重點複習! 1.寫作動機 我在兩天前二確,屋漏偏逢連夜雨,也隨後收到了被辭退的訊息。當下身體不舒服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了,被辭退的那剎那,覺得世界崩塌⋯⋯根本無法思考…只好回覆對方:「好的,謝謝!」但這兩天的沉澱思考後發現了有許多不合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Thumbnail
承接上篇職場故事3|教務(上),本篇繼續聊一下教務的經歷辛酸史。 會議 雖然本咚是兼職,領的是時薪超少,但沒有中間的正職可以做溝通橋樑,需要直接面對主管,除了壓力山大之外,還經常要遇到本咚最最討厭的一個環節---開會。 本咚在第一間補習班的時候就很排斥開會,畢竟那時的老闆只聽他想聽的,還每週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開公司的心得和理由,其中包含了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和自己創業的過程,對於想成為老闆的人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啟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記錄了作者開公司的心得和理由,其中包含了不同領域的工作經驗和自己創業的過程,對於想成為老闆的人提供了一些參考和啟發。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三月底終於(暫時?)結束餐飲業的計時生涯。 隨著年紀增長,心力耗費變多(因為顧慮更多、想做的事更多),體力卻變少, 不像數年前還可以一次兼三份工,我現在兼兩份就覺得累。 四月開始......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Thumbnail
新進公司的挫折與成長心路歷程,紀錄了工作初期的蛻變過程,勇敢面對挑戰並成長茁壯。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
Thumbnail
在職場上,當面對上司或客戶時,有時候他們會突然生氣或不願直接回答問題。這可能是因為他們感到不安全。瞭解他們的不安全感,讓他們感到更有安全感,才能真正展開對話。
Thumbnail
短期且能穩定幾個月的工作並不好找,較多的是零星幾天的展覽幫手、幾個小時的發傳單,頂多維持1-2個月的快閃店,還有大量的餐飲業,在幾次碰壁後,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投了一個徵長期的職缺,載明自己能做到幾月份,幸運的我獲得了這份工作。
Thumbnail
短期且能穩定幾個月的工作並不好找,較多的是零星幾天的展覽幫手、幾個小時的發傳單,頂多維持1-2個月的快閃店,還有大量的餐飲業,在幾次碰壁後,帶著姑且一試的心情投了一個徵長期的職缺,載明自己能做到幾月份,幸運的我獲得了這份工作。
Thumbnail
:創業難不難? :難 :所以才會很多人打退堂鼓! :每個人都當老闆,誰來服務我們啊?
Thumbnail
:創業難不難? :難 :所以才會很多人打退堂鼓! :每個人都當老闆,誰來服務我們啊?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