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時間》「雷射」篇(四):活在線下,別讓訊息與分頁吃掉你的時間〉2025-07-09
在先前的兩篇文章裡面,我們梳理了包含「刪除分心APP」、「關閉通知」、「把手機放在外出包包」等技巧,幫我們阻絕來自「分心手機」的誘惑。然而,在科技如此發達方便的現代社會,誘惑肯定不只來自手機。
當我們把手機收在看不到的地方,安坐於書桌,打算好好讀一本書或完成某項工作時,你面前的電腦螢幕,卻宛如另一扇充滿誘惑的大門,隨時準備吞噬你的時間。
雖然網路的無遠弗屆令人讚嘆,但另一方面,那些唾手可得的好玩事物,也實在有夠令人分心!所以接下來,我們有必要更廣泛地談談如何應對資訊時代的其他誘惑,它們本身不見得與網路或電子產品有關,但卻由此進入你的生活。
從「不上線」的早晨開始:別讓別人的事情太早開始打擾你
作者們的第一個建議是:「不要一早就上線」。在一整夜的睡眠之後,你的大腦獲得了休息,那些煩人的事情或壓力還未抵達。如果今天不必出門,或者離你出門上班還有一段時間,千萬別在這個時候就打開社群網站、Line或email檢查訊息。
你可以帶著早晨清爽的心情,先做那些不需要上線的事。最好是等到真的不得不看訊息的時候再看,你愈晚上線,你就有愈長的個人時間不必被遠在天邊的別人打擾。如果你擔心信箱或工作群組裡面沉睡的是需要嚴肅處理的工作訊息,那麼,你更應該把那些訊息留到辦公室裡再好好處理它。
以我個人來說,我習慣只在午餐前後檢查訊息。上午我可以去運動、寫文章或做其他個人的工作,然後吃飯前看一下訊息,如果有什麼需要回的,可以趁吃飯的時候想一下,吃完飯的時候再回。
接下來,一直到下一個中午之前,除非有人事前溝通過這天會聯絡,否則除了家人和最熟的幾個好友外,我不會再點開任何訊息。就算不小心在通知欄裡面看到東西,只要不是極為緊急,原則上我也會避免在「訊息時間」之外回應。
在後面的文章裡面我們還會在多聊聊關於處理訊息與email的事情。在這裡,除了早晨不檢視訊息之外,作者們也希望我們早上不要急著滑社群軟體或看新聞。畢竟,真正重要的永遠是我們實際生活的地方發生的事情。
把「玩具」收好,別讓分頁妨礙你!
如果要避免你的大腦一早就被四面八方湧來的資訊沖刷,另一個重要的事情是,每一次用完一個APP或網站就先把它們關掉。當你為了查某個資料打開瀏覽器時,你不會希望被昨天看到一半的YouTube影片吸引,不只將它看完,還連帶又多看了兩個小時。
很多人都習慣把看到一半的分頁留在瀏覽器裡面(甚至有人留下上千個完全不關),雖然我可以理解那種「看到一半想之後再看」的需求。但每一個留在那邊的分頁都會成為一個新的分心來源,尤其有些網站還會閃爍,或用括號寫著你還有幾個新訊息還沒讀。
就像我們會希望小孩每次玩完玩具都把它收好一樣,每次關掉電腦(休眠也算!)之前,把瀏覽器分頁關掉,別讓它擺在那裡。留在那裡的分頁不只會成為一個視覺誘惑,也會隱隱地成為一個「未竟之事」,造成心理負擔。若覺得未來需要再看,就記下網址或存成書籤。下一次如果真的想看它,再有意識地重新打開吧。
「回應眼前事物」永遠有著強烈的吸引力,而且每一次你把APP的紅點消除、回一個訊息或甚至滑掉一個不想看的短影音,你的大腦都會向你傳送一個小小的「完成一件事」的獎勵,讓你感到滿足,並且沉迷於此。
然而,你是一個更有深度、有自己目標的人,你使用電腦或手機這些科技工具,是為了完成其他你更想做的事情,所以別讓這些小小分頁輕易妨礙你!在後續的文章裡面,我們會繼續探索資訊時代裡,幾種常見的分心源,並說說作者和我分別是如何讓它們「安靜下來」。
延伸閱讀:
〈重設預設值,把「應有的」障礙加回來〉
〈刪除分心APP,對抗誘惑魔戒的第一招〉
〈別當手機的隨身保鏢,先想好才拿出來用〉
〈數位來時路:失而復得的七千多個分頁〉
〈抖音傷仲永:社群短影音時代中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