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看到一則新聞,一名軟體工程師Hazel一時失手關掉了自己兩年間在瀏覽器上累積的分頁,於是在X上求助,最終透過快取功能成功找回不小心關掉的七千多個分頁。(可喜可賀可喜可賀!)
雖然一方面會覺得,這樣的事件有什麼道理飄洋過海,需要台灣各家媒體紛紛寫成新聞?(隨手搜尋,至少TVBS、中天、聯合新聞網都有報導)但另一方面,這個故事意外地讓我有些共鳴。
*
當然,我並沒有像那名軟體工程師那樣喜歡在瀏覽器上累積上千分頁。我會留著的分頁基本上就是要看的。有時候為了寫作,會先把找到的參考資料通通開在分頁裡面,一邊把文章完成、一邊把不會再用到的部分關掉。
如果要看的東西累積太多,就會像APP上的紅點和數字,帶來一種煩躁感,讓我很想趕快把它們處理掉。如果是Youtube影片,確定今天沒空看就存到稍後觀看;如果是FB,加到儲存貼文之後滑過去。而如果是其他網站,把它拉成書籤後關掉,有空時再重新打開。
隨著時間積累,書籤列愈疊愈長。不得不每隔一段時間開一個新資料夾整理這些書籤。一開始這類資料夾叫做「待整理」,之後則會叫做「未整理」,然後新的一年又過去,加上年分,又開一個資料夾存放。
新聞裡工程師宣稱這些分頁宛如她的回憶之旅,有時她會轉過身去看看自己前幾天(或甚至前幾個月)做了什麼。我也從一個時間開始,每個月照「上中下旬」開三個資料夾存儲這些書籤。到了這個「反正也不可能看得完」的狀態之後,連那些已經看過但覺得值得留下來的分頁都會存成書籤。一個月可能會存下近百個。
雖然是鮮少回去看,而且其實也有歷史紀錄可以查。但總覺得把這些留起來有可能用的上。就像每天無論如何要寫點東西一樣。持續數位囤積,以一種沒有盡頭的方式重複行徑。
*
另一件令我有些感觸的事情是,工程師Hazel使用的瀏覽器不是最多人使用的Google Chrome而是Firefox。事實上,從我對於「瀏覽器」產生概念的時候開始,我就一直是Firefox的使用者。最初僅僅是基於某種青少年非常素樸的對企業壟斷之反抗,我相信使用自由與開放原始碼軟體是某種「更好的選擇」。但很快地,它形構了我的數位習慣。
我並未時間比較過不同瀏覽器之間的優劣或介面差異。但我清楚地記得,是使用Firefox之後我才養成了對分頁的使用習慣。在多數的狀況中,我是用滑鼠滾輪而非左鍵去點頁面中的連結(當然,在其他的瀏覽器上也能這麼做)。如此我便可以如同去閱讀書本中的註釋那樣,先過去另外一個頁面,得到收穫後回到原來的地方向下繼續推進。這也使得我始終沒能像許多現代人一樣能熟練地使用筆電觸控板,記憶中那些不得不失去滾輪的場景實在相當艱難。
在Hazel成功找回她失而復得的分頁後,Firefox官方也在對《個人電腦雜誌》(PCMag)的回應中(或許也些得意地)證實了「打開Firefox大量網頁分頁幾乎不會消耗任何記憶體」,指出他們在過去幾年一直努力地提高Firefox的效能,很高興在Hazel的事情上看到回報。
雖然他們顯然沒有讓所有人都開七千多個分頁的計畫,但他們也表示未來將有更多能帶給「熱愛開分頁的用戶」便利的新功能。雖然某種意義上,我對於什麼場景之下我們會需要(有別於當前書籤功能的)分頁管理功能沒有太多想法,但或許相當值得Hazel期待吧。
另一方面,如果是我自己那些儲存了好幾年--雖然多數的內容同樣幾乎不會再去看--的書籤消失。大概也會有些焦急地想要把它們救回來吧。繼續去堆在角落裡面也好,或許人們需要的,不過是那種「只要我想,隨時都還能回去看看」的安心感。就像故鄉,以及還在那裡待著的家人。
延伸閱讀:
〈未登入者乾淨首頁:YouTube對你的一種新理解與互動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