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有說過:離職要麼薪水不到位,要麼覺得受委屈。
在工作崗位任勞任怨快三年,沒有加薪沒關係,受委屈也沒關係,畢竟老天會收拾這樣的人。我只要做好本分,足已。(我一直秉持著 “天下只有三件事——我的事,人家的事以及老天的事” 過活,真的好不痛快!)
大學畢業後,我知道我不太會喜歡辦公室機制但我還是依然選擇跳進去這樣的體系,因為我的心態 always 是 “親身嘗試了才知道適合不適合”。實不相瞞,我在企業文化待了差不多十年,種子在這十年裡不斷發芽,生根,年過三十後,我開始問自己:我還要在這個企業文化繼續下去嗎?一想到自己四十歲還要坐在豆腐般大小的座位,戰戰兢兢地工作,我就頭皮發麻。顯然,這不是我想像中的理想的生活。我期待自己長成的樣子是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
所以對我來說,這個階段的離職,不會再去找尋同樣體系的公司,然後繼續上班,每年只有二十多天的休假,每年討論、設定 kpi,又要擔心不達標會被公司放進冰箱。更不想要在有毒環境工作——工作能力不是第一考量,有沒有站對陣線才最重要。
有了以上這樣的思考,就會明白到這階段的離職後,就不會打算再跳去相同的坑。須知道,同樣的體系,無論是大中小公司,本地還是國際企業,我每次所要面對的事情都是大同小異的。沒意思。
在工作領域上,無論薪水不到位,還是心裡委屈與否,我的解決方法都是要麽改變,要麼閉嘴(either change yourself or keep quiet)。每一次的離開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只是,這十年裡的每一次跳槽都讓我意識到這不是錢不到位的事兒——錢,是永遠都不會到位的,因為通膨、生活水準會隨著年齡或者薪資高而高等等——也不是委屈不委屈——永遠都會有人是你欣賞不來的,但有可能你拿他們沒辦法。
思至此,那麼,問題來了,我要如何離開這樣的體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