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經對生活感到茫然?即使擁有亮眼學歷與穩定高薪,心中卻仍有種說不上來的空虛與疲憊?今天要為你介紹的,就是這樣一位在看似「人生勝利組」的光環下,勇敢跳脫自動駕駛人生模式、走出自我道路的人_瓦基(本名莊勝翔)。

他是知識平台《下一本讀什麼》的創辦人,也是百萬下載量的Podcast節目主持人。更早之前,他是在護國神山台積電工作十年的工程師,擁有中央大學機械系、台大應用力學碩士學歷,職涯起點就是令人稱羨的高起跑線。
然而,這位理工男卻在30歲那年,看著自己忙碌而迷惘的生活,給出了這樣一句評語:「缺乏全盤的規劃與自主,任由環境支配生活,沒有願景與夢想,陷入窮忙的循環。」
用閱讀找回人生主控權
瓦基的人生轉捩點,來自於一個簡單的決定:開始閱讀。
他坦言,30歲前幾乎不碰課外書。「我對書的印象,就是教科書。能考試、能拿分數就好。對我來說,閱讀既遙遠又無趣。」
但為了解決自己在職場上遇到的管理與溝通瓶頸,他開始接觸哈佛商業評論、商業管理類的書籍,並每天晨起閱讀、做筆記、寫心得。這樣的習慣一做就是六年,從部落格開始,後來轉型成Podcast,再發展出影音頻道與出版著作。
最初的分享對象,其實只是他自己。「我挑書是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不是為了迎合市場。」正因為如此真誠的出發點,反而吸引越來越多讀者與聽眾共鳴。
認識自己,不是改變自己
瓦基曾經因內向個性而在升遷路上受挫。他不擅公開表達,也不習慣主動發言,在會議上總是沈默寡言。
直到他讀到一本書《安靜,就是力量》。這本書讓他明白,內向不是缺陷,而是一種可以善加運用的特質。
「我學到的不是去強迫自己變成外向,而是學會什麼時候該開口、該表達。內向者可以更細心、更沉穩,這些特質其實在管理上也很重要。」
於是他學習溝通技巧、表達訓練,在需要的場合展現專業,同時保留獨處與充電的時間。「我找到了平衡,也讓團隊成員開始更信任我。」
自媒體經營不是為了逃離工作,而是延伸價值
瓦基強調,經營《下一本讀什麼》從來不是為了「斜槓」或「逃離職場」,而是延伸原本在工作中所累積的能力與價值。他原本的目標,是在台積電一直做下去,也閱讀了大量組織管理、財報分析與領導力的書,都是為了成為更好的主管。
但當他意識到自己在「文字與內容創作」這塊,投入得更有熱情、創造力也更強,他選擇轉彎,成為全職創作者。
「我不是為了創業而創業,我只是走著走著,發現自己已經站在這條路上了。」
不排斥娛樂,但懂得時間分配
你以為這樣的自律達人,就完全不碰娛樂嗎?錯!
「我以前也超愛打電動、追劇啊,後來只是調整比例。」瓦基說,現在他還是會保留一小部分的時間用來玩遊戲放鬆,這是生活的一部分,但不再佔據全部。
他學會了在生活中安排節奏,也懂得掌握「生活」而不只是「上班」。
面對「安靜躺平」:不批判,但選擇不同的路
當談到近年年輕人流行的「安靜躺平」與「Quiet Quitting(安靜離職)」現象時,瓦基並不急著批判,而是分享他自己思考的方式:
「躺平或許可以很舒服,但對我來說,太無聊了。我不想活在沒有挑戰、沒有成長的狀態。」
他鼓勵年輕人:「不要小看自己的改變能力。只要願意開始,哪怕只是每天看一點書、學一個新技能,都能慢慢累積未來開啟新機會的鑰匙。」
不是人生平衡,而是人生整合
瓦基的生活節奏仍然很忙,有時候甚至工作到深夜。但不同的是,現在的他,把自己喜歡的事變成工作,也把工作融入生活。
「我覺得我沒有在追求什麼『生活與工作平衡』,而是讓兩者自然融合。當你做的事是你熱愛的,你就不會想逃避。」
一句鼓勵送給還在迷惘的人
最後,他對年輕人說:
「不要害怕起步,也不用擔心現在還沒準備好。保持好奇,願意學習,你就有機會擁有選擇權。你的人生,不需要急著成功,但一定要由你來主導。」
😆怎麼有人可以恆持精進?!其實我每隔一段時間就好想躺平❤️
更精采深入的專訪,收聽以下PODC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