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有個同事跟我抱怨:「Terry,我真的覺得我老是被主管針對。每次開會,主管總是對我發火,感覺很不公平。」
剛好我也參與了那幾次會議,所以心裡其實大概知道原因。
這位同事的問題出在:開會報告時,他總是急著開口,還沒聽完主管的問題就直接插話。
更麻煩的是,他的回答方式也有很大的毛病:
- 說話不切重點,講一堆枝微末節
- 一個問題講到東扯西扯,重點在哪根本聽不清楚
幾次下來,主管的態度就越來越不耐煩,語氣也跟著火爆。
我相信,這已經不是主管「針對」他,而是單純「受不了」了。
我認為有兩個致命關鍵點:
1.先聽完問題,再回答
很多人開會被問到就急著想搶答,結果答非所問,主管想問的重點反而沒被解答到。 但其實,主管的問題背後,往往還藏著他的真正關注點或動機。
所以先不要急著回答,讓主管完整說完。 聽懂問題的「重點」與「動機」後,再針對這個點回答,才能有效回應主管的期待。
2.回答只要重點摘要
主管要的是什麼?不是聽你上課。 他們要的是:
- 問題是什麼?
- 解法是什麼?
- 要怎麼執行?
除非這場會議就是要專門討論細節,否則別自己開分析會議。 主管要的是效率,短時間內就能知道來龍去脈。
記住「電梯簡報」的概念:在主管的注意力還沒轉移之前,盡快講完核心要點。
說得越多,反而越沒重點,主管也只會越來越煩。
小結:看懂局比什麼都重要
我同事只看到自己被「針對」,卻沒去想:為什麼每次都針對我?
只看表象,卻沒有理解主管生氣的點,這樣就只是停留在原地抱怨。
如果看不懂局,你再努力都有可能被潑冷水。
坦白說,我沒直接把這些話告訴那位同事,
因為我看得出來,他現在還在抱怨期,講了也聽不進去。
等他有一天真想改變,我再提醒他也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