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為「被看見」而活:擺脫表演焦慮,找回內在成就感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上週五,Jay 剛從資深業務升上部門主管。平常聊天時他總是很淡定,但那天看起來有點焦躁。

「你知道嗎?我在 LinkedIn 發升職消息,按讚的人比我想的少很多。」

他有點無奈地笑了笑,「我以為主管們至少會留個言,結果…什麼都沒有。」

我愣了一下。本來以為他會談怎麼帶團隊,或是對新挑戰的想法,沒想到他最在意的,竟然是那幾個按讚背後的認可感。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都需要別人來「證明」自己過得好不好。升職、出國、買房、創業,總要在社群上被「看見」,好像沒有點讚或恭喜,就不太確定自己有沒有做對。

但這真的是成功嗎?

如果沒人讚美、沒人看見,我們會不會開始懷疑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是?

成功,什麼時候變成一場表演?

以前成功的樣子很明確:穩定工作、買房子、成家立業。雖然老派,但很實在。

現在呢?成功好像有了新定義——追蹤數、粉絲數、年薪百萬的標籤、IG 限動裡的國外工作照。

我們不再問:「我有沒有做到自己想要的?」

反而更在乎:「別人覺得我過得怎麼樣?」

社群媒體像一面巨大的鏡子,每個人都在裡面剪輯自己最精彩的片段,然後等著別人來證明:「這樣的我很棒吧?」

我們花很多時間「上傳」成功,卻很少問自己:「我真的感到滿足嗎?」

職場上的「表演焦慮」

特別在職場,「被看見」有時比「做得好」更重要。

努力不一定被注意到,但只要你會說漂亮話、寫好看的報告、建立完美人設,往往更容易升遷。

就像一場表演,觀眾是主管、同事、朋友,甚至不認識的網友。

為什麼我們這麼需要「別人的眼光」?

從小我們就透過別人建立自我認知:爸媽說「你好棒」,我們就相信自己很棒;老師說「你很努力」,我們就想要更努力。

這種「從外而內」的價值建立模式,已經深入骨髓。

長大後,雖然看起來成熟了,內心還是渴望那句來自他人的肯定。

在職場特別明顯。沒人在乎你加班到幾點,或為團隊扛了多少事,但一封公開讚揚信或主管的稱讚,卻能讓你燃起動力。

認可就是存在感,是我們對安全感的渴望——好像沒被注意到,就像不存在一樣。

更殘酷的是,現代社會給你的不只一套標準,而是「多重標準疊加」:35歲要有車有房,學歷漂亮、社交圈穩定、婚姻順利、身體健康,最好還要有副業。

任何一項沒達成,都會讓你覺得「我輸了」。

你不是不夠好,而是永遠不夠「被看見」。

當我們迷失在別人的地圖裡

長期依賴外部認可,很容易陷入價值錯亂。

我們努力工作不是因為熱愛,而是想在同事中不落人後;選擇職涯路徑不是因為相信,而是因為「別人說這樣比較有前景」。

這樣的生活很耗能,因為你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了「看起來像成功的人」。

做了很多事卻得不到稱讚時,就開始質疑:是不是我做錯了?是不是這些都不值得?

久而久之:

  • 我們變得懶得努力,因為內在沒有動力
  • 我們容易焦慮,因為外界變數太多
  • 我們容易倦怠,因為每次都像在為別人交作業

最明顯的警訊就是:做完一件事如果沒人說好,你就覺得「這件事好像也沒什麼」——你失去了內在的成就感。

找回自我價值的三個練習

要擺脫這種「價值外包」的狀態,不是逃避別人的眼光,而是重新學會與自己對話。

1. 寫下你自己的「成功清單」

問問自己:對你而言,什麼事情是真正有意義的?

不是社會告訴你的,而是你真心覺得值得的事。

也許是完成一本想寫的書,也許是陪父母多吃幾頓飯,也許是下班後每天都有半小時安靜看書的時間。

成功,不必長得一樣。

2. 練習「無觀眾的投入」

選一件事,純粹為了自己去做,不打卡、不分享、不邀功。

可能是一趟沒人知道的小旅行、一幅自己畫的畫、一頓用心煮的飯。

重點不是結果,而是你能不能在沒有觀眾的情況下,依然願意全心投入。

這能幫你感受到「內在滿足」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不需要掌聲。

3. 每週一次「自我肯定練習」

每週固定時間,寫下自己做得好的三件事,不論大小。

例如:

  • 「這週我認真回覆了主管的建議」
  • 「我主動幫同事分擔工作」
  • 「我堅持早起運動三天」

透過書寫,練習把關注點從外面拉回自己身上。

你喜歡現在的自己嗎?

記得那位升職卻焦慮的朋友 Jay 嗎?

後來他說了句讓我印象很深的話:「我以為升上去就會比較快樂,結果還是在看別人比較自己過得怎麼樣。」

這不只是他的困惑,也是我們每個人都在面對的掙扎。

但也許真正的成功,從來不是別人覺得你多厲害,而是你能不能安靜地對自己說:「我喜歡現在的自己。」

與其活在他人眼中,不如練習與自己對話。

那份不被動搖的自信,不會來自按讚數,而來自你對自己的理解與信任。


你有多久沒有為了純粹的快樂,而不是為了被看見,去做一件事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尼爾森的沙龍
34會員
430內容數
歡迎來到尼爾森的沙龍,在人生的某個岔路口,來這裡坐一下。
尼爾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08
不是隨便就能當老闆… 這些現實,你必須先看清。
Thumbnail
2025/08/08
不是隨便就能當老闆… 這些現實,你必須先看清。
Thumbnail
2025/08/06
許多看似「突然成功」的人,其實早在無人關注時就默默耕耘。投資自己就像種樹,初期看不見成果,也常感孤單,但只要方向對、願意堅持,終將長成能乘涼的大樹。與其羨慕別人的成果,不如問問自己:今天願不願意,為未來種下一棵樹?
Thumbnail
2025/08/06
許多看似「突然成功」的人,其實早在無人關注時就默默耕耘。投資自己就像種樹,初期看不見成果,也常感孤單,但只要方向對、願意堅持,終將長成能乘涼的大樹。與其羨慕別人的成果,不如問問自己:今天願不願意,為未來種下一棵樹?
Thumbnail
2025/08/05
在炫耀當道的世界裡,選擇低調耕耘,其實是一種稀缺的性感。
Thumbnail
2025/08/05
在炫耀當道的世界裡,選擇低調耕耘,其實是一種稀缺的性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蝦皮分潤計畫讓我在分享旅遊文章時,也能透過推薦好物累積被動收入,貼補旅行基金。這篇文章,除了介紹計畫的操作亮點與心得,也分享我最常應用的案例:「旅行必備小物 TOP5」,包含行李鎖、免洗內衣褲、分裝瓶、折疊衣架與真空壓縮袋,幫助出國打包更輕鬆。想同時記錄旅行、分享好物又創造額外收入的你,千萬別錯過!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想增加被動收入?加入蝦皮分潤計畫是輕鬆上手的好方法!本文提供完整教學,包含申請流程、賺取分潤技巧,以及實際使用心得分享,助你輕鬆獲得額外收入。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自我懷疑和不安的挑戰。無論是職場上的壓力、社交場合的焦慮,還是個人目標的困難,這些情感都可能讓我們對自我價值產生疑問。自我肯定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內心的恐懼,增強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感。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肯定來增強自信心,並提供實用的策略來克服不安和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中,許多人面臨著自我懷疑和不安的挑戰。無論是職場上的壓力、社交場合的焦慮,還是個人目標的困難,這些情感都可能讓我們對自我價值產生疑問。自我肯定是一種強有力的工具,它能幫助我們克服這些內心的恐懼,增強自信心,提升自我價值感。本文將探討如何通過自我肯定來增強自信心,並提供實用的策略來克服不安和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每個人心中都渴望成為特別的人,但在成長過程中,我不斷地失敗。這樣的感受令我迷失了自己,變得討厭自己,討厭這個世界。在這樣的情緒下,我努力證明自己,卻始終無法擺脫自己對自己的不信任。直到我開始告訴自己⋯⋯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冒牌者容易自我懷疑、覺得自己不夠好、太重視結果、害怕失敗。也常常求完美,容易把失敗歸類為自己的錯、甚至覺得自己配不上眼前這一切,因此,逼自己過度準備、也造就過勞的自己
Thumbnail
這次的村長不聊與大家聊聊最露骨的創作者心理:想被肯定的慾望。 這件事我自己很有經驗,所以在文內說了我的經歷與如何面對那些在慾望驅使下釀成的負面情緒。 在文中我也介紹了這個寫的文章和用Canva畫的圖。希望大家常來我的沙龍玩玩
Thumbnail
這次的村長不聊與大家聊聊最露骨的創作者心理:想被肯定的慾望。 這件事我自己很有經驗,所以在文內說了我的經歷與如何面對那些在慾望驅使下釀成的負面情緒。 在文中我也介紹了這個寫的文章和用Canva畫的圖。希望大家常來我的沙龍玩玩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他們認為的好是好,卻從無人問過我一字好不好。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人天生就會期望受到肯定,我們總是會尋求他人的認同,但你有沒有想過其實你可以不要追求這些認同感? 上面這段話是我在看了「創勝心態」後腦中浮現的想法,有時候我們太容易,因為追逐外顯的成就而迷失自我,例如在理財時總是要比拚報酬率,上班時總是想要...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一切的糾結與不愉快, 可以說是源自於自己的不自信, 但造成不自信的原因又會是什麼呢? 反覆思索許多次, 我認為「是否接受自己真正的模樣」佔了很大的成分。 看著別人光鮮亮麗,而自己黯淡無光; 看著別人大方展現,而自己消極隱藏; ⋯⋯ 總是不斷地看著別人的好,總是不斷地挑自己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Thumbnail
文章提及面對未知時的煩躁和不安,以及對他人成功的羨慕和自我懷疑。透過書寫,作者解開了內心的鬱結,認識到自己缺乏對自己的信任,並準備挑戰自己,相信自己。文章中反映了很多人內心的掙扎,能夠引起共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