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車廠關稅重重,台灣製的 Model C 是否有機會突圍?今天就讓我帶妳從產品競爭力、市場策略、法規補貼與產能規劃四大面向,輕鬆看懂鴻海的美國電動車大計!
--- 1️⃣ 產品競爭力:Model C 能打動美國家庭嗎? 🌸 超長續航力 Model C 最高版搭載雙馬達四驅+大容量電池包,NEDC/WLTP 續航可達 650–700 公里,媲美主流純電 SUV。 🌸 強勁加速 0–100 km/h 約 3.8 秒,對標 Tesla Model Y Performance,不輸性能派。 🌸 寬敞七人座 真正的 “5+2” 三排布局,小朋友車上不打架,行李箱還能放超大推車! 🌸 親民售價 台灣定價約 100–120 萬 TWD,折合美金約 30–35 K USD,補貼後更有競爭力。 > 粉色小結:Model C 的規格已經到位,關鍵是在美國推出後能否以「高續航+大空間+合理定價」贏得家庭青睞! --- 2️⃣ 市場策略:鴻海怎麼打入美國? 🌸 在地合作+品牌授權 據傳鴻海正與 Lordstown Motors、FHEV 等美國在地業者洽談 OEM 合作,利用對方經銷網絡快速進場。 🌸 MIH 平台開放 鴻海的 MIH 平台 採「模組化+授權」策略,未來可提供底盤、電控、軟體給美國新創車廠,雙管齊下增加市占。 🌸 定位差異化 相較於高價的 Tesla、捷豹 I-PACE,Model C 以「平價+三排」切入,填補 35 K–45 K USD 七人座 SUV 空缺。 > 粉色小結:結合在地合作與平台授權,鴻海不只賣車,也賣「整合解決方案」,擴大進場管道! --- 3️⃣ 法規與補貼:關稅壓力下的美國紅利 🌸 關稅豁免機會 美國舊金山、德州等地針對「低碳排車輛」已有關稅減免試點,Model C 若能符合當地環保認證,關稅可望降低 5–10%。 🌸 聯邦+州政府補貼 聯邦 7,500 USD 補貼、加州 2,500 USD 補貼,加起來最高可達 10,000 USD,等於直接在售價上打折。 🌸 排放法規優勢 2035 年起加州全面禁售燃油車,提前在地部署可搶得「綠牌優先購車權」。 > 粉色小結:關稅減免+高額補貼,能有效拉低 Model C 到手價,對消費者超有吸引力! --- 4️⃣ 產能規劃:鴻海怎麼供貨不缺車? 🌸 台灣+北美雙線生產 台灣大園廠首批量產,2025 Q4 出貨,Lordstown(俄亥俄州)新廠將在2026 年啟用,縮短物流時間。 🌸 彈性產線切換 MIH 平台模組化設計,前一天組 Model B,後一天切換 Model C,產能利用率高達 80%。 🌸 關鍵零組件在地化 電控、馬達、電池模組已與當地供應商簽約,降低跨洋供應鏈風險。 > 粉色小結:雙線生產+模組化平台,鴻海不怕缺貨,也能快速調整產能焦點! --- 🎯 投資人三大卡位建議 1. 握緊鴻華先進(2258-TW) Model C 出貨貢獻 EPS 有望從 2026 年起明顯成長,逢低分批進場。 2. 布局在地合作夥伴 觀察 Lordstown、FHEV 合約公布與交車時程,消息面將引發股價短線波動。 3. 關鍵零組件概念股 台達電(2308)、鴻準(2354)、大同(2371)等,在地化供應商將同步受惠。 --- 🌷 粉色花海女孩小結 Model C 打美國市場靠的不是單打獨鬥,而是**「產品力+在地合作+補貼優勢+彈性產能」**的整合拳。如果妳看好台灣 EV 進軍北美的潛力,鴻華先進+供應鏈概念股就是卡位成長紅利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