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不自覺到學會傾聽身體聲音──給每位在職場中燃燒自己的你
最近在進行客戶諮詢時,不少人都提到工作負荷過重的問題, 甚至有人經歷了Burnout(精疲力竭、過勞)。
因此必須暫時休養,修復身心。
因此,今天我想談談「Burnout」這件事。
🌿我與Burnout的三次交手
我至少有三次和Burnout正面交鋒的經驗。
其中兩次,我透過休長假緩解,另一次則選擇離職專心調養身體。
🔍什麼是Burnout?
世界衛生組織將Burnout定義為:
> 一種「與長期職場壓力有關的慢性綜合症」,
> 與單純的工作忙碌有所區別。
如果在1970年代說自己Burnout,可能還會被當作小題大作。
但現在,我們知道它是真實而嚴重的身心耗損。
🌀第一次Burnout:身體不斷示警,我卻沒聽見
第一次遇到Burnout時,我並不認識它。
只知道壓力巨大,晚上腦中思緒不斷、難以入眠,甚至開始腹瀉。
這狀況持續了半年,我終於受不了,向人資主管坦承自己的狀況。
他建議我床邊放筆記本,將深夜冒出的想法寫下來,釋放壓力。
這方法雖然有幫助,但無法徹底解決問題。最後我遞出辭呈。
當時的總經理請我到樓下咖啡廳談話,說:
> 「Joanne,你是我見過最用心的訓練主管。
> 公司不想失去你。如果你需要休息,就好好放個長假,多久都沒關係,我們等你。」
這句話深深打動我。我接受了建議,請了一個月長假,遠赴尼泊爾旅行,徹底放空。
當我再次回到崗位,身體與心靈都恢復了元氣。
🌙第二次Burnout:與更年期雙重夾擊
第二次Burnout發生在另一家公司。
這次的症狀與前一次類似,仍以失眠打頭陣,身體也接續出現警訊。
更巧的是,那時我同時面臨更年期困擾,醫生甚至建議我開刀。
考量手術與術後恢復期,我選擇離職。
這次我休息了11個月,才再度回到職場
🔥第三次Burnout:三重壓力疊加的崩潰
疫情期間,我擔任廠區總經理室主管,領導人資、財會、總務與資訊部門。
那年營收創新高,但部門人力嚴重不足。
人資部門的招募人數從原本的5、6人,暴增至20多人,我與人資團隊加班不停歇。
同時,我也是廠區疫情指揮官,負責體溫記錄、訪客管制、員工餐廳調整等大小事務。
又因財會主管異動,我還得接手財務帳務,面對滿桌傳票。
連續10個月身心過載,我終於撐不住。
那時剛好聽到Podcast《劉軒的How to人生學》討論Burnout,才終於醒悟:
原來我經歷的是Burnout。
我立刻對主管說明情況,並安排就醫與休養。
📍Burnout的警訊,總是從身體開始
每次Burnout,我的身體總是最誠實的提醒者。
失眠,是第一個警訊;接著是腹瀉、免疫力下降等症狀陸續現身。
但那時的我總覺得:「應該還撐得住吧。」直到完全崩潰。
最近我看中醫處理長期頭痛問題,醫生問我這樣的症狀多久了?
我才驚覺:「已經十多年了。」
原來我一直忽視了身體的訊號,甚至覺得是「假日睡太多導致頭痛」。
當下我對自己的身體深感歉意,也承諾要學會正視它的聲音。
🧭Burnout教會我的事
Burnout不只是身體疲憊,更是心理的耗竭與失衡。
透過這三段經歷,我學會:
- 不再忽視身體的警訊;
- 學會按下「暫停鍵」;
- 理解適時休息,是為了能走更長遠的路。
✅行動呼籲:
如果你也懷疑自己正經歷Burnout,請試著:
1. 觀察身體的訊號:如長期失眠、腹瀉、疲倦等。
2. 檢視心理狀態:是否出現情緒耗竭、對工作冷感、效率下降?
3. 尋求幫助與資源:聽一集Podcast、看一本書、與信任的人聊聊,甚至就醫。
📌推薦收聽|劉軒的How to人生學:
EP.39|明知該振作,卻老提不起勁?你會不會耗竭(burnout)了?
這集深入剖析Burnout的心理跡象與因應策略,可能會為你帶來轉機。
💬最後想說:
當你感覺提不起勁、心裡空空的,
別急著責備自己,或許你只是“太累了”。
願我們都能學會對自己溫柔,
在疲憊時,給自己一個喘息的空間。
溫暖祝福
橋安教練
—
💌 歡迎直接回信告訴我你對這篇電子報的想法感受,如果你想有人協助你釐清你的狀況,也歡迎你找我聊聊。
PS. 你不是一個人。現在就預約聊聊
https://forms.gle/kes9DBhpZNrA2eAw7
如你有其他人生或職涯議題想探索,或想了解我的教練服務,歡迎到我的官方Line與我聊聊!
🔗 LINE官方帳號:@981rpvhk
🔗 FB粉專:橋安教練療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