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前哨站瓦基之《不施壓的領導力》讀後心得:一本希望所有主管都讀的書

更新 發佈閱讀 11 分鐘

本篇轉載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撰寫好文

raw-image

你有沒有遇過這樣的主管:無論大小事情都要插手,開會的時候總是劈頭就罵人,功勞都是他的,責任都是你的?或者,你有沒有發現自己在某些時刻,也不知不覺變成了這樣的人?

台灣的職場文化中,這種現象似乎特別常見。這種主管可能業務和專業能力很強,也很努力,但就是讓下屬覺得壓力山大,甚至想要逃離他們。

這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為什麼有些領導者能夠激發團隊的最佳表現,而有些卻只會讓人想要辭職呢?今天要分享的這本書《不施壓的領導力》就帶我們探討這個主題,讓我們學會「領導不必施壓,也能讓下屬自動自發」的一套方法。


兩種截然不同的領導風格

這本書的作者是哥倫比亞商學院教授亞當.賈林斯基(Adam Galinsky),他在書中把領導者區分為兩種類型:「惹怒型領導者」和「啟發型領導者」。

他認為,這種領導的類型「不是天生的」,反而是我們當下的「行為」決定了我們是惹怒型或是啟發型的領導者。這兩種領導類型有什麼差異呢?

「惹怒型領導者」有幾個明顯的特徵:他們習慣微觀管理,總是要插手每個細節;他們獨佔功勞,但會推卸責任;他們缺乏遠見,只專注在眼前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們往往被情緒所控制,特別是憤怒、焦慮和不安全感。

書中引用了很多科學研究指出,人們都很討厭老闆時時刻刻監控著自己。而且,當一個主管不管大小事都要插手的時候,其實是在傳遞一個「我不信任你」的訊息。這讓人覺得被羞辱,也不被尊重。

相反地,「啟發型領導者」具有三個核心特質:遠見、典範、導師。

書中明確指出:「啟發型領導者具有遠見:他們看見大局,提供樂觀且有意義的未來願景。啟發型領導者是期望行為的典範:他們是冷靜勇敢的守護者,真誠熱情,能力出眾,但也保持謙卑。啟發型領導者是偉大的導師:他們賦予他人權力並鼓勵他們,對他人懷抱同理心,但也會挑戰其他人,要求他們展現最佳的自我。」

有趣的是,作者透過「跨文化」的研究發現,無論在世界上哪一個國家、哪一種工作文化,這種領導力具有普遍性。也就是說,無論在哪個文化背景下,好的領導力都有共通的特質。

raw-image

成為啟發型領導者的科學方法

那麼,我們該如何從惹怒型轉變為啟發型領導者呢?作者提供了一些非常實用的方法,幫我們具備遠見、化身典範、成為導師,而且這些方法都有科學研究的支持。

第一個練習是「反思核心價值」,幫我們具備遠見。

為了找出核心價值,我們可以問自己這些問題:什麼事情讓我感到真正充實?不是別人期待的成就,而是你內心認為有意義的事。我最不能忍受什麼?當你找出自己的底線,就能反映你的核心價值。如果明天就要離開世界,我會後悔沒做什麼事情?這會讓你記得,你最重視什麼事情。

作者的研究團隊發現,當他們請一群失業的人花 15 分鐘反思自己的核心價值,這些人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他們找到工作的機會提高了整整三倍!

換做是我們自己,假設你的核心價值是「幫助他人成長」。當團隊陷入低潮時,與其只是催促大家加班趕進度,你會選擇花時間了解每個人的困難,提供個別指導,幫助對方成長。即使短期內效率可能比較低,但這樣的做法才符合你的價值觀,也能激發團隊的潛力。

當我們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和具備遠見的時候,我們的行為和決策都會變得更加堅定和具有方向性。

第二個練習是「權力回想」,幫我們化身典範。

書中的「典範」指的是成為他人學習榜樣的一種心智狀態:冷靜勇敢、真誠熱情、能力出眾但保持謙卑。典範不只是做得好,更是以身作則,讓團隊成員看到「理想領導者」應該有的樣子。

作者和他的研究夥伴設計了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叫做「權力回想」:請回想一個特定的事件,在那個事件中,你對另一個人或一群人擁有權力。所謂的權力是指在這個情況中,你控制了那個人或那些人獲得所想要事物的能力,或者處於可以評估他們的職位。

書中指出:「權利回想的練習,可以使我們冷靜,賦予我們勇氣。我們感到真誠,更像真實的自我。這也能激發我們的創造力,甚至為我們的聲音增添一些威嚴感。」透過一小段時間的權力回想,就能夠讓我們進入「典範的心智狀態」。

比如你可以回想,去年你成功說服了老闆採用你的提案,並且獲得預算帶領團隊執行專案的那一刻。你感受到自己的影響力,團隊成員都認真聆聽你的想法,你有能力決定工作的分配和方向。這種「我有能力影響結果」的感覺,就能讓你獲得掌控感。

第三個練習是「向下學習」,讓我們成為導師,這個概念特別有趣。

你可能會想:導師不就是要教導學生、指導下屬嗎?為什麼還要「向下」學習?其實,這正是啟發型領導者的智慧所在。作者提到他和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共同提出了「向下學習」的概念:「把在等級階層中地位低於我們的人,視為珍貴的知識來源,並且向他們學習。」

舉例來說,當公司要改善客服流程的時候,傳統的主管會找其他部門主管開會討論。懂得向下學習的主管,會直接詢問第一線的客服人員:「你們每天接觸客戶,最常遇到什麼問題?有什麼改善的建議嗎?」往往這些基層員工的洞察比高階主管的推測更準確實用。

道理很簡單:在組織中,真正的創新和實用的洞察往往來自第一線的工作者。他們最了解實際狀況,最清楚問題出在哪裡。當我們願意放下身段,真心向等級較低的人學習時,不只能獲得寶貴的新視角,更能展現謙遜和開放的領導風格。這樣的主管,誰會不想跟隨呢?

以上三個練習:反思核心價值、權力回想、向下學習,本質上都是在幫我們調整「內在」的心智狀態,讓我們從內心開始轉變成啟發型領導者。但光有正確的心態還不夠,我們還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展現出具體的啟發型行為。

raw-image

啟發型領導者的日常實踐

除了前面三個核心練習,作者還提供了三個日常實踐的方法,讓我們在具體的工作場景中展現啟發型領導力。

第一個練習是「分享功勞」,讓我們贏得人心。

具體要怎麼做呢?當客戶讚美你的團隊成果時,惹怒型領導者會說:「這都是我的規劃和指導。」啟發型領導者則會說:「這要感謝小王的創意發想、小李的細心執行,還有小陳的客戶溝通。我只是協助整合大家的才能。」

這個概念完全推翻了「功勞要緊握在手中」的傳統思維。作者的研究發現:「慷慨分享功勞會成為效益最大化的生活方式。因為分享功勞可以提升他人,滿足人類對地位的基礎需求,讓他人感到自豪。此外,分享功勞也能提升自己,讓我們的地位甚至更上一層樓。

所以,團隊成員會更願意為啟發型的領導者做事情,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的貢獻會被看見。

第二個練習是「提供選項」,而不是下達命令。

實際運用上,當專案期限緊迫時,惹怒型主管會下達命令:「這個任務就是要這樣做,明天下班前完成!」啟發型領導者反而會提供選項:「我們有三種方案可以達成目標:A 方案是延長工時、B 方案是簡化流程、C 方案是增加人手。你覺得哪種方式比較可行?」

這個方法的威力超乎想像。作者的研究顯示:「提供選項能創造強烈的效果。獲得選擇讓人們認為這是一種真摯且誠懇的嘗試,希望真正理解並滿足其利益。藉由讓選擇的接收者覺得自己被看見與理解,可以將潛在的爭議情境轉變為合作情境。

所以,給予選項,是一起合作;給予命令,只會引起抗拒。提供選項的做法不只讓下屬感到被尊重,更重要的是,有選擇權的人會更投入執行。

第三個練習是「管理情緒」,這是最關鍵的基礎。

作者很誠實地指出問題的根源:「低地位、不安全感,以及憤怒和焦慮的情緒,將我們推向光譜上的惹怒端。它們使我們欠缺遠見,將我們困在狹隘且憤怒的視野中。

但好消息是,作者提供了實用的解決方案。他發現「冥想」有驚人的效果:「冥想不只讓我們更慷慨,還能幫助我們做出更好的決策,面對負面回應時的過度反應程度減少,甚至降低我們報復他人的可能性。」

具體怎麼做呢?最簡單的冥想方法就是專注呼吸。當你感到憤怒或焦慮時,你可以試試看「444呼吸法」。 吸氣 4 秒,憋氣 4 秒,吐氣 4 秒,重新再來。只要重複三到五次,就能啟動身體的放鬆反應,讓大腦冷靜下來。

另一個方法是「情緒標記」:當負面情緒湧現時,在心中默念「我現在感到憤怒」或「我現在感到焦慮」。這種覺察練習能幫我們從情緒中抽離,不被情緒綁架,而是選擇如何回應。作者強調,正是這種對情緒的覺察和管理能力,將啟發型領導者與惹怒型領導者區分開來。

這三個日常實踐:分享功勞、提供選項、管理情緒,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智慧:它們教會我們如何從「控制他人」轉向「啟發他人」,從「索取」轉向「給予」。更令人驚喜的是,這套啟發型領導的原則,不只能在職場發揮作用,它幾乎可以應用到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

後記:領導力的普世應用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觸是,啟發型領導力不只適用於職場,它幾乎可以應用到生活的每個層面。包含人際關係、成為更好的伴侶、成為更可靠的朋友。

想想看,身為伴侶時,我們是否也會微觀管理對方的生活?身為父母時,我們是否給了孩子足夠的選擇權?身為朋友時,我們是否慷慨分享功勞並真心為朋友的成就感到高興?

甚至我想到自己,身為一位內容創作者,我也可以應用這些原則。我是否有清晰的願景要傳達?我是否以身作則,成為觀眾的典範?我是否真心想要啟發和幫助我的讀者一起成長?

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領導力不是職位賦予我們的權力,而是一種選擇。我認為要成為一位啟發型領導者,必須時時刻刻在心中謹記:「選擇啟發他人而不是惹怒他人,選擇創造價值而不是只追求個人利益,選擇成為他人成長路上的導師而不是障礙。」

在這個充滿挑戰和變化的時代,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啟發型的領導者。無論你現在處於什麼位置,無論你是否有正式的領導職位,你都可以選擇成為一個啟發他人的人。

因為正如作者所說,我們的言詞、行為以及與他人的互動,如果沒有在他人心中創造希望和可能性,那就是在創造憤怒與怨恨。我們每一個選擇和行為,都會把結果導向光譜的某一端。

最後,我想留給大家一個思考的問題:在你的生活中,有哪一個領域你可以從惹怒型轉變為啟發型的人?你準備從哪裡開始這個轉變呢?要記得,改變是從意識開始,而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本身就已經是邁向啟發型領導的第一步了。讓我們一起啟發更多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關懷plus園地
40會員
133內容數
新竹市政府人事處
2025/03/13
本篇轉載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撰寫好文 你是否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瓶頸,苦於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總是依賴直覺和經驗,卻屢屢碰壁?你需要的是一套嶄新的思維模式「數據思維」,讓你的職場決策更加精準、有效,成為高勝算的職場達人。 這本書在說什麼? 《高勝算的本事》的作者是劉奕酉(Kevin
Thumbnail
2025/03/13
本篇轉載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撰寫好文 你是否經常在工作中遇到瓶頸,苦於找不到有效的解決方案?或者總是依賴直覺和經驗,卻屢屢碰壁?你需要的是一套嶄新的思維模式「數據思維」,讓你的職場決策更加精準、有效,成為高勝算的職場達人。 這本書在說什麼? 《高勝算的本事》的作者是劉奕酉(Kevin
Thumbnail
2025/03/07
本文轉貼自鉑澈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劉奕西老師臉書粉絲團專頁好文 「那就躺平吧!」 ​看的書名不自覺冒出這個念頭。 躺平就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當然不是。 大多數人不想上班,是因為感到倦怠。 然而「倦怠」並不是單純的身心疲憊,而是一種「失去主導權」的狀態,覺得我們的時間、精力、決策權逐漸被
Thumbnail
2025/03/07
本文轉貼自鉑澈行銷顧問有限公司劉奕西老師臉書粉絲團專頁好文 「那就躺平吧!」 ​看的書名不自覺冒出這個念頭。 躺平就真的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嗎?當然不是。 大多數人不想上班,是因為感到倦怠。 然而「倦怠」並不是單純的身心疲憊,而是一種「失去主導權」的狀態,覺得我們的時間、精力、決策權逐漸被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正面臨人生困境中您們。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挑戰,這些挑戰往往來得讓人措手不及。但是,有人卻將這些困難視為最好的成長機會?我最近讀完一本書,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和見解,讓我們看到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這本書在說什麼? 《正面
Thumbnail
2025/03/05
本文轉貼自閱讀前哨站,站長瓦基編撰的好文,推薦給正面臨人生困境中您們。 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挑戰,這些挑戰往往來得讓人措手不及。但是,有人卻將這些困難視為最好的成長機會?我最近讀完一本書,透過作者的個人經歷和見解,讓我們看到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中找到成長的力量。 這本書在說什麼? 《正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不要花太多情緒去討厭或排斥那些高標準的要求,所有在工作上高標準的要求:流程的安排、時間的掌控、作法的變化⋯⋯以及所有所有你可以替這項工作多想到的那些細節,或者花一點點自己的時間去嘗試、去熟悉、去接觸新的事物,吸收新的知識、觀念,都不能單單只是「主管/案主」對你的要求,而是自己對自己的!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你在職場有發生這種狀況嗎?當你與上司一起工作時,雖然上司很有領導能力,但是十分堅持自己的想法,對任何事都必須依照自己的規則,不願接受別人的意見,感覺難以溝通,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