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時代的計時工作悖論:當效率成為詛咒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一個關於 Cursor AI、Upwork 印度工程師,以及為什麼聰明反被聰明誤的現代寓言

raw-image

當AI成為雙面刃

在觀察我們公司與 Upwork 外包印度工程師的合作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耐人尋味的現象:這些技術能力優秀的工程師們,對於Cursor AI、GitHub Copilot等先進的coding工具顯得興趣缺缺,甚至有些抗拒。

起初我以為是技術學習曲線的問題,但深入了解後才恍然大悟——他們面臨著一個前所未有的困境:技術越先進,賺得越少

這個現象揭示了現代工作經濟學中一個深層的結構性矛盾,值得我們深入探討。

悖論的解剖學

讓我們用具體數字來理解這個悖論:

傳統模式:

  • 一個React專案需要 50小時
  • 時薪$20
  • 外加 Debug 時間再加 10小時
  • 總收入:$1,200

AI輔助模式:

  • 同樣的專案現在只需要10小時
  • 時薪依然$20
  • AI 自動程式碼驗證模組,減少 Debug 時間剩下 1 小時
  • 總收入剩下:$220

由於 Upwork 有工作畫面稽核的設計,因此外包工程師不太容易混水摸魚,如果發現只開著電腦不工作很容易會被雇主列入黑名單之中,這時候就不容易找到新的案子。

工程師的技能水準並沒有下降,交付的品質可能還更高,但收入卻大幅縮水。這種「效率懲罰」打破了我們對技術進步的基本假設。

時間販售經濟的終結

這個悖論的核心在於,我們依然在用工業時代的薪酬模式來處理資訊時代的工作型態。

在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的價值確實與工作時間成正比。一個工人在生產線上工作8小時,產出就是比工作4小時多一倍。但軟體工程不是製造業。

程式碼的價值不在於寫了多久,而在於解決了什麼問題。

一行修正關鍵bug的程式碼,可能比一千行冗餘代碼更有價值。但在計時制的框架下,後者卻能帶來更多收入。

AI工具的意外副作用

Cursor AI、GitHub Copilot、ChatGPT等工具的普及,加速了這個矛盾的浮現。這些工具讓優秀的工程師變得更加優秀,但也讓他們在舊有的商業模式中變得"不划算"。

更諷刺的是,許多工程師開始故意放慢工作節奏,或者刻意選擇不使用AI工具,以維持"合理"的工作時數。我在觀察我們公司的Upwork外包工程師時發現,他們對AI coding工具顯然缺乏熱忱,這種態度背後的經濟動機不難理解。這種逆向選擇不僅浪費了技術潛力,也扭曲了市場機制,讓整體產業的進步速度放緩。

對出錢的老闆而言,因為採用計時制,會想說:我可以拿到同樣(甚至品質更好)的程式碼,為什麽要多出錢?

價值創造vs時間投入

真正的問題在於,我們需要重新定義工程師的價值主張。

從「時間販售者」轉型為「問題解決者」

優秀的工程師不應該販售時間,而應該販售深度的技術洞察力、快速的問題診斷能力、高品質的解決方案,以及可維護的程式架構。這種思維的轉換,將決定工程師能否在AI時代保持競爭力。

商業模式的進化

面對這個悖論,聰明的工程師已經開始調整策略。有些人轉向固定價格專案制,不再以時數計費,而是以專案結果定價,讓客戶購買的是解決方案而非工程師的時間。另一種趨勢是價值層級定價,根據專案的商業影響力定價,一個能幫客戶節省百萬成本的系統,收費自然應該高於一個簡單的展示網站。

更進階的工程師開始提供技術顧問訂閱制服務,客戶按月付費獲得持續的專業建議和問題解決。最聰明的做法是將常見的解決方案產品化,一次開發後可以多次銷售,徹底擺脫時間與收入的線性關係。

當然這個演變如果 Upwork (UPWK) 不與時俱進那麼至少在程式碼外包這一塊會出現很大的悖論,整個商業模式未來將有巨大的問題。

raw-image

對台灣工程師的啟示

身處全球軟體外包重鎮的台灣,我們的工程師更需要思考這個轉型。競爭優勢不再是「便宜的工時」,而是對AI工具的深度掌握、跨領域的業務理解、快速學習新技術的能力,以及出色的溝通與專案管理技能。這些軟實力將成為決定性的差異化因素。

歷史的教訓

每一次技術革命都會帶來類似的陣痛。當織布機取代手工織布時,織工們也面臨了相同的困境。但長期而言,技術進步總是創造出更多的價值和機會。

關鍵在於,我們能否及時調整心態和商業模式,從技術進步的受害者轉變為受益者。

未來的工作型態

我預見未來的軟體工程師將更像是技術建築師,專注於設計系統架構而非親手砌磚;更像是問題診斷師,能夠快速識別核心問題而非埋頭苦幹;也更像是創新催化師,懂得運用最新工具創造價值而非抗拒變化。

結語:擁抱效率革命

這個悖論的存在,實際上是市場機制尚未完全適應技術進步的過渡期現象。真正有遠見的工程師和客戶,已經開始摸索新的合作模式。

不要讓舊有的商業模式限制了你使用新技術的勇氣。

當所有人都在為效率提升而苦惱收入下降時,率先找到新商業模式的人,將獲得最大的競爭優勢。

技術的進步是不可逆的潮流。與其抗拒,不如成為浪潮的引領者。

如果你也是正在面臨這個悖論的工程師,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經驗和想法。讓我們一起探索新時代的工作模式。

👏 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請不要忘記按讚和分享

關於作者: 一名長期觀察科技趨勢的研究者,專注於AI對工作型態的影響分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tan Wu 吳信典
34會員
173內容數
我是 Stan Wu 吳信典。 我相信:「我們從程式設計的邏輯世界走來,以為萬物都能被預測與控制,直到遇見 AI,才發現智慧不只是規則的堆疊,而是滲透在無數經驗中的模糊與真實。」 我也始終堅信:「簡單,就是極致的美學。」
Stan Wu 吳信典的其他內容
2025/07/24
第一部分:地緣政治的風起雲湧,2025年,地緣政治格局將比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唐納·川普的影響力:川普的重新當選,將對從移民、國防到經濟和貿易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將使盟友和對手都質疑美國聯盟的堅固性。
Thumbnail
2025/07/24
第一部分:地緣政治的風起雲湧,2025年,地緣政治格局將比冷戰結束以來的任何時候都更加危險。唐納·川普的影響力:川普的重新當選,將對從移民、國防到經濟和貿易的方方面面產生影響。他的「美國優先」政策將使盟友和對手都質疑美國聯盟的堅固性。
Thumbnail
2025/07/21
Google花24億美元「偷走」整間公司的靈魂,250名員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拋棄了,2025年7月11日,對於AI編程新創公司Windsurf的250名員工來說,是職業生涯中最黑暗的一天。
Thumbnail
2025/07/21
Google花24億美元「偷走」整間公司的靈魂,250名員工一覺醒來發現自己被拋棄了,2025年7月11日,對於AI編程新創公司Windsurf的250名員工來說,是職業生涯中最黑暗的一天。
Thumbnail
2025/07/21
「信任需要多年建立,卻能在瞬間毀滅。」— 華倫·巴菲特。上週,Enpass 用戶收到了一封官方的隱私政策更新通知。大多數人可能匆匆掃過,點擊「同意」後就忘了。但作為一名 IT 領域從業者,這封郵件讓我有點傻眼,所以還是花一些時間整理讓同樣有使用 Enpass 的人知道。
Thumbnail
2025/07/21
「信任需要多年建立,卻能在瞬間毀滅。」— 華倫·巴菲特。上週,Enpass 用戶收到了一封官方的隱私政策更新通知。大多數人可能匆匆掃過,點擊「同意」後就忘了。但作為一名 IT 領域從業者,這封郵件讓我有點傻眼,所以還是花一些時間整理讓同樣有使用 Enpass 的人知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這篇報導研究顯示,大多數的人認為AI會增加工作量,阻礙生產力,甚至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達到公司對AI應用的期望。這項調查其實也透露出新的技術帶來現實面的挑戰。在數位轉型的背景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推動新科技時避免對員工造成額外的工作負擔,並鼓勵積極面對新的科技轉變。
Thumbnail
這篇報導研究顯示,大多數的人認為AI會增加工作量,阻礙生產力,甚至是他們不知道如何達到公司對AI應用的期望。這項調查其實也透露出新的技術帶來現實面的挑戰。在數位轉型的背景下,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在推動新科技時避免對員工造成額外的工作負擔,並鼓勵積極面對新的科技轉變。
Thumbnail
創業者在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選擇自我提升還是外包的難題。作者分享了自己花費大筆金錢學習的原因,以及在尋找適合人選時遇到的困難。最終提出只能請AI的現實困境。
Thumbnail
創業者在面臨人才不足的情況下,選擇自我提升還是外包的難題。作者分享了自己花費大筆金錢學習的原因,以及在尋找適合人選時遇到的困難。最終提出只能請AI的現實困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在新加坡管理顧問公司的全職工作經驗,以及從居家辦公到遠端工作的轉變。作者透過混合辦公模式比較在辦公室與家中工作的利弊,並對大公司裁員以及AI崛起的趨勢做出反思。最後,作者表達了對AI創業的渴望,希望超越自我,探索數位遊牧生活的可能性。
Thumbnail
我認為現在AI的學習模式就是一種高效回饋,告訴你做錯的同時,還會告訴你怎麼樣做得更好,可怕的是回饋頻率還高的驚人。
Thumbnail
我認為現在AI的學習模式就是一種高效回饋,告訴你做錯的同時,還會告訴你怎麼樣做得更好,可怕的是回饋頻率還高的驚人。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在一家公司工作時,遇到了一個故意設計困難流程的人資主管,搶走加班費和薪水。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對抗這個主管不當行為的過程。許多工作內容是專門設計流程讓人不爽,故意弄丟加班費申請單來少算員工加班費。另外,也提到了人資的立場通常盡量壓榨其他員工來幫公司節省成本。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追求乾淨的程式碼是好的開始,但不要陷入過度設計的陷阱,導致程式難以維護。實際上,考慮團隊狀況和專注於解決真正的問題更為重要。了解公司的規模和現實情況,適時調整工作重心。技術不斷進步,使得寫程式變得更加容易,但這並不意味著工程師的角色會消失。在選擇技術時,也要考慮隱形成本有時簡單的解決方案反而更有效。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你覺得找工作就像大海撈針?你在工作中感到力不從心?別擔心! 今天,我將分享五個超酷的 AI 工具,讓你在工作中脫穎而出!
Thumbnail
第 12 天,在我的產業或公司中,有沒有 1 件覺得很怪的事情 (但業界的人都覺得很正常)? 在代工年代將員工視為成本,而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你可以決定自己是「成本」還是「投資標的」。
Thumbnail
第 12 天,在我的產業或公司中,有沒有 1 件覺得很怪的事情 (但業界的人都覺得很正常)? 在代工年代將員工視為成本,而在資訊爆炸的今天,你可以決定自己是「成本」還是「投資標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