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班上瑣事繁雜,腦袋瓜裡想不出創意,也連接不到任何讓自己帶班上的動力。來到了班會,一如往常想安排適合班上的體驗活動,有種身心窮盡的感受,此時,過往的學習,就成為了我在心思窘迫時,最即時的精神食糧。
Part1:猜猜拳

目的-讓平常班上師生緊繃的氛圍,稍微緩和。
來源-敏捷營第二屆主持人大貍的歡樂場。玩法-四回合-1.贏歡呼輸哭哭2.贏哭哭輸歡呼3.平手歡呼4.自決表述方式。
發現-對於猜拳,孩子們總是玩得不亦樂乎,還自己增添許多樂趣。我問說:「如果放在七年級上學期剛開學的第一堂班會課,是什麼效果呢?」孩子們回說:「整個尷尬到不行吧」覺得現在這個時機點來玩,最有樂趣(小孩子們自帶肢體動作以及聲情表述瘋狂極致)
Part2:情緒滿檔的可樂

情緒滿檔的可樂
目的:邀請孩子們抒發負面情緒,我們一起來搖可樂,可樂可樂,希望我們都可以很快樂
來源:專業想/莊越翔老師
操作:
1.準備600 CC的瓶裝可樂,由我做示範,講一個很有情緒的事件,一邊說,一邊上下搖動可樂。
2.緊接著,讓孩子們圍一圈,把可樂傳下去,輪流將負面情緒搖進可樂可樂,想不到的孩子,可以先pass。
3.想一想,如何可以好好的把這瓶可樂喝完,再經過這滿滿的情緒搖晃之後?將孩子們的答案寫在黑板上。
4.對可樂處理的方式,應對到面對有情緒的人身上,可以有哪些因應?(參照)
發現:
1.最多負面情緒,都來自寫不完的功課。
2.補習班老師真的比學校老師嚴厲,也很容易引發情緒。
3.家裡爸媽的碎念或是手足的不和睦,也是壓力源。
啟發:
1.可樂滿氣代表情緒滿氣的個人,情境效果很夠,很容易引起孩子們對情緒滿檔的感知。
2.結合了自己這陣子的負面情緒,順勢地表達了他們一起參與並提出因應模式的感謝,再次強調彼此情緒的承接,不是直球對決,而是練習覺察彼此和試探關心以及等待時機的過程。

小結:
選擇先開心的大玩,再來收心的同理,這次的班會,雖然準備的匆促,但冥冥中也是呼應了這陣子班級的氛圍,期待下週的日子會過得更平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