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成長】內耗的人有福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在這個追求效率與成功的時代,「內耗」似乎成了一個負面標籤,彷彿只要內心猶豫、反覆思考,就是不成熟、沒效率,那些容易陷入自我懷疑、反覆思考、情緒波動的人,常常被視為「想太多」或「太敏感」。然而,內耗的人未必是不幸的,他們其實有一種別人沒有的潛在優勢。


通常會內耗隱含的現象是:

  1. 內耗代表你有感知力:會內耗,通常因為你能察覺更多細節。你不會在情感、工作或人際上輕易做出草率決定,因為你能看到事情的多個面向。這種敏感度,也是一種深度的覺察力。能夠感知,才有調整;能夠調整,才有成長。
  2. 內耗的人擁有更高的反思能力:許多偉大的創作、哲學與科學突破,往往來自那些思慮繁複的人。他們習慣問自己:「為什麼?還有沒有更好的方法?」雖然這會讓他們暫時糾結,但也因此更容易找到新的解法。
  3. 內耗是自我保護的本能:很多時候,你之所以猶豫不決,是因為潛意識想確保自己不要受傷或損失。這不是軟弱,而是一種本能的保護。當你懂得善用這份謹慎,就能在冒險和安全之間找到屬於自己的平衡。
  4. 學會轉化,內耗才能變成力量:內耗如果無限放大,確實會消耗能量。但一旦你學會把內耗轉化為計畫力、分析力和同理心,它就不再是負擔,而是資源。例如,把腦中反覆的擔憂寫下來,轉化為明確的行動清單,就能讓不安變成推動力。

內耗的人,其實比自己想像的更有優勢。你有敏感度、有深度、有反思能力,只要學會駕馭它,內耗會成為你的福氣,而不是枷鎖。內耗者們,你們的敏感不是弱點,而是超能力;你們的深思不是拖延,而是智慧;你們的情緒波動不是不穩定,而是豐富的內心世界的體現。請停下那個不斷責備自己「想太多」的聲音吧。你們眼中的掙扎,其實是靈魂在進行深刻的探索;你們感受到的敏感,原來是與世界連接的獨特天線。​



內耗者的隱藏天賦:

深度思考的能力

內耗的人往往具備超乎常人的思考深度。當別人快速做出決定時,你們會從多個角度分析問題,考慮各種可能性。這種「過度思考」看似痛苦,實際上是一種珍貴的認知能力。許多重大發現和創新,都來自於那些願意深入思考、不斷質疑的心靈。


高度的同理心

內耗者通常對他人的情緒和需求極其敏感。你們能夠察覺到別人忽略的細節,理解他人的痛苦和喜悅。這種天然的同理心,讓你們成為優秀的朋友、伴侶和領導者。在人際關係中,你們的細膩和體貼是無價的。


完美主義的力量

雖然完美主義常被批評,但適度的完美主義能推動人們追求卓越。內耗者對品質的堅持,對細節の執著,往往能創造出令人驚艷的作品。許多藝術家、作家、科學家都是「內耗型」人格,正是這種不滿足的心態驅使他們不斷突破。


成長的催化劑

內耗本質上是一種自我對話,是內心的不同聲音在進行辯論。這個過程雖然痛苦,但也是深度自我認識的開始。通過內耗,你們更了解自己的價值觀、底線和真正想要的東西。每一次內心的掙扎,都是靈魂在進行自我雕塑。就像雕刻家要經過無數次的敲打才能創造出藝術品,內耗者的心靈也在這種反覆的思辨中變得更加豐富和深刻。


時代需要內耗者

在這個資訊爆炸、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需要更多會「慢思考」的人。當AI和科技讓一切變得更快時,那些能夠深入思考、質疑表象、感受細膩的人變得更加珍貴。


內耗者往往是:

  • 優秀的諮商師和治療師
  • 富有創意的藝術工作者
  • 深刻的哲學思考者
  • 敏銳的社會觀察家
  • 溫暖的人際關係建立者


內耗者的情緒從不是多餘的波動,而是生命體驗的豐富層次。會為一片落葉傷感,會因一句話語動容,這不是脆弱,而是擁有感知世界溫度的能力。那些深夜裡的自我對話,那些無聲的掙扎,其實都在雕刻一個更通透的靈魂。這個世界需要你們的深度、你們的同理心、你們的完美主義精神。不要再為自己的內耗而感到羞愧,相反地,要學會欣賞這份獨特的天賦。在一個浮躁的世界裡,會深度思考的人是稀有的寶藏。你們的內耗,正是這個時代最需要的深度和真誠。



學會與內耗共舞:

承認內耗是天賦的第一步,是學會與它和諧共處。不要試圖消除內耗,而是要學會管理它:

  • 設定思考時間:給自己固定的「內耗時段」,避免全天候的思慮。
  • 記錄思考過程:將內心的對話寫下來,往往能看清思維的脈絡。
  • 尋找同類:與其他深度思考者交流,你會發現自己並不孤單。
  • 轉化為創造:將內心的波動轉化為創作、寫作或其他表達形式。


最後,給內耗仔的一段話:

你們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種獨特的光芒。不必急於奔跑,不必羨慕他人的灑脫。做自己,就是對這個世界最好的回饋。



如果你是對於內向或有社交恐懼的人,面對上台簡報會有心理壓力。

歡迎看我的文章【經驗分享】《I人如何克服上台簡報的恐懼》說不定可以幫助到您。





  • 如果你對內容有共鳴、想分享想法,
  •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 💬 你的支持就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
  • 📮 也歡迎來信交流:childbenefits@gmail.com
  • 無論是合作提案、內容建議或單純聊天都很歡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開域空間讀書會
23會員
58內容數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研究所畢。 喜歡現代詩、推理、科普、有趣的人事物,人生光譜的代表色系:天青色。 連絡信箱:childbenefits@gmail.com
開域空間讀書會的其他內容
2025/07/22
有些作品,不是為了說話,而是為了聽見靜默中自己的聲音,它是一次人生經驗的凝結,一場生命教育的回聲。
Thumbnail
2025/07/22
有些作品,不是為了說話,而是為了聽見靜默中自己的聲音,它是一次人生經驗的凝結,一場生命教育的回聲。
Thumbnail
2025/07/22
寫作,與文化資產,看似距離遙遠,實則根源一致。它們都在保存某種「將消失之物」,不論是語言、建築、器物,或是聲音、習俗、風土人情。當我們以筆記錄那些被時間侵蝕的風景,其實正是一種保存的行動——保存一個世代的情感語彙,保存地方的語調與溫度。   
Thumbnail
2025/07/22
寫作,與文化資產,看似距離遙遠,實則根源一致。它們都在保存某種「將消失之物」,不論是語言、建築、器物,或是聲音、習俗、風土人情。當我們以筆記錄那些被時間侵蝕的風景,其實正是一種保存的行動——保存一個世代的情感語彙,保存地方的語調與溫度。   
Thumbnail
2025/07/20
對於內向或有社交恐懼的人來說,上台簡報的焦慮不只是怕講錯,而是一種「被所有人看著」的心理壓力。但好消息是:這種恐懼是有方法緩解,甚至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2025/07/20
對於內向或有社交恐懼的人來說,上台簡報的焦慮不只是怕講錯,而是一種「被所有人看著」的心理壓力。但好消息是:這種恐懼是有方法緩解,甚至轉化為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拚命地想深化自己的學識與技能、開啟一段新的感情、開發新的人脈關係、跟從多數人的談論踩進熱門的領域,藉此填補心中不足的空缺,……很快地便想偷懶停下,拖延的想法縈繞內心,……才踏出了一步……因為誘惑太大而節外生枝,最後才發現被愚弄的是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萬念俱灰。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當我們沉浸在負面情緒中時,我們的思維模式就被局限了。 試著觀察你的想法,而不是認同它們。
Thumbnail
某個角度來說,思考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有時當我們想到開心的事情,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樂呵呵的。背後的動力,在於人總想感受「我是特別的」,因此會有一連串自我驗證的行動,但我們並不是通過「一定要成功」、通過「成為不會犯錯的人」才顯現我們的特別,這都是社會上某些偏頗價值觀加諸於我們的壓力。
Thumbnail
某個角度來說,思考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有時當我們想到開心的事情,我們會不由自主地樂呵呵的。背後的動力,在於人總想感受「我是特別的」,因此會有一連串自我驗證的行動,但我們並不是通過「一定要成功」、通過「成為不會犯錯的人」才顯現我們的特別,這都是社會上某些偏頗價值觀加諸於我們的壓力。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最近很常聽到一個名詞,自我內耗;什麼是自我內耗?為什麼這個名詞逐漸被人們所重視?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導致生活時常不太愉快 總是預想太多還沒發生的事情,而且都往壞處想 一般人總會對於未來有一些規劃或安排,不管是工作、感情或是其它自己在意的事情,設想一個目標或結果;但對於內耗型人格來說,預想目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社會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羨慕和忌妒的漩渦,這些情緒不僅消耗我們的能量,更讓我們忽略了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專注自我提升,我們可以轉化這些負面情緒,並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
Thumbnail
在這個充滿競爭和比較的社會中,我們常常不自覺地陷入羨慕和忌妒的漩渦,這些情緒不僅消耗我們的能量,更讓我們忽略了自我成長的機會。透過專注自我提升,我們可以轉化這些負面情緒,並過上舒心慢悠的生活。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內耗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心理狀態,不需要因此而感到愧疚焦慮,只要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人人都可以脫離這些讓人耗損的心理狀態,並提升生活品質。 上篇文章我提到自己發現內耗的過程,這篇文章就來分享如何避免自我內耗並提升生活品質: 1. 識別內耗的來源: 首先,識別內耗的來源,識別這些來源可以幫助你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Thumbnail
讓焦慮啟發正念思維,重置你的人生推進器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