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天吳從學校(機械系)畢業,服完兵役,一直在一般製造業服務,就是傳產。
第一座山(OEM ,Medical Device) 2012/01 ~ 2015/02
NPI Engineer
工作概要:承接研發專案的模治具與設備,負責新產品製程導入量產,確保新產品能穩定生產且品質符合標準。
-------------------------------------------------------------------------------------------------------
第二座山(OEM, ODM, Zinc Connector Shell) 2015/09 ~ 2024/09
Process Engineer
工作概要:開發與改善製程技術/設備,提升效率與良率。
Process Leader
工作概要:帶領工程師開發與改善製程技術/設備,提升效率與良率。
Manufacturing Department Deputy Manager
工作概要:運用部門資源(人力、機器、物料、製程方法、環境)滿足客戶需求。
-------------------------------------------------------------------------------------------------------
第三座山(OBM, Pump) 2025/07 ~ now
Senior Engineer
工作概要:找出產品失效的真因並擬定矯正措施與預防再發。
-------------------------------------------------------------------------------------------------------
每一座山的轉換,背後都有原因,也就是為什麼要去爬那座山?
剛出社會,第一座山,就是傳產 v.s. 科技業做選擇。大部分同學都跑到科技業,因為薪酬大勝傳產,而我想傳產比較缺人才,想要有個能發揮的舞台,自認是個人才,於是就投入傳產,哈。
這座山的技術發展較為緩慢,都是使用成熟的技術。Paper Work多,且某些高管常在特定地方玩神魔之塔,出事情拿下面出來擋,這不是我能接受的文化,於是離開。
在前往第二座山前,去補英文,考了多益830,打算前往外商。但先前認識的化工學長,找我去導入在台灣少見的技術運用在該公司的產品,我接受了這個邀約。
一路從一個人變成一群人,一個團隊,曾經以為我不會再下山,但最後還是離開了。因職場PUA太嚴重,一個沒有心理安全感的工作環境,加上我要接送小孩上下幼稚園,即便這是生涯中目前最高的海拔,還是想看看有沒有其他的山。
最近,又開始爬山了。上山之前,這座山的主人承諾準時上下班(8~17),不需要加班。工作時間請全心全意工作,若有遇到家庭問題,以家庭為主。下班時間絕不打擾家庭生活。於是,我決定看看這座山的風景,也能陪伴小孩成長,薪酬也在可接受的水準。
好久沒有轉換工作,有點不太習慣,提供幾個重點,讓想轉換工作的人參考:
- 全面完整認識產品。
- 入境問俗,不恥下問,多看多聽多問多做。
- 不要將先前的工作框架、習慣‧‧‧等直接套用。
- 前半年先理解部門運作流程與人際關係地圖,主動協助同事、建立互信,找出工作上的痛點(槓桿)。
- 要有自信,雇主敢用你,代表基本能力都有符合了,不要有冒牌者症候群。
下圖是時間歷程所經過的海拔高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