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評分享:《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人》|長大後才懂,情緒穩定是成年人的底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本讓我非常有共鳴的書——《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作者「老楊的貓頭鷹」是一位多本暢銷書的作家,他擅長用幽默又不失深度的語言,道出我們在生活中經歷的困境與轉變。

我第一次接觸他的作品,是在網紅書店「西西弗書店」,買下那本書名就很吸睛的《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讀完後果然如其名,不只有趣,還讓人反思,所以我甚至推薦給朋友。對這位作家感興趣的話,那本書也很適合作為入門。

為什麼會看這本書?

這次要分享的是他在 2019 年出版的《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人》。我會想看這本書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我開始長大了,而我也越來越明白——情緒穩定,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修煉。

從學生身份進入職場,成為職場新鮮人,這段過渡期對我來說真的不容易。我經常覺得自己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卻被現實逼著迅速成熟。面對不喜歡的工作、內心的掙扎與情緒崩潰,我曾不停地換工作,試圖找到「比較好受」的方式。

但也正是這些經歷,讓我開始學會看見自己,也看懂了社會的運作。成長,就是這樣一點一滴地發生的。

書與我的生命交集

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已經被現實撞得滿身傷痕。歷經一段時間的低潮、自我對話與沉澱,我才慢慢找回真正的自己。

其實,寫作一直是我很想做卻遲遲未開始的事。總是顧慮太多、無法堅持。但今年,經過幾個月的消化,我感覺自己正在轉變——從不相信自己,到開始願意相信自己。

也因此,在翻開這本書的前幾章時,我原本有點意興闌珊。書裡寫的那些「人生道理」,我好像都曾在跌跌撞撞中領悟過了。

但沒想到,讀到中段時,我突然被打動,甚至開始讀得津津有味,直到一口氣看完。

讓我最有感的一章:「父母篇」

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章,是關於「父母」,標題是:

「所謂代溝,其實是還沒來得及理解的愛。」

我和父母的年齡差距很大。從小我常開玩笑說,我跟父母之間不是「代溝」,是「鴻溝」。我們之間的溝通一直斷斷續續,他們不理解我,我也長期無法理解他們。有時甚至懷疑,自己是不是投錯了胎。

我媽媽是一位掌控欲極強的女性,爸爸的思想則相對傳統。我們家的結構權威感很重:即便爸爸說錯話,也沒人敢反駁。這種從小被壓抑的感覺,讓我長期處於不被理解的狀態,也常覺得痛苦。

長大後,讀了不少書,也接觸了更多不同背景的人,我才漸漸明白:我們本來就出生在不同的時代。父母只是在用他們所理解的方式對我們好,但這些方式和現在社會的價值觀早已不合,也因此造成了彼此的痛苦。

我原以為自己已經足夠釋懷,但當我讀到作者這段話,還是深受震撼:

「他們當然沒有你懂!」

「你見識了這個世界高效、光鮮,正確的一面,所以你越難以理解父母為什麼輕易地被錯誤的觀點煽動,會被某些存在著明顯漏洞的騙局騙到。」

這正是我如今面對的問題:我爸媽對資訊的判斷力非常低,常常看到什麼就信什麼,然後一股腦轉發出去。我曾一度為此抓狂,也不理解為什麼他們不願求證、不願多想。

作者的一個小故事,讓我反思很深

書中有一個對比故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

A 孩子的媽媽想買一雙 2000 元的健康鞋墊,說附近好多老太太都在用。A 查了很多資料,從醫學角度、行銷手法去分析,試圖說服媽媽那是個騙局。最後雖然媽媽理解了,但心情很不好。

B 孩子的媽媽愛看電視購物,有一天開心地買了一雙「明星定製款」的鞋墊,原價19800元,特價只要998元。B 明知道那是騙局,但他選擇驚訝地附和:「哇!這也太划算了吧!」媽媽聽了後更開心,一整天都心情大好。

讀完這個故事,我不禁反思:我是不是也太常用「對與錯」去跟母親溝通,而忽略了她的感受?

他們不知道哪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這其實很正常。他們的知識背景與我們不同,那我們為什麼不能多一點耐心與包容?

給長大的我們:學著不只是穩住情緒,也溫柔看待家人

讀完這一章,我心中浮現一個願望:

希望自己能慢慢調整,不再那麼執著於「糾正對錯」,而是在讓父母明白的同時,也照顧他們的心情。甚至在一些無傷大雅的事上,就讓他們開心也無妨。這,或許才是真正的成長。

當然,這章所帶來的感動遠不止這個故事。整章內容都值得細讀與深思。而這本書中,還有許多同樣精彩的篇章,每一段都充滿對生活細膩的觀察與深刻的理解。

最後,為什麼我推薦這本書?

《每天演好一個情緒穩定的人》不只是教你如何「壓抑情緒」,它更多的是教會我們如何理解自己的脆弱、如何與情緒共處、如何與他人和平相處

作者用平實卻深刻的筆觸,探討了我們在人際關係、自我認知、情緒管理上的掙扎與成長。每一章都像是一段溫柔而真誠的對話,帶來療癒與力量。

所以我真心推薦這本書,給正在成長路上努力前行的你。

請你慢慢讀,慢慢體會,你會發現——

穩住情緒,不是壓抑自己,而是認識自己。

而這,會讓你走得更穩,也更遠。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走在路上的我 Me, in Progress
0會員
12內容數
這裏是我用來紀錄自己喜歡的動畫、漫畫、小說、電影、劇集還有音樂,各色各樣的娛樂。
2025/07/28
今日想分享的這本散文集《人生不求太滿,小滿即是圓滿》,是我近來讀得最快、最輕鬆的一本書。文字通俗易懂,語句溫柔有力,如同清風拂面。作者林特特(楊穎)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擁有歷史學碩士學位,曾任教師與編輯。也因此,她的文筆細膩、敘述清晰,行文節奏明快,讓人一頁接一頁,欲罷不能。
Thumbnail
2025/07/28
今日想分享的這本散文集《人生不求太滿,小滿即是圓滿》,是我近來讀得最快、最輕鬆的一本書。文字通俗易懂,語句溫柔有力,如同清風拂面。作者林特特(楊穎)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擁有歷史學碩士學位,曾任教師與編輯。也因此,她的文筆細膩、敘述清晰,行文節奏明快,讓人一頁接一頁,欲罷不能。
Thumbnail
2025/07/25
本書心得分享: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這本書透過作者小池浩自身的經歷,說明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向宇宙許願,最終擺脫2000萬日圓債務。書中以生動的比喻,解釋如何改變潛意識中的負面想法,讓心想事成。搭配科學角度的補充,更能理解「顯化」的原理。
Thumbnail
2025/07/25
本書心得分享:從負債2000萬到心想事成每一天,這本書透過作者小池浩自身的經歷,說明如何透過調整心態、向宇宙許願,最終擺脫2000萬日圓債務。書中以生動的比喻,解釋如何改變潛意識中的負面想法,讓心想事成。搭配科學角度的補充,更能理解「顯化」的原理。
Thumbnail
2025/07/22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後感,介紹了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素食者》。文章以「怪誕、瘋狂、引人入勝」概括其感受,並描述小說的敘事方式以及引發的反思。它評價小說在現實與幻想之間穿梭,荒誕卻真實,篇幅不長卻餘韻深長,是一部值得推薦給想挑戰認知的作品。
Thumbnail
2025/07/22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後感,介紹了202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韓江的《素食者》。文章以「怪誕、瘋狂、引人入勝」概括其感受,並描述小說的敘事方式以及引發的反思。它評價小說在現實與幻想之間穿梭,荒誕卻真實,篇幅不長卻餘韻深長,是一部值得推薦給想挑戰認知的作品。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在引導孩子理解情緒時家長可以參考情緒的發展階段,各種情緒是有不同的先後順序的,較複雜的情緒如:驕傲、罪惡感等,會到大一點點才會出現。 而EQ裡強調,除了洞察、控制自己的情緒,觀察他人情緒也十分的重要,而觀察他人的情緒反應需要能了解、推估別人的心理狀態,根據年齡的發展也會有不同的心智成熟度。 情緒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Thumbnail
情緒,是影響孩子未來心理、學習、人際與品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能力。專家認為,學齡前是情緒能力養成的最好時機,父母應重視透過繪本書讓子女理解情緒並善用它。
Thumbnail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個放蕩不羈的小子不斷地提醒著我們要傾聽他的聲音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總有個放蕩不羈的小子不斷地提醒著我們要傾聽他的聲音才不會迷失了方向』。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文章描述了當人們開始年老,家庭生活忙碌,朋友關係漸行漸遠時,如何學會獨處,尋找內心的平靜和自我驗證。這是一個關於內心安寧和自我成長的故事。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父母的語言》一書強調自我調整能力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涵蓋控制衝動、情緒管理等關鍵元素。作者提倡三T原則—共情關注、多說一點、輪流說話—作為培養此能力的有效方法,透過共情理解、詳細解釋增進理解,以及鼓勵表達,來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這不僅對孩子的學業成就有益,更對其終身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從自我覺察、正向情感以及表達自己等方面來擺脫情緒內耗,並提出了一些行動建議。作者還分享了一些提升人際關係、親子關係的方法。具有實用價值。
Thumbnail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Thumbnail
這不只是一本書,而是一份禮物,來自生命的禮物。讓我們在日復一日繁忙的生活中,能夠靜下心來閱讀,透過文字的魔力,找回身心安在力量。 當媽媽之後,時常聽到專家們強調,教養孩子必須要「溫柔而堅定」。對於急性子的我來說,忍不住懷疑:「到底要怎樣才能做到溫柔而堅定?」面對怎麼講都講不聽的孩子,沒有火冒三丈就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