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自認為,一個很終極的底層,可以套用到任何,你感到怕、你想做、你逃避、你面對的事情上,看似在講廢話,這是因為與標題重合。
那時候,我怪自己、譴責自己、對未來迷茫,抱持著「想做我想做的事情,過著我想過的生活」而開始的旅途,現在回看很明顯、清楚地知道,這一切,偏了航、離了心。
看似是在追逐我想要的,實際上我只是在逃避,
逃避去看真正的問題是什麼?我到底在害怕什麼?
想做的事情在這裡,成了我的工具,讓我可以不去面對,而我以為擁有那一切,就是解答。
我那時候責怪自己,責怪的很狠,狠到我現在都還記得,有點抱歉又很心疼,不過我也完全的理解那時候的我自己。
「問題是什麼?我在怕什麼?」
你可能很好奇,也很想問。
基本上,我的想法沒什麼變,出了問題的,是從開始到結束,這個過程。
開始去做的原因:
怕:
「名、利」,的背後,是『面對家人對我未來的焦慮,讓我也對自己的未來感到焦慮。』
問題:
『是我想證明給我家人看』,你們把我看弱了,低估我了,你們不了解我,也不清楚我有多好、多強。
錯誤的目的,沒法到達你想去往的終點。
這件事,已經失去了我最初做的原因。
過程中的作為,都只是獲得流量的追逐,失焦,也失真。
直到後來,我終於去好好看看,看自己要的是什麼,想想自己到底為何做這些。
過程中,結束以後休息一段時間,斷斷續續還是在嘗試,我問自己:「為什麼發?」原本他們都躺在一個,只有我能看見的地方。
有一句話,一直深深的記在我腦海裡,「因恐懼驅動,和受到愛驅動」。
最近我才意識到,原來很多控制,都是因為我怕。
「認為自己要快點能力到什麼程度、能做到什麼事,是因為我怕錯過機會」
很長的時間,我一直誤會,「安全=正確」和「安全的選項只有一個」,一些原因是來源於「不這麼做,就會怎樣」
不過,後面我發現,生命是寬廣的,世界上那麼多人
「很多人都在過不同的人生,活出他們自己,做他們想做的」
『安全的選項
除了已知的,未知的也存在著很多。』
有的人說:
「真正的安全感,來源於無論發生什麼都不怕」
然而,想要安全感,說明了不覺得安全。
過往的一些經歷,建構了我對於「不怎麼做,就可能會『不安全』的想法
是這個想法,讓我相信了,
1/只有一種做法是安全的
2/不怎麼做,可能就不安全
以及,需要努力去讓自己安全
經歷簡單來講就是:
跟我家人生活在一起,我哪裡沒按某位家人的想法做,就會被他大聲、強勢的指責
他要所有人都按他的想法來,自己沒做好卻沒差,對誰都是一樣的態度,不是只對我這樣。
對我的問題在於:
我不喜歡這樣的對待方式,被這樣對待會讓我很不舒服。
(而且,因為不知道他什麼時候會突然說,我哪裡怎樣,讓我長期處在一個不覺得安全的狀態)
在我的立場:
「我覺得好好說就好了,完全沒必要搞得好像事多大、是個錯誤,我犯了多大事一樣」
然而,不喜歡就沒必要忍,不舒服就說。
「相處模式,他人對待你的方式,這些在關係裡都是有溝通、調整空間的」
故事:
所以,某天我真的受不了了,我就爆發了。(因為過去一直忍,建議大家不要忍、不講)
他的反應是:「我講話就這樣,不然你想怎樣?」
我回說:「那你就不要跟我講話了」
事發後,我有傳訊息,自認非常非暴力溝通的表達,提出我為什麼不喜歡他那樣對我,以及,一些其他不是很開心的點,包括上面提到的嚴以律他,寬以待己的部分。
他已讀不回,沒任何回覆,也沒主動來找我講話。
然後,我們就一直沒講話到現在。
好處非常的多,終於不用再整天擔驚受怕,也不用再都要按他的生活習慣來
過去這段關係基本上就是:「表面和平」
就這麼不講話了?
刷instagram reel,刷到一個說:
“ENOIGH IS ENOUGH.”, 夠了就是夠了。
對這段關係,我過去付出很多努力了,已經不想再對這段關係進行任何努力、補救。
「有些關係的結束,反而帶走了一直在你頭上盤旋的下雨雲。」
「什麼樣的人,能留在你身邊,能選時就做出合心、舒心的選擇吧~」
離開他,你還能遇見很多,比他更好的人。
任何關係,都要靠兩個人願意付出,才有可能繼續下去,只靠單方的付出,不長久的。
怕錯過機會的部分:
這裡該問的:
錯過機會,你怕的是因此失去擁有什麼的機會?
我後面發現我太執著於想擁有的,忽略了,幸福不一定到了遠方才能擁有。
有時候,幸福反而一直都在,從開始,再到結束,一直都在/就是現在。
而我想擁有的,只是某些,現在想要體驗的,而那些,也有不只一條路徑能到達,不是一定要到了遠方,才能實現,是我對他的實行路徑做了侷限/預設。
這篇文,就到這。
最重要的,從來都是去勇於面對自己的心。只有你,才是最了解你自己的人。
分享一段,前段時間風靡我心的小說片段節錄:
「人心隔肚皮,可是何必對自己也隔肚皮呢?好多事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藏起來對自己沒什麼好處,藏得多了,人就容易軟弱,對自己越是坦承,就越是能獲得無堅不摧的劍。」
——來自《大哥》by Pri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