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不只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場與自我的深刻對話。

課程後的全體大合照
8月1日,我帶著新規劃的課程《自信登場・魅力表達:打造你的教學臺風與互動力》,與好幸運協會的學員們一起經歷了「探索自我」的美好時光。
這堂課的設計初衷,是希望能協助每一位渴望站上講台、分享自己所學的朋友,讓大家能夠藉由「認識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講師風格。
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這不僅是一堂學會台風及授課技巧的課,而是一段能從心出發、重新認識自己的永續旅程。
課程一開始,我帶來了一組特別的破冰道具,由主婦聯盟發行的卡牌:生活實踐家~低碳簡單新生活52個行動提案。
我將牌卡放在桌上,依序請每位學員挑選一張最有共鳴的牌卡,用它來介紹自己~「你好,我叫___,我來自___,我選擇這張卡是因為⋯⋯」
這個環節的設計不只是認識彼此,更讓大家在輕鬆互動中發現原來永續就在日常生活裡:一個不使用塑膠袋的決定、一趟選擇搭乘大眾運輸的通勤、一個調高冷氣溫度的小舉動……
透過交換卡牌與身份,學員們在行動中流動、在說話中靠近,也在無形中看見「永續」的生活樣貌。
在一旁觀察的我也發現這群女力好特別,大家都很有環保意識,對地球也很有愛,大部分的人對於所拿到的牌卡都相當有見解、有共鳴呢!

破冰道具~生活實踐家的牌卡
教學從認識自己開始
「心目中好講師的模樣?」我挑選了兩支影片請大家仔細觀察李偉文老師及洪蘭老師在影片中的表現,他們說了什麼?他們看起來如何?請大家以ORID(焦點討論法)的工具進行分組討論,一邊自我評估目前的狀態,一邊探索可以邁進的方向。
小組分享後我也表達了我對“好講師”的看法,我認為成為好講師的第一步就是要結合自身的專業與熱情,而技巧的純熟都可以在經驗累積後逐步提升,這僅是外在的加分項。熟悉自己所分享的內容並能夠真誠的表達,才是能夠吸引學員的重點。當然,還有更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值得被看見。
你看待自己的樣子=別人看待你的樣子
當我們上台是為了表現,是為掌聲及成交而分享,那我們就是活在別人的眼光裡,這會讓人容易感覺緊張及焦慮。當我們上台是為喜歡及熱情而分享,那我們就可以享受台上的每一刻,心中自然感覺輕鬆自在了。
教學的本質,是陪伴與點亮
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許多書寫、對話及演練的環節,尤其是書寫,是非常難得的自我對話時光。我真的希望幫助大家在忙著學習各種技能的同時,要留一點時間給自己,從心發現自己的獨特亮點與特色,才能讓自己在舞台上永續發光。
課程最後每個人都上台分享「我是誰?」「我有什麼?」「我要什麼?」,短短一分鐘的過程中有些緊張、有些羞澀,但更多的是一點一滴踏出舒適圈的勇敢,及重新自我梳理後所綻放的自信之美。
在課程尾聲,我以一場靜心為三小時的工作坊畫下溫柔句點:
現在,請你靜靜地坐好,讓雙腳落地,輕輕閉上眼睛。
深深吸一口氣……然後慢慢地吐氣……
再一次,吸氣,帶著溫柔……吐氣,帶著感謝。
今天的你,經歷了一段勇敢的旅程。
你說出了一些平常不太說的話,
你站在台前,讓別人看見真實的你。
那個願意表達的自己,已經正在發光。
請在心中,輕輕說一聲:「謝謝我自己。」
謝謝我,願意來,願意坐下,願意打開心。
謝謝每一位在這裡的人,我們今天一起學習、一起呼吸。
把這份溫暖放在心裡,帶回生活中。
不論接下來要去哪裡,
都請記得“我”是值得被聽見的,
“我”的聲音溫柔而有力量。
現在,用雙手擁抱自己,
在心中輕輕的說:謝謝我自己,今天在這裡。
現在,請慢慢地張開眼睛。
帶著笑,回到這個當下。
也向旁邊的夥伴說一聲:謝謝你。
就這樣,在彼此的擁抱與鼓勵中,我看到了一張張溫柔、美麗又有自信的臉龐閃閃發光。

開心帶領課程的自己
讓愛與知識同行,永續的走在教學路上
在課程中,我以電影《我的嗝嗝老師》中的一段話勉勵著大家:
「一般的老師只會傳授知識,優秀的會讓你理解知識,更厲害的會教你運用知識,但有些老師會啟發你,帶來愛與智慧,讓你了解身為老師的真諦。」
願我們都能成為這樣的講師~不只是會說話的人,而是能點亮他人、也照見自己的陪伴者。
課程後一位學員開心的跟我擁抱也給予了回饋:『謝謝老師如此親切踏實的引領我們回到自己』
真開心我圓滿完成了這次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