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耗不再!我如何用「定價」這件事,走出自我懷疑的死胡同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前不久,好友告訴我她確定要離職了。我們都想把重心放在自己的療癒事業上,做真正熱愛的事。儘管沒有穩定的薪水收入,也不用通勤,經營自己的事業聽起來很美好,但這背後,我們面臨著許多內在的掙扎。

光是服務定價這件事,我們就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而這些看法的背後,隱藏的信念更值得探討。朋友的服務內容非常豐富,結合了能量療癒、催眠和藝術療癒等多個層面,我認為她的定價非常合理。然而我的定價策略就很隨興,大致上詢問過ChatGPT,再觀察一些IG同行的定價,取個平均值,由於剛入行,就選了中間偏低的價位。

我目前的服務內容較單純,主要是能量療癒,但會搭配一些原創的靈性/情緒小練習。這些練習雖與傳統諮商手法無關,卻有相似之處。學習過NLP的朋友對我的靈感感到驚訝,因為我從未學習或閱讀過相關書籍。不過,這些練習只是包含在靈氣療癒之內,並非主要服務內容,所以我定價時完全忽略了它們。朋友擔心這是不是因為我自信心不足,才導致定價過於謙遜,她極力說服我重新考慮我的定價策略。

結果,我這個習慣內耗的人,立刻陷入了自我懷疑的惡性循環:

「我在定價時真的是不夠自信嗎?」
「我希望價格親民沒錯,但這是因為我自信心不足嗎?」
「我是否遺漏了什麼線索?自我覺察不夠徹底嗎?」

就在我被這些念頭困住時,一個冷靜的聲音在腦中響起:「你先仔細回想看看定價時的過程。」於是我回想當時,發現我的想法很單純:「我的主要服務是靈氣療癒,這是百分之百能給出的內容。至於額外的靈性小練習,並不是每次都有,因此不包含在定價內。」我並不是因為懷疑自己的能力,至少當初考慮時,我並沒有「我覺得自己很菜、經驗不足」的想法。

為了確認,我向老公尋求了第三人視角。
老公說:「每個人的考量不同,除了自信心和信念,妳和朋友的生活成本也不同。她有房租壓力,如果她住在台北,價格肯定會更高。而妳沒有高生活成本的考量,也不需獨自負擔,所以妳在定價時自然可以純粹從服務內容來考量。」

這件事雖然在我內心掀起了一陣小小的波瀾,但我很感謝這個動盪,因為我發現自己對自信心不足的信念,已經開始有了不同的看法。我漸漸不再輕易相信那些否定自己的念頭,並懂得與它們保持距離。我因此重新審視了目前的服務內容和深度,盤點自己從剛入行到現在的成長,最終得到了一個新的結論:「我的服務現在值得不一樣的價格了。」

我重新整合了所有的靈性/情緒小練習,學習將能量療癒應用在不同層面,並加入牌卡來增加豐富度和深度。這次與信念相關的小動盪,似乎是個必要的發生,讓我不以內耗的方式,更清晰地認識自己。這是一個很棒的練習。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字與光之間
0會員
8內容數
這裡是我和自己對話的空間 也許聊聊一本書的感想 一段podcast帶來的體悟 也可能是生活當中的省思或一時的靈光乍現 偶爾聊聊心中的不確定和迷惘 這裡沒有明確的指引,也沒有明確的答案 但有覺察和觀察 如果你也是生活觀察家、喜歡靜下來與自己說說話, 歡迎進來,與我一起靜靜走一段字裡行間的路。
字與光之間的其他內容
2025/08/10
在這大覺醒時代,越來越多人尋求通靈訊息,但真正的覺醒並非向外尋求指引,而是記起自己「本自具足」。通靈訊息雖能帶來宏觀視角,若未能將其內化並言行合一,便可能成為逃避現實的藉口,最終使自己離內在神性越來越遠。真正的成長,在於向內觀,聆聽自己的聲音,而非盲從外來的訊息。這才是覺醒之路的核心。
Thumbnail
2025/08/10
在這大覺醒時代,越來越多人尋求通靈訊息,但真正的覺醒並非向外尋求指引,而是記起自己「本自具足」。通靈訊息雖能帶來宏觀視角,若未能將其內化並言行合一,便可能成為逃避現實的藉口,最終使自己離內在神性越來越遠。真正的成長,在於向內觀,聆聽自己的聲音,而非盲從外來的訊息。這才是覺醒之路的核心。
Thumbnail
2025/07/19
踏上療癒師之路後,質疑與比較心時常浮現,這篇文章如實揭露我內心的掙扎與陰影,也分享我如何學習在黑暗中等待微光,用自己的方式慢慢看見自己。如果你也曾經懷疑自己,希望這段歷程能與你共鳴。
Thumbnail
2025/07/19
踏上療癒師之路後,質疑與比較心時常浮現,這篇文章如實揭露我內心的掙扎與陰影,也分享我如何學習在黑暗中等待微光,用自己的方式慢慢看見自己。如果你也曾經懷疑自己,希望這段歷程能與你共鳴。
Thumbnail
2025/06/28
學習表達情緒、說出真話,是我在人際關係中不斷練習的課題。從與老公的對話到面對媽媽的情緒,我逐漸明白,安心說話的關鍵不只是他人是否理解,而是我是否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讓我無法開口的,其實是內心的傷。
Thumbnail
2025/06/28
學習表達情緒、說出真話,是我在人際關係中不斷練習的課題。從與老公的對話到面對媽媽的情緒,我逐漸明白,安心說話的關鍵不只是他人是否理解,而是我是否願意為自己站出來。那些讓我無法開口的,其實是內心的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因為工作,我去心理諮商了, 大腦想去上班,但身體不願意,所以我們一起選擇離職了。 遇見心裡諮商後,如何改變我的人生:重拾自己!
Thumbnail
職業選擇與內心掙扎:一次心靈與能量的轉化之旅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
Thumbnail
職業選擇與內心掙扎:一次心靈與能量的轉化之旅 我發現我的個案都蠻可愛的,他們會告訴我原因,想找我做服務是因為遇到什麼事?或甚麼問題? 也或許是之前我給他們的觀念吧!所以來找我服務前都會跟我說他們遇到什麼問題,或甚麼狀況,請我做什麼服務。或著詢問我這些狀況可以用什麼服務? 我對於這樣的對話非常的
Thumbnail
於我而言,療癒師不是一份職業,是生活態度的展現。 在人生這條說短不夠長,說長又太短的薄薄年歲裡,玩樂著我的眼光、聚焦,看看自己能創造些什麼? 如何從過去走出來?過去真的是需要走出來的嗎? 其實真正過不去的,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點開以下網頁,不必下載app,可直接收聽。 也許我的聲音能帶來點
Thumbnail
於我而言,療癒師不是一份職業,是生活態度的展現。 在人生這條說短不夠長,說長又太短的薄薄年歲裡,玩樂著我的眼光、聚焦,看看自己能創造些什麼? 如何從過去走出來?過去真的是需要走出來的嗎? 其實真正過不去的,是什麼呢? 歡迎大家點開以下網頁,不必下載app,可直接收聽。 也許我的聲音能帶來點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目標回到職場,具體開始行動的這段時間,我經歷了內心懷疑焦慮和不自信,終於確定了方向。
Thumbnail
「去諮商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嗎? 」 當心裡久久無法散去的哀愁正在生活的上空蒙上一層灰, 試著想讓生活更好、試著想讓自己更敏銳的呼吸每一口空氣, 生活越是用力、越是被更用力的反彈回來。
Thumbnail
「去諮商是一件丟臉的事情嗎? 」 當心裡久久無法散去的哀愁正在生活的上空蒙上一層灰, 試著想讓生活更好、試著想讓自己更敏銳的呼吸每一口空氣, 生活越是用力、越是被更用力的反彈回來。
Thumbnail
就像是我們累積了經驗和能力後,若沒有嘗試去跳躍一次,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與目標究竟還有多少差距?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但這些必須去行動後,才能有所體會,才能夠做出調整,若我們只站在原地因恐懼和擔憂而苦惱,那我們永遠無法抵達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就像是我們累積了經驗和能力後,若沒有嘗試去跳躍一次,我們無法知道自己與目標究竟還有多少差距?自己的極限在哪裡? 但這些必須去行動後,才能有所體會,才能夠做出調整,若我們只站在原地因恐懼和擔憂而苦惱,那我們永遠無法抵達自己的目標。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著作者的求職心路歷程,探討了對金錢的心態轉變和尋找工作的初衷。透過內心的對話和療癒過程,作者獲得了對工作和金錢的新體會,最終找到了為自己而工作的初心。文章中還包含了對生活中各種珍貴的遇見和體驗的感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