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相遇在麥克風前的兩位老師
錄音室的燈光暖黃而柔和,桌上的麥克風靜靜地立著,像是在等待一場久別重逢的對話。郝哥笑著迎來了今天的嘉賓——他口中的老師、導師、偶像——王永福,人稱「福哥」。
雖然福哥曾不知不覺當過郝哥的老師,但此刻的兩人,像是老朋友一樣熟絡。這不僅是一場訪談,更像是一場對彼此生命歷程的致敬。
郝哥早就計劃好這次的訪問,要從三個層次挖寶:教學的技術、簡報的技術、以及更高一層的——工作與生活的技術。這是一段從專業到人生的階梯,而福哥正是那位一步步走過,並願意回頭分享的人。第二章:教學的技術——讓學生覺得自己很厲害
福哥的教學故事,得追溯到高中時期。那時的他,還只是個在電腦補習班教課的少年,高三站上講台,高四成了班上電腦課的「正式老師」。
那時他以為「會,就能教」,直到後來成為保險業務員,被公司邀請培訓新人,才真正踏入「專業講師」的世界。
十年職業講師經驗,加上博士班對教學理論的深耕,福哥像一座橋,把「學術」與「實務」連結起來。他將教學視為「技術」——能夠拆解、複製、模仿的技能,而不只是仰賴天賦的藝術。
「教的越少,學生學得越好。」
這聽來有些反直覺,卻是福哥多年心得。他不是要老師偷懶,而是提醒:課堂的主角應該是學生。講師應多設計互動、問答、小組討論,讓學生成為思考與表達的主人。
另一個關鍵理念是——「把困難的事教得簡單,一點都不簡單。」
教學者的價值,不在於讓自己看起來多專業,而是讓學生產生成就感,覺得「我也能做到」。當學生對學習有了信心,才會願意主動探索更多。
在福哥的課堂裡,「簡單」和「有趣」是一對雙生火焰。無論是財務管理、性別平等法,甚至最枯燥的法規課,他都能設計成讓人忘記時間的旅程——手機被遺忘在桌上,注意力全被引進學習的流中。
第三章:簡報的技術——讓對方心甘情願點頭
簡報,是福哥的另一座高峰。十五年間,他走進七成百大上市公司,包括台積電、Google、Nike、Gucci。黑色 T 恤上的「專業簡報」Logo,是他的戰袍。
他先給出最核心的定義:簡報的目的,是說服。
不論對象是投資人、老闆還是同事,你的內容要讓對方理解、接受,甚至採納你的觀點。
福哥將簡報分成三個階段:簡報前、簡報中、簡報後。
在簡報前,他用「GAP」檢視準備:
- G (Goal):這次簡報的目的是什麼?
- A (Audience):聽眾是誰?
- P (Purpose):希望達成的具體目標是什麼?
「簡報前的摸底,決定簡報中的成敗。」
簡報中,他形容是一場「排練好的舞台劇」——有劇本(投影片),但表演必須自然流暢。最低標準是上台前至少完整練習兩次,一次抓時間,一次調流暢度。
他笑說,看過太多口才好的人因沒準備而失敗,也見過口才普通的人因充分準備而脫穎而出。
簡報後,真正的功夫在舞台背後的準備細節。就像郝哥當年為 14 分鐘的比賽簡報練了 37 次,每張投影片的秒數精確到位——台上三分鍾,台下十年功。
福哥提醒,簡報是一種技術,不是天賦。一次專注練好一件事:今天練 GAP,下次練開場,再下一次練時間掌控。累積的,不只是技巧,而是台下觀眾的信任。
第四章:工作與生活的技術——喜歡自己的人生設計
如果說教學與簡報是專業的舞台,那工作與生活,就是舞台之外的全部人生。
福哥的《工作與生活的技術》起點,其實很私心——他想為 11 與 13 歲的女兒留下一份未來的禮物。
他知道,等女兒出社會時,自己已近 70 歲,不再是每天衝鋒的模樣。但他希望,孩子仍能看到父親在「黃金生產力」時期,如何高效工作、精彩生活,並將這套方法拆解、記錄下來,像武功秘笈一樣,留給她們參考。
第五章:21 天的行動藍圖
課程被分成三週、21 天,每週一個主題:
- 從夢想到實現
將模糊的夢想拆解成目標、計劃與每日可執行的行動。 - 從輸入到輸出
不只學習,更要找到最好的時段與方法,把知識應用出來。 - 從技巧到心態
技巧是表層,心態是核心。堅持、專注、熱情,都是讓生活與工作融合的燃料。
每個單元不只是教方法,還有真實生活的實拍——凌晨五點半起床的日常、旅行中的遠端工作、練薩克斯風的午後……生活與工作的邊界在畫面中被柔和地抹去。
「真正的平衡,不是分隔生活與工作,而是讓它們交融,彼此成全。」
第六章:選擇的力量
福哥強調,這不是一堂讓你「變成他」的課,而是一面鏡子,幫你看到更多可能性。
就像郝哥 5 年寫了 10 本書,不是要每個人跟進產量,而是讓人知道——原來可以這樣做到。
「過去不代表未來。當你開始選擇,你就開始設計自己的人生。」
他回顧自己,30 歲才回到大學讀書,從工地主任到博士、從保險業務到企業講師,每一次轉折都是因為選擇,而非偶然。
第七章:從台上到台下,從方法到樣子
三集訪談走完,郝哥感慨地說:
教學的技術,是讓學生覺得自己厲害;
簡報的技術,是讓對方願意點頭;
工作與生活的技術,則是讓自己喜歡自己的樣子。
這不是速成的劇本,而是長期排練的生活——每天多聰明一點點、多快樂一點點。當某天回望,你會發現自己站在一個很喜歡的位置上。
精選金句整理
「教的越少,學生學得越好。」
「把困難的事教得簡單,一點都不簡單。」
「簡報的目的,是說服。」
「簡報前的摸底,決定簡報中的成敗。」
「真正的平衡,不是分隔生活與工作,而是讓它們交融,彼此成全。」
「過去不代表未來。當你開始選擇,你就開始設計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