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51:《內耗的日子辛苦了:一場與自己和解的對話》_心理諮商師 周慕姿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一、黃昏裡的相見

錄音室的木質桌面在黃昏的金色燈光下閃著溫潤的光澤,空氣裡瀰漫著剛泡好的咖啡香。玻璃外的世界緩緩沉入夜色,室內卻正醞釀著一場細膩而真摯的對話。

米克與Michael相視一笑,迎來了他們熟悉又期待的來賓——周慕姿。這是第二次的相遇,上一次的對談意猶未盡,這回,他們決定深入探討一個困擾現代人已久的議題——內耗

「內耗,像失眠一樣,人人知道卻少有人懂得真正的解法。」

raw-image

二、什麼是「內耗」

在慕姿眼中,內耗幾乎總與困境並生。那可能是選擇的兩難、關係的失落,或任何讓人心裡同時響起多種聲音的時刻——能量不再用於解決問題,而是被消磨在自我拉扯與批判之中。

Michael聽著,點點頭。這不正是他最近的狀態嗎?三年前,他與一段關係保持著若即若離的距離,直到鼓起勇氣想確認時,對方卻選擇了離開。患得患失、價值感起伏,讓他每天都像在擺盪的船上。

「內耗不是因為我們懶,而是因為我們太努力,努力到不敢留一口呼吸的空間給自己。」

三、小Michael的心聲

慕姿專注地聽,然後緩緩說出她的觀察——在Michael心裡,有個「小Michael」始終沒有被安慰。他也許在懊悔、也許在哭泣,甚至在氣憤:「對啦,我就爛,可是我真的很難過。」

Michael愣了下,那感覺赤裸卻真實。他承認,自己面對脆弱的方式,一直是「變得更好」。那是一種生存策略——試圖以強大換取掌控感與安全感。然而,這也讓他錯過了停下來、好好擁抱自己情緒的機會。


四、反省之外,還有什麼

對於反省,慕姿並不否定,因為它曾幫助過Michael度過許多困境。但她提醒,當內心最深處的情感沒被理解或安撫時,內耗就會像潮水一樣不斷回來。這不只是方法的問題,而是「看清楚自己發生了什麼事」的勇氣。

她舉例,失去重要關係時,那些腦中盤旋不去的假設與自責,其實是想抓住一個「確定」——即使那個確定是痛苦的,比如「因為我不好,所以他離開」。因為確定,至少比未知安全。

「有時候我們寧願確定自己不好,也不願面對那個沒有答案的空白。」

五、四種生存策略

談到應對內耗的方式,慕姿列出四種常見模式:

  1. 討好——試著透過迎合換取關係安全。
  2. 疏離——遠離世界,避免再受傷。
  3. 指責——挑剔自己或他人,掌控局面。
  4. 高功能——像Michael一樣,把自己推向更高標準。

這些策略沒有絕對的好壞,它們都是過去經驗中存活下來的武器,只是可能無法滿足當下真正的需求。


六、追根溯源的印記

慕姿用一個街頭畫面作比喻:小女孩跟不上父親和哥哥的步伐,在後面哭喊「等等我」,卻換來一句「是你們遲到」。那份力不從心與被拋下的感覺,會深深刻在記憶裡。長大後,她可能會提前準備、事事謹慎,因為深知「沒有人會等」。

Michael沉默了片刻,他意識到,自己對「被看見脆弱」的恐懼,也許與過去的某些片段有關——那些時刻教會他,脆弱會被忽略,甚至被視為累贅。


七、連結與脆弱

「你最想要的是什麼?」慕姿問。

「連結。」Michael答。

慕姿點頭:「那你知道連結的核心,是彼此分享脆弱嗎?」

Michael遲疑了。分享脆弱對他而言,等同於暴露會被嫌棄的一面,他怕對方因此退縮、甚至厭惡。

慕姿笑了:「這就是矛盾所在——你渴望的東西,卻用防禦的方式隔絕。」

「連結的橋樑,不是完美的形象,而是願意被看見的脆弱。」

八、內耗的六步迴圈

慕姿將內耗拆解成六個步驟:

  1. 觸發事件——通常來自失落、衝突或不確定。
  2. 情緒反應——焦慮、憤怒、悲傷交織。
  3. 核心信念——那些深埋心底的定義,例如「我不夠好」。
  4. 行動選擇——用生存策略安撫自己。
  5. 短暫緩解——情緒暫時下降,但未真正解決。
  6. 循環重啟——同類事件再次引發相同反應。

她直言,Michael卡在第一步——理解並面對情緒的那一關。一旦卡住,後面的行動多半是為了「掌控」,而不是為了真正的修復。

「有時候,我們忙著前進,只是因為不敢停下來看心裡那個破口。」


九、情緒安撫的練習

慕姿建議,想跳脫迴圈,得先學會自我安撫。

這並非自我說服,而是像照顧朋友一樣,承認情緒的存在——「我知道你很害怕、很委屈,但我在這裡。」

她舉例,有些人會用寫信的方式,把未竟的話語完整寫下,不必一定寄出。過程不是為了改變別人的態度,而是讓自己確認:我有能力說出我的需要與感受。

Michael聽著,眉頭微蹙。他坦承,自己幾乎不會這麼做,因為總覺得「沒用」。慕姿笑著提醒,這正是他需要練習的——停留在好的感覺裡,而不是立刻找下一步行動。


十、從童年帶來的行李

對話中,慕姿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小學時,她因為長期在外比賽、與同學疏遠,又被老師公開比較,最終被同儕拒於模範生之外。那一刻,她凍住了感覺,心裡默默決定——與其依賴關係,不如讓自己變得無可取代。

這段經歷成了她的生存策略:用能力武裝自己,卻也讓真正渴望的連結越走越遠。

「我們常用最熟悉的方式保護自己,卻忘了,那也是讓自己孤單的原因。」

十一、擴充工具箱

慕姿強調,生存策略無須全盤否定。它們曾保護我們走過危險,但若想真正減少內耗,需要為自己添上新的選項。

就像工具箱裡不只一把螺絲起子——多一件工具,就多一次不同應對的可能。

當一個人擁有更多彈性,內耗自然減少;而當內耗減少,他也更有力氣去嘗試新策略,形成正向循環。


十二、休息的權利

「高產出的人,不是因為能力超群,而是因為不浪費時間在內耗。」慕姿語氣堅定。

她說自己能安心地休息,不帶罪惡感,不怕被落下。那是一種對自己的信任——知道休息不是懶惰,而是為了更穩定地前行。

Michael聽得入神。他開始想像,如果有一天,他也能在沙發上滑手機而不感到焦慮,那會是多大的自由。


十三、與自己和解

節目尾聲,米克與Michael笑稱,這場對話讓錄音室像變成了一間溫暖的心理諮商室。外面的夜色更深了,燈光依舊金黃,空氣中仍有咖啡的餘香。

Michael低聲說,今天最大的收穫,是感覺到有人真正理解了那個「小Michael」。那份被看見的踏實,讓他暫時停下了腳步——不急著變得更好,只是靜靜地,和自己坐在一起。

「和自己握手言和的那一刻,世界不必改變,我已經不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lan大叔的職場真心話
7會員
167內容數
我是 Alan大叔,熱愛閱讀與寫作,樂於分享心得與見解。在職場打滾多年,我以真誠的筆觸記錄所見所聞,提供實用的經驗與建議,幫助讀者在職場少走冤枉路。閒暇時,我喜歡透過攝影捕捉生活的美好,也熱愛騎單車享受自由與探索的樂趣。寫作對我而言不只是分享,更是一種與世界交流的方式,期待透過文字與更多人產生共鳴,一起成長、前行!
2025/08/16
她,從政大韓文系出發,闖進媒體、科技與創業的世界; 她,帶著笨拙英文與無數拒絕,走到西北大學、Meta、eBay、麥當勞全球團隊的舞台; 她,用一次次主動叩門,把「不可能」變成履歷裡的故事,也變成人生的寬度。
Thumbnail
2025/08/16
她,從政大韓文系出發,闖進媒體、科技與創業的世界; 她,帶著笨拙英文與無數拒絕,走到西北大學、Meta、eBay、麥當勞全球團隊的舞台; 她,用一次次主動叩門,把「不可能」變成履歷裡的故事,也變成人生的寬度。
Thumbnail
2025/08/13
在職場裡,我們常戴著微笑的面具,默默吞下委屈與疲憊,直到身體替心靈發出警報。 這是一個關於「情緒內耗」的故事,從壓抑到崩潰,再到慢慢學會鬆手、呼吸。 願你讀完後,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Thumbnail
2025/08/13
在職場裡,我們常戴著微笑的面具,默默吞下委屈與疲憊,直到身體替心靈發出警報。 這是一個關於「情緒內耗」的故事,從壓抑到崩潰,再到慢慢學會鬆手、呼吸。 願你讀完後,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一方天地。
Thumbnail
2025/08/12
在這個人人渴望快速致富的時代,他卻選擇了一條慢慢走的路。 這不是懶惰,也不是保守,而是一種看透人性與市場後的堅持。 從眼科醫師到財經作家,綠角用一生驗證:穩定,才是投資最深的力量。
Thumbnail
2025/08/12
在這個人人渴望快速致富的時代,他卻選擇了一條慢慢走的路。 這不是懶惰,也不是保守,而是一種看透人性與市場後的堅持。 從眼科醫師到財經作家,綠角用一生驗證:穩定,才是投資最深的力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現代生活的快節奏常使人感到精神壓力,導致身心不健康。本文探討如何透過自我安頓及重新與身體聯繫,擺脫情緒的羈絆,找回內在的安定。南希京的研究指出,許多人因追求他人的認同而忽略自己的需求,最終造成身心分離。適當的放鬆與自我關懷,能幫助我們從焦慮中解脫,邁向真正的幸福與平靜。
Thumbnail
昨天的文章提到,壓力會放大我們對另一半的負面觀感,容易挑剔、批評。有專家提出,要改善這些問題,可以培養在睡前小聊的習慣,有助於化解誤會、增進感情。
Thumbnail
昨天的文章提到,壓力會放大我們對另一半的負面觀感,容易挑剔、批評。有專家提出,要改善這些問題,可以培養在睡前小聊的習慣,有助於化解誤會、增進感情。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心理諮商免費3次,助你重拾心理健康 諮商心理師周慕姿提醒,處於人生轉換期的青壯年,遭遇各種心理迷惘與困擾,如果你發現自己睡不好、吃不好、心情和脾氣都不好,就要留意心理健康提醒和警訊,回歸關注自身情緒,就像練肌肉要找教練重訓,訓練心理韌性、了解情緒也需要找專業人員協助。 自2024年8月1日起,台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失眠和內心感受的文章,作者在混亂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感到迷失與痛苦。在最後卻發現友情的定義似乎在我眼中已經模糊不清。
Thumbnail
這是一篇描述失眠和內心感受的文章,作者在混亂的生活和情感世界中感到迷失與痛苦。在最後卻發現友情的定義似乎在我眼中已經模糊不清。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工作坊和心理諮商結案的分享。作者透過參加各種活動和課程,感受到身心平靜和活力的回歸,並分享了對情緒的看法和心得。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情緒工作坊和心理諮商結案的分享。作者透過參加各種活動和課程,感受到身心平靜和活力的回歸,並分享了對情緒的看法和心得。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許多人因長時間的負面情緒,陷入低潮不知如何是好,或是突然被情緒淹沒。《療癒,從感受情緒開始》透過作者在心理諮商實務工作的案例,以對話形式表達出來,帶領讀者重新認識情緒。這本書以情緒變化三角形為基礎概念,透過「覺察」重新自我理解,找回內在安穩的力量。
Thumbnail
努力唸書、工作,一日復一日,這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自己而努力,還是為了別人而努力? 對於人生的茫然,對於自己價值的茫然,我們都需要「存在的力量」。
Thumbnail
努力唸書、工作,一日復一日,這樣生活的意義是什麼? 是為了自己而努力,還是為了別人而努力? 對於人生的茫然,對於自己價值的茫然,我們都需要「存在的力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