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情緒發展
- 約 4 個月開始出現更豐富的情緒表達,會有:
- 憤怒、悲傷
- 害怕(例如害怕大聲音、從高處摔落)
- 能分辨 熟人與陌生人:
- 對陌生人會出現害怕、逃避反應
- 5〜6 個月:
- 與媽媽建立明顯情感連結
- 見到媽媽會手舞足蹈,高興反應明顯
- 媽媽離開會哭泣
- 6 個月時,情緒表達已很完整:
- 高興、生氣、害怕、厭惡、苦惱等情緒表現明顯
2. 認知與動作發展
- 視覺追蹤能力:眼睛能追著移動物體看
- 抓握訓練:
- 能嘗試抓搖鈴、毛絨玩具
- 抓握是腦部與肌肉協調的重要練習
- 語言與社交能力:
- 會模仿大人表情與聲音
- 會回應微笑,出現咯咯笑聲
- 重複對話、唱歌、朗讀能促進語言發展
- 情感學習:
- 最佳刺激來源是父母的臉與聲音
- 面對面互動、熟悉的聲音讓寶寶建立安全感
3. 建議互動方式
- 每天用 溫柔的語氣對話、唱歌
- 給寶寶閱讀,指認圖片
- 使用色彩鮮明、安全材質的玩具
- 撫摸、擁抱增加安全感
4. 睡眠與日常作息
- 白天小睡:不超過 3 次,最後一次避免在傍晚
- 推薦 「吃 - 玩 - 睡」 模式:
- 先喝奶 → 適度活動(非劇烈)→ 入睡
- 避免寶寶將吃與睡直接連結,幫助未來自行入睡
- 清醒時間:約 1.5 小時
- 睡眠總時數:13〜17 小時/天
- 上午小睡 1〜2 小時
- 下午小睡 1〜2 小時
- 若額外需要小睡,建議半小時內
- 夜間醒來處理:
- 先排除生理需求(尿布、餓、病痛)
- 若僅因情緒,暫緩安撫,讓寶寶練習自我安撫
- 睡眠環境與習慣:
- 固定睡前儀式(洗澡、講故事、播放輕音樂)
- 安靜、昏暗、溫濕度適宜
- 在有睡意未睡著時放下入床,練習自行入睡
- 白天多活動和日照,晚上減少光線與電子產品刺激
5. 適合的玩具與刺激
- 軟質玩具:無小零件,防止誤吞
- 聲音玩具:安全且可刺激聽覺與手眼協調
- 布書與繪本:展示圖畫,促進視覺與認知發展
- 色彩鮮明的抓握玩具:訓練手部動作與觸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