澱粉酶的探究課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前一陣子因緣際會,認真看了一下關於國中生物課程中,澱粉酶的內容。這段課程超經典的,大概是說我們的口水裡面,有可以把澱粉分解變成麥芽糖的酵素,稱為澱粉酶。國中生物課為了要說明這件事情,就會設計一個實作課程:準備一些澱粉溶液,然後讓學生吐一點口水進去,攪拌一陣子之後,將整個混合溶液加入一點本氏液隔水加熱,看到本氏液從藍色變為紅色時,就代表混合溶液具有還原性,證明麥芽糖(或葡萄糖)存在。

但這個實驗,對一些偶包有點重的國中生而言,吐口水,用口水作實驗有點噁心,所以不少生物老師都在想辦法要讓這個實驗更加的讓國中生可以接受。雖然我覺得用口水來說明人類自己身上的酵素,是非常好的課程體驗,但確實就會有老師因為學生的心裡跨不過去,在課程進行時會有點卡關。

最近聽到的一個作法是從簡子惠老師那邊聽到的,她從111年會考的第32題取材,做成課程。

raw-image

用蜂蜜水來取代口水,用糯米紙取代澱粉(糯米紙的這個作法我最早是聽月鈴老師作的,一張一張糯米紙很方便取得定量的澱粉),然後將糯米紙先泡水之後,滴入蜂蜜水,然後滴入碘液後,會看到藍黑色,再稍微搖晃一下,藍黑色就消失了。實驗結果如下圖的敘述:


這個實驗方式的邏輯其實和原本的設計有好幾個不同的地方,實驗的結果也有非常多很有趣可以討論的地方。先談一下邏輯部分:

原本的設計,是檢驗澱粉被分解之後的還原糖,只要有一點還原糖產生了,就可以用本氏液檢測出來「有產生還原糖」。新的設計,是檢驗澱粉有沒有被分解掉。

前者檢驗的是有沒有產生產物,後者檢驗的是反應物是不是消失了。在已知澱粉會被分解變成糖的前提下,檢驗誰當然都可以。不過如果把這個事情當做未知的話,結合兩個實驗剛好可以把「澱粉被分解變成糖」的過程都看到。

第二個不同的地方是,原本只要產生出一點還原糖,我就可以用本氏液檢驗到。但後者的作法,就得要等澱粉「完全被分解」,才能看到藍紫色消失,所以觀察的邏輯就會不一樣。

接下來我想關注一下第二點。酵素要讓澱粉消失,需要的時間會是比較長一點的,所以一開始在看上面的實驗影片時,就覺得哪裡有點怪怪的:

1.藍紫色消失的速度也太快了吧

2.碘液加進去的瞬間,變為藍紫色然後就馬上消失,難道是碘液加進去的時機,剛好抓到了澱粉從還沒分解完到分解完的瞬間嗎?

所以我想應該還有不同的可能性可以加以討論。查一下蜂蜜的成分,當然很複雜,不同蜂蜜也有很多不同的組成,不過大致上都會有大約75-80%的葡萄糖和果糖,水份,各種酵素包含澱粉酶,還有一些維生素、胺基酸等物質。

所以蜂蜜裡面確實有澱粉酶可以分解澱粉,但也還有這麼多其他物質,有沒有什麼其他造成藍紫色消失呢?剛好身為一個化學老師,碘液的變色遊戲玩了不下十次,當然知道碘在形成三碘離子I3-的時候,會變成褐色,還原成碘離子I-的時候,會變成無色,氧化成IO3-碘酸根離子時又會變成無色。

會不會是還原劑造成了碘的顏色變化,而不是酵素分解澱粉造成的顏色變化呢?看上面的影片截圖可以發現,藍紫色消失後,水溶液是呈現黃褐色的,如果是把碘還原的原因造成的話,應該會變成無色才對。不過因為蜂蜜水本身也是帶有黃褐色,所以這個顏色的判斷會失準。

今天上課前,自己做了簡單測試後,調整了一點步驟,就讓學生來玩。

首先是最基本的碘液碰到澱粉變色,給學生一點太白粉,在水中攪拌一下,滴幾滴優碘進去,就會變色了。

raw-image

接下來呢,就挖一小湯匙蜂蜜加進去,搖一搖。大概幾分鐘之後,大家都看到顏色慢慢的變成褐色,藍紫色都褪掉了。

這是因為澱粉被分解掉造成的嗎?要怎麼驗證呢?其中一個方法就是在藍紫色已經褪掉的溶液裡面,再加一點碘液進去,看看會不會變色。如果還會變色,代表澱粉還存在,至少還沒被完全分解的情況下,顏色就褪掉了;如果不會變色的話,代表澱粉真的都被分解掉了。

結果其中六組學生都變色了,只有一組沒有變色。

代表蜂蜜水真的可以把澱粉分解掉,但是就算澱粉沒有被分解掉,顏色也是會消失的。意思是顏色消失,未必是因為澱粉分解。

所以接下來就讓學生去思考:那還有什麼別的可能性會造成顏色消失呢?

「碘液被分解了」

就變成一個很好的答案。當然碘液不太能被分解,比較可能的是氧化或還原,但回答碘液被分解了,或產生了化學變化等等的說法,是一個很好很敏銳的觀點。

接下來的課程,就先跳離蜂蜜,玩回我的老本行,就是拿硫代硫酸鈉讓碘液顏色消失,再拿30%雙氧水進去讓顏色重新出現,說明在還原環境和氧化環境下,碘液的顏色會有哪些變化。也可以玩玩在碘液裡面,加入一點鹼,可以讓碘液自身氧化還原,顏色也會消失。

既然知道碘液被還原時,顏色會消失,那就可以回頭找找,蜂蜜裡面有什麼成分可以讓顏色消失的?又或者會不會是酸鹼環境造成碘顏色消失的?

先排除酸鹼環境,因為通常蜂蜜會帶一點酸性,所以不會是鹼性環境造成的自身氧化還原。那葡萄糖、果糖、酵素、維生素中,具有還原力的有什麼?

葡萄糖、果糖和維生素都可能可以有還原力。當然以蜂蜜組成成分來說,糖佔的比例很高,維生素的含量很少,整體可視為具有還原力的溶液,主要應該來自於糖的還原力。雖然在酸性環境中,還原力會較弱,但還是具有足夠還原碘的能力吧。

最後就可以推論是蜂蜜中的糖,造成澱粉和碘液藍紫色錯合物顏色消失的結論。當然澱粉被酵素分解,也是其中一個造成顏色消失的原因,這兩者並不互斥,可以同時作用。

課程的最後,就讓學生把前面的歷程發現記錄作個總整理,用CER的模式試著寫寫看,論述蜂蜜水中,澱粉+碘液藍紫色消失的原因是什麼。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鄭志鵬(小p老師)的沙龍
8會員
6內容數
我是小p老師,是中學的科學教師,喜歡探究,喜歡玩科學,思考科學的教學。
2025/06/2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體制中,以篩選菁英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如何扼殺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樂趣。作者以自身經驗及志祺七七訪談徐國峰教練的例子,說明傳統教育重視考試成績與競爭,忽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樂趣與個人成長。作者呼籲教育應回歸提升個人能力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與樂趣,而非單純為了應試。
Thumbnail
2025/06/29
本文探討臺灣教育體制中,以篩選菁英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如何扼殺學生的學習動機與樂趣。作者以自身經驗及志祺七七訪談徐國峰教練的例子,說明傳統教育重視考試成績與競爭,忽略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樂趣與個人成長。作者呼籲教育應回歸提升個人能力的目標,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與樂趣,而非單純為了應試。
Thumbnail
2025/05/29
這篇嘗試整理一下,如果是以「描述法」的角度來思考教學策略的話,教學策略的重點會是什麼。但也請注意,永遠不要把這種「通用原則」的東西,硬要全部套用。教學永遠是教師在教學現場當下的專業決定,我整理的內容,是希望建立框架。框架或系統清晰後,其實蠻有利於思考的,可以用這樣的框架來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選擇,或是
2025/05/29
這篇嘗試整理一下,如果是以「描述法」的角度來思考教學策略的話,教學策略的重點會是什麼。但也請注意,永遠不要把這種「通用原則」的東西,硬要全部套用。教學永遠是教師在教學現場當下的專業決定,我整理的內容,是希望建立框架。框架或系統清晰後,其實蠻有利於思考的,可以用這樣的框架來重新檢視自己的教學選擇,或是
2025/05/28
108課綱中的科學課程,其中一個重點是探究能力的培養,這部分也很明確地寫在了課綱的學習表現中。然而關於何謂探究能力或探究能力要教什麼這件事情,大多數的科學老師可能直覺想到的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想到「科學方法」,或許許多老師跟我一樣,直覺想到的就是變因控制這類型的研究法,也就是有操縱變因、應變變因
Thumbnail
2025/05/28
108課綱中的科學課程,其中一個重點是探究能力的培養,這部分也很明確地寫在了課綱的學習表現中。然而關於何謂探究能力或探究能力要教什麼這件事情,大多數的科學老師可能直覺想到的就是所謂的「科學方法」。想到「科學方法」,或許許多老師跟我一樣,直覺想到的就是變因控制這類型的研究法,也就是有操縱變因、應變變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東地區的食農課程資訊,包括課程基礎資訊、稻米生產與加工流程,以及相關飲食文化和生活技能的教育內容。課程提供免費服務,歡迎聯繫穗安創意文化有限公司。文章中引用了「德德的稻米二三事」教學示範內容。
Thumbnail
學校的營養午餐都有營養師把關菜單, 孩童發育過程, 蛋白質含量一定要足夠! 附餐常見「保久乳」及「此牌豆漿」。 但據我的觀察, 「此牌豆漿」,敝校高中生,非常不愛。
Thumbnail
學校的營養午餐都有營養師把關菜單, 孩童發育過程, 蛋白質含量一定要足夠! 附餐常見「保久乳」及「此牌豆漿」。 但據我的觀察, 「此牌豆漿」,敝校高中生,非常不愛。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提到「發酵」,你會想到什麼呢?味噌?泡菜?沒錯,它們都是鼎鼎有名的發酵食品。發酵食品充滿著前人的生活智慧,除了可以延長食物的保存期限,發酵過後的食物會產生某種特殊風味,讓食物變得更美味。發酵還能將營養成分的分子變小,讓人體更容易吸收,同時吃進好菌。讓腸道更健康。
Thumbnail
分享上榜臺大食科所和高考食品技師的推薦書單和讀書建議,及分享答題技巧
Thumbnail
分享上榜臺大食科所和高考食品技師的推薦書單和讀書建議,及分享答題技巧
Thumbnail
分享成功上榜臺大食科所和高考食品技師的讀書方法和推薦書單,並針對各考科提供讀書建議和學習資源。
Thumbnail
分享成功上榜臺大食科所和高考食品技師的讀書方法和推薦書單,並針對各考科提供讀書建議和學習資源。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健康米食新思量─升糖指數 - 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12717&id=293470  研究發現:稻米的澱粉組成以直鏈澱粉含量(amylose content)高者,GI値較低,然而米飯口感卻隨
Thumbnail
健康米食新思量─升糖指數 - 農業知識入口網https://kmweb.moa.gov.tw/knowledgebase.php?func=2&type=12717&id=293470  研究發現:稻米的澱粉組成以直鏈澱粉含量(amylose content)高者,GI値較低,然而米飯口感卻隨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Thumbnail
這次嘗試了比較不同風格的標題 這篇文章靈感出自我的教練,現在我都會將吃的食物給教練看。 在今天的教練課中剛好聊到了,才知道紅蘿蔔/白蘿蔔算是澱粉類食物。 所以如果在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朋友,要稍微知道一下。 除了上述兩種食物以外, 土豆(马铃薯) - 它们通常被当作蔬菜烹饪,但其實她都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比較家常、日常隨手可用的食譜。我的目標就研發出能夠讓大家都不需要含淚補充蛋白質;可以輕鬆將乳清蛋白粉融入早餐之中;如果你不講,共進早餐的人也不會發現自己攝取了高蛋白質(?)我想做出這樣的高蛋白早餐食譜。
Thumbnail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比較家常、日常隨手可用的食譜。我的目標就研發出能夠讓大家都不需要含淚補充蛋白質;可以輕鬆將乳清蛋白粉融入早餐之中;如果你不講,共進早餐的人也不會發現自己攝取了高蛋白質(?)我想做出這樣的高蛋白早餐食譜。
Thumbnail
乳清蛋白粉的烘焙特性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探索新食材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事情。而我自己也有運動習慣,所以蛋白粉的好處其實對我滿有吸引力的。以上幾點真的讓我很想挑戰做出真正好吃的高蛋白食譜!
Thumbnail
乳清蛋白粉的烘焙特性我還沒有完全掌握,探索新食材對我來說是很有趣的事情。而我自己也有運動習慣,所以蛋白粉的好處其實對我滿有吸引力的。以上幾點真的讓我很想挑戰做出真正好吃的高蛋白食譜!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