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新進教師的AI倫理與素養課程-1-趨勢與現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此文由AI進行概念優化與編排]

AI 時代下的高中教育:我們準備好了嗎?

raw-image

近年來,生成式 AI 的應用不斷普及,從工作場域一路延伸到教育現場。過去,AI 工具的使用還稍微受到一些年齡限制,但隨著 Google 等平台逐步打破這道門檻,未來將有越來越多 AI 進入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中。這是一個機會,也是挑戰——我們必須問自己:現在的學生,真的準備好了嗎?他們的 AI 使用,是負責任的嗎?


學生使用 AI 的常見現象

1. 情緒落差與動力下降

AI 提供即時回應與快速解答,讓學生能在短時間內完成作業或解決問題。但一旦離開 AI,學習動力可能驟降,甚至出現無聊感。這種情緒落差也可能影響人際互動,讓學生在與人相處時更容易感到不耐或不適應。

2. 過度依賴影響思考能力

部分學生在使用 AI 時缺乏自我覺察,傾向將原本需要自行思考與判斷的任務全權交給 AI。表面上效率提高了,但實際上卻放棄了思考與決策的權利,長期下來會削弱批判性思考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3.認知負債:向未來借走思考能力

根據 MIT 的研究,長期依賴 AI 學習與創作,會逐漸削弱使用者的:

  1. 主動認知能力(閱讀、摘要、理解)
  2. 記憶形成
  3. 語言整合與應用能力
  4. 成果歸屬感

這些現象被稱為 「認知負債」——也就是透支未來的思考能力,換取當下的便利。就像長期依賴導航系統,會讓我們對方向感和路況判斷越來越遲鈍。

4.偏見

AI 模型在訓練過程中,可能受到開發者的價值觀與觀感影響,導致生成的內容帶有偏見。問題是,多數人拿到答案時不會特別檢查,甚至全盤接受。 因此,培養學生的資訊檢核意識,比單純教他們如何使用 AI 更重要。

5.學術倫理的挑戰

今年暑假,已有多起研究所論文出現文獻抄襲甚至參考資料偽造的案例。當 AI 大量進入高中教學後,這樣的問題很可能向下蔓延。抄襲與違反學術倫理,不只是學業問題,更會影響學生的價值觀與未來發展。加上大學陸續因應訂定相關指導原則還有修課規定,可見的是,如果沒有建立良好的學術倫理概念,日後可能會危及學生繼續在學術上發展的機會。


結語:AI 素養教育刻不容緩

AI 是強大的工具,但它同時也可能帶來深遠的負面影響。我們需要讓學生了解:

  • AI 不能取代思考
  • 資訊必須檢核
  • 倫理界線必須守住

唯有在認知、態度與能力上都做好準備,AI 才能真正成為助力,而不是隱形的枷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deediao的沙龍
54會員
79內容數
我每個月的閱讀量非常驚人,現在將注意力放在數位趨勢、數位閱讀還有生成式AI應用上,喜歡寫跟人不一樣的東西,更喜歡讓你知道我是如何思考的,歡迎訂閱跟我一起成長。
deedia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8/13
作者:「概念與文章架構」AI:優化與提出問題讓作者修改 新手與專家的差距:為什麼「快速工程」依然重要? 1. 開場: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挫折感? 打開 AI,輸入問題,卻得到不完整、不貼近需求,甚至完全不對的答案。很多人會說:「現在 AI 這麼厲害,還需要學什麼提示語嗎?」 對專家來說,也許真的不
Thumbnail
2025/08/13
作者:「概念與文章架構」AI:優化與提出問題讓作者修改 新手與專家的差距:為什麼「快速工程」依然重要? 1. 開場: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挫折感? 打開 AI,輸入問題,卻得到不完整、不貼近需求,甚至完全不對的答案。很多人會說:「現在 AI 這麼厲害,還需要學什麼提示語嗎?」 對專家來說,也許真的不
Thumbnail
2025/08/13
你還只用 AI 查作業嗎?AI 能幫你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從課業輔助、數據分析、時間管理到生活規劃, 學會正確使用 AI,讓你的大學生活更輕鬆、更高效。 原文網址:My Ethical ChatGPT Cheat Sheet — Surviving University with AI 「本
2025/08/13
你還只用 AI 查作業嗎?AI 能幫你的,遠比你想像的更多! 從課業輔助、數據分析、時間管理到生活規劃, 學會正確使用 AI,讓你的大學生活更輕鬆、更高效。 原文網址:My Ethical ChatGPT Cheat Sheet — Surviving University with AI 「本
2025/08/11
昨天我嘗試用 ChatGPT-5 陪孩子複習「二元一次方程」,沒想到效果相當不錯。不同於傳統的學習平台,這次的 AI 體驗讓我發現,數學複習不一定要從「看影片 → 做題目 → 回頭找答案」這條老路走。 它不只是答題工具,更像是隨時在線的專屬家教。我分成兩種模式 實測流程與發現 1. 兩種模式
Thumbnail
2025/08/11
昨天我嘗試用 ChatGPT-5 陪孩子複習「二元一次方程」,沒想到效果相當不錯。不同於傳統的學習平台,這次的 AI 體驗讓我發現,數學複習不一定要從「看影片 → 做題目 → 回頭找答案」這條老路走。 它不只是答題工具,更像是隨時在線的專屬家教。我分成兩種模式 實測流程與發現 1. 兩種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今天我正式從內容組&師培組畢業,轉移到均一的第二事業體:AI 家教事業體。均一推行非營利的教育平臺,秉持均等一流且免費的「數位學習」內容與環境,也推廣「差異化教學」。AI家教的出現是一個新的轉捩點,讓孩子可以享受到個人化的學習體驗,未來希望實現均等一流的AI家教服務與環境,實現個人化學習的願景。
Thumbnail
今天我正式從內容組&師培組畢業,轉移到均一的第二事業體:AI 家教事業體。均一推行非營利的教育平臺,秉持均等一流且免費的「數位學習」內容與環境,也推廣「差異化教學」。AI家教的出現是一個新的轉捩點,讓孩子可以享受到個人化的學習體驗,未來希望實現均等一流的AI家教服務與環境,實現個人化學習的願景。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本文探討創新思維在教育和企業中的應用,作者強調創新不僅需要技巧,更需要培養正確的心態。文章以創新思考藏寶圖為例,說明如何重新思考問題與答案的關係,並提出企業需要設立創新思考專員和創新顧問等新職位來推動企業創新。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使用生成式AI結合其他技術以模擬學校、課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四大學習要素。這可以幫助老師事先知道何種學習設計對學生最適合,並避免因試誤造成的不良影響。不要澆熄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與ChatGTP協作快速產出多個版本的學習設計,並將其套用到班級學習模擬情境模擬器,以獲得早期教學反饋的機會點
Thumbnail
如果可以使用生成式AI結合其他技術以模擬學校、課堂,並在此基礎上分析學生四大學習要素。這可以幫助老師事先知道何種學習設計對學生最適合,並避免因試誤造成的不良影響。不要澆熄學生的學習熱情,可以與ChatGTP協作快速產出多個版本的學習設計,並將其套用到班級學習模擬情境模擬器,以獲得早期教學反饋的機會點
Thumbnail
"尊敬的人類宿主, 您學習的速度已經落後了365個百分點。" 機器人平鋪直述、字字如刀破空而來, 無情剌入我的自尊。 我正坐在移動教室裡, 透過車窗遠眺窗外的風景流轉。 這部移動教室是未來教育的新形式, 搭載先進的AI教師, 隨時可以針對學員的學習狀況做即時調整。 "同期跟
Thumbnail
"尊敬的人類宿主, 您學習的速度已經落後了365個百分點。" 機器人平鋪直述、字字如刀破空而來, 無情剌入我的自尊。 我正坐在移動教室裡, 透過車窗遠眺窗外的風景流轉。 這部移動教室是未來教育的新形式, 搭載先進的AI教師, 隨時可以針對學員的學習狀況做即時調整。 "同期跟
Thumbnail
High School Teachers 高中老師 High school teachers help prepare students for life after “graduation” (completion of their degree). 高中老師幫助學生為畢
Thumbnail
High School Teachers 高中老師 High school teachers help prepare students for life after “graduation” (completion of their degree). 高中老師幫助學生為畢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927 可能因為是老師,常常聽到很多學生感覺只要有Ai,就認為語言的學習已經完全不重要的感覺。那是一個挫敗感或是打擊,不是因為他不需要我們的教導而是因為他們學習的心態已經完全偏差了,是否語言學習真的已經對學生或是已經出社會的人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Thumbnail
未來的教育將更加註重個性化、自由化和多元化,讓每個孩子都能夠在一個開放、包容、充滿機遇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實現自己的夢想。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