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份可能保命 另存也可自保
身為一個很需要做跨部門合作的工程師,我會接收到很多來自不同部門的資料,然後需要對這些資料做分析或加工。
以前總會直接改人家給我的資料,結果背了不少鍋。
最無言的一次是,跨部門合作時被人家甩鍋,因為當時直接在文件上改原始資料,結果後來出問題對方就不認帳,說她給我的檔案明明是好的,是我自己把資料改壞的。從這個慘痛教訓中,我一直在找方法避免這種情況。
不備份會怎樣 ?
我自己在工作中,我發現不做檔案備份會遇到這些困擾:
- 被甩鍋風險:直接修改原檔案,出問題時有理說不清
- 版本迷失:檔案被自己改到四不像,要回去以前的版本重來發現已經回不去了
- 客戶反覆:甲方爸爸不滿意改了好幾版,最後決定還是第一版比較好
- 習慣問題:同事們在趕時間或覺得麻煩時,最容易直接修改原檔案
那怎麼辦
瑞菊死特硬,瑞菊死特噢。
後來我結合了數位 IC 設計的概念:什麼東西到我手上,我先找一個地方存起來,存過之後再拿去用。
在數位 IC 的設計專有名詞就是「Register in, Register out」。( 看來冷門的知識應該又卑鄙的進入大家的腦袋中了吧 ? )
簡單來說就是:拿到檔案後馬上另存新檔!
另存新檔要怎麼取名阿
我分享個我個人的名規則,就是檔案名稱後面加上今天日期:
- 原檔案:「2025 年度營收報告.pptx」
- 第一次另存:「2025 年度營收報告_20250815.pptx」
- 同天多次修改:「2025 年度營收報告_20250815_v2.pptx」、「2025 年度營收報告_20250815_v3.pptx」
這個方法不管是 PPT、PDF,還是圖片都用得上。
養成習慣的關鍵:只要是開啟檔案就先按另存新檔!
庫洛魔法使
有沒有看過庫洛魔法使?
要把每一個檔案變成自己的「小櫻牌」,就像是要將這個東西歸屬於自己,就要先從「命名」開始。
這個麻煩個人覺得最好不要省,就跟車禍要馬上叫警察一樣。
實際效益
實施這個習慣後,我想可以帶來的改變包括:
- 責任釐清:要被其他人甩鍋時可以釐清責任,還可以確定是根據什麼為基礎做新增的
- 追溯能力:因為不會更改原本的資料,只會新加,這在資料分析和文件編寫上非常有用
- 演變史記錄:可以看到原本的第一版是這樣,最終版是什麼,中間有什麼故事變成這樣
- 成長軌跡:這中間的過程都是 How to,原來自己的付出果然是不斷迭代出來的
對大家的意義
這個分享跟大家有什麼關係呢?
我不確定,我想但凡在生活中,跟數位相關的部分一定要做好備份。
除了自己掌握的,也要特別記錄好從別人那邊拿到的。
要不然有種狀況是一個人發給一群人,就你的不一樣,可能造成一些誤會,避免有理說不清。
不曉得分享這個觀念,是不是大家已經是這樣了呢 ? 或是有什麼其他想法 ?
歡迎留言給我說什麼話都行~
Just share to you ~ 我是 Joker 咱們下回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