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度高級中等以下學校體育班發展委員會共識營中,委員們一致認為,目前台灣體育班中最嚴重的問題莫過於升學方面,缺乏學科或相關學習輔助的前提下,運動員可能步上「除了竸技體育沒有後路」的未來,贏在起跑線,卻輸在自己所建構的終點線。
擔任體育班(棒球專長)導師的經驗中,一般來說,每一個班都會有少數幾個成績比較好的孩子,而隨著年級愈大,落差會愈來愈大。為了要讓孩子能順利畢業,脫離現實的成績呈現,已經看不出孩子的真正實力,而少數功課比較好的孩子,也隨著班上同學學科的競爭力,對外的競爭力也愈來愈弱。
國中階段的孩子通常都比較怕導師,所以只要導師離開孩子的視線,會作亂的同學就開始俟機而動,不但沒有人會制止,反而會彼此掩護,甚至故意欺負比較弱勢的孩子,幸災樂禍。其實這些會作怪的孩子也是班上的少數,每一個孩子所犯的重疊性並不高,只是全部加起來,也真夠受的。班上的孩子,體力好、活力足,如果能把專注力轉移到課業學習上,成績有進步是可預期的。李家同先生曾經講過一段話,如果國中階段的孩子只具備小學四年級的程度,應該從那裡教起,當然是從小學四年級開始教起。
萬事起頭難,持續也不簡單,但如果現在沒有好的對策,晚了就會花費更多倍的心力,而且也不一定會成功。
有效策略的起頭就是找到問題,經過幾天的陪讀之後,意外發現了部份可以前進的步驟:
以國文來說:老師在課堂上上課,孩子已經練就襌定的功力,也就是說,老師講一分鐘的話,停下來問孩子在講什麼,孩子有一半不知道,所以老師在台上罵人,或上課,孩子跟本沒有聽(打開耳朵)。老師往往已經上課上到第三頁了,孩子的課本根本還沒有打開,引導孩子寫習作,常常發現孩子把第三題的過程抄在第一題,也就是說老師上課的內容,孩子根本就沒有看,只有抄(眼到、手到)。
孩子因為上課聽不懂,或已經習慣不聽,所以上課就會想辦法玩,玩累了,就睡,重複的循環,隨著課程內容的加深,離課本就愈來愈遠。
所以,我為每一個孩子準備六本小藍本,其中三本是課堂筆記,三本是課餘學習,孩子開始抄筆記之後,開始跟的上老師上課的節奏,對於上課內容的掌握性也愈來愈上手,有事做,就比較沒時間亂了。
另外三本本子,請每一個孩子利用課間時間,字體工整的抄國文課本裡的文章至少六行;抄英文課本裡的文章至少六行,加上導師每天早上會在黑板上寫英文每日一句,英文老師會利用上課的時間講解;負責的孩子在黑板上寫中文每日一句,國文老師會在課堂上講解,孩子聽完之後,要筆記在小藍本中,因為每天都要繳,孩子執行的效律很高
小藍本的運用,讓孩子自動拿出書本,把書本打開、練宇、定心。每日一句、每日一習題,逐漸的把孩子的程度帶上來,上課情況、學習態度也因為孩子的自主能力愈強愈好掌握。
一段時間過去了,孩子的學習模式與生活習慣已漸趨正常,不會太多的突發事件,只是孩子還是很被動,所以持續給孩子養份是必須的,開心的事,孩子一直都沒有排斥感,所以每天桌上的小藍本終能準時返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