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crum: The Art of Doing Twice the Work in Half the Time》這本書由 Scrum 的共同創始人 Jeff Sutherland 所著,詳細闡述了 Scrum 這種革命性的專案管理和團隊協作方法。他結合了自己在軍事、醫療和科技等不同領域的豐富經驗,說明了傳統專案管理方法的不足,並提出了 Scrum 如何透過短衝 (Sprint) 週期、跨職能團隊和持續改進來提升生產力和效率。
書中強調 Scrum 的核心原則包括:
- 拋棄傳統的甘特圖和僵化計畫:鼓勵團隊面對現實並快速適應變化。
- 重視團隊的自主性、跨職能和目標驅動:一個高效的 Scrum 團隊通常由 7 (±2) 人組成,具備完成專案所需的所有技能,並能夠自主決策。
- 以時間為基礎的工作週期:將工作分解成短期的衝刺(通常為一到四周),並在每個衝刺結束時交付可用的成果。
- 消除浪費:專注於價值創造,減少不必要的流程、會議和文件。
- 檢視與調適:透過每日站會、衝刺審查和衝刺回顧等機制,持續檢查進度並找出改進的機會。
- 重視幸福感:Sutherland 認為,團隊的幸福感、自主性和目標感是驅動績效和生產力的關鍵。
書中也分享了許多實際案例,例如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如何運用 Scrum 來數位化其紀錄,以及其他不同行業如何透過 Scrum 實現驚人的效率提升。
摘要 Scrum 的核心概念

1. Scrum 是什麼? Scrum 是一種敏捷 (Agile) 框架,用來管理複雜的專案。它不是一套僵化的規則,而是一個輕量級的框架,強調檢視 (Inspect) 與調適 (Adapt)。Scrum 的目標是透過快速迭代和持續回饋,將不確定性降到最低,並最大化交付的價值。
2. 傳統方法的困境 Sutherland 指出,傳統的「瀑布式 (Waterfall)」專案管理方法常導致:
- 延遲與超支:過於詳盡的事前規劃在面對變化時顯得脆弱。
- 低效能:團隊成員被分配到單一任務,缺乏整體視角和協作。
- 低士氣:僵化的流程讓團隊缺乏自主性,感到沮喪。
3. Scrum 的核心原則與支柱 Scrum 建立在幾個核心原則和三個支柱之上:
- 透明性 (Transparency):所有相關資訊對團隊成員都是公開可見的。
- 檢視 (Inspection):定期檢查進度,評估是否偏離目標。
- 調適 (Adaptation):根據檢視結果,調整策略以優化產出。
4. Scrum 的關鍵角色與事件 Scrum 框架包含特定的角色和事件(會議): 角色 (Roles)
- 產品負責人 (Product Owner):負責定義和排序「產品待辦清單 (Product Backlog)」,代表利害關係人的聲音,確保團隊始終專注於交付最有價值的產品。
- Scrum Master (Scrum 大師):僕人式領導者,負責確保 Scrum 流程被正確理解和實踐。他會移除阻礙,並引導團隊改進。
- 開發團隊 (Development Team):由跨職能成員組成(通常 3-9 人),負責在每個短衝中交付「完成」的產品增量。團隊是自組織的,並有權決定如何完成工作。
事件 (Events)
- 短衝 (Sprint):Scrum 的核心。一個固定的時間週期(通常 1-4 週),團隊在此期間內完成一組選定的工作,並交付一個可用的「產品增量 (Increment)」。每個短衝都是一個小型的專案。
- 短衝規劃會議 (Sprint Planning):在短衝開始時舉行,團隊決定在當前短衝中能完成哪些工作。
- 每日站會 (Daily Scrum / Daily Stand-up):每天進行 15 分鐘的快速會議,團隊成員分享「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和「遇到什麼阻礙?」。目的是同步進度,發現問題。
- 短衝審查會議 (Sprint Review):在短衝結束時舉行,向利害關係人展示已完成的工作增量,並收集回饋。
- 短衝回顧會議 (Sprint Retrospective):在短衝結束後舉行,團隊反思「做得好的是什麼?」、「哪裡可以改進?」和「下次如何做得更好?」。這是持續改進的關鍵。
5. Scrum 的成功關鍵
- 擁抱變化:Scrum 鼓勵團隊隨時調整,而不是固守僵化的計畫。
- 持續改進:透過頻繁的回顧會議,團隊不斷學習和優化自身流程。
- 小批量交付:將大問題分解成小部分,快速交付,降低風險。
- 跨職能團隊:讓團隊擁有所有必要技能,減少外部依賴。
- 透明與信任:開放的溝通和相互信任是高效團隊的基石。
Jeff Sutherland 透過書中的案例,強調 Scrum 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模式,能幫助團隊提升效率、提高滿意度,並在不斷變化的世界中保持競爭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