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自戀老闆怎麼辦?心理學、職場觀察與惡性循環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raw-image


「請談一次失敗的經驗,你學到什麼?」

這是一道面試常見的經典題,能迅速看出一個人的責任感。

大多數人會反思自己,講出某個失敗案例,解釋怎麼調整,怎麼避免重蹈覆轍。

少數人則會說:「都是別人的錯。」或者「我不應該那麼相信別人。」

心理學研究裡,自戀型人格(Narcissistic Personality)和反社會人格(Antisocial Personality)都有一個共通特徵:問題永遠不在自己,而是在別人。

這個問題,不只用來看面試者,也能用來檢視職場的管理者。

不談「失敗」,只檢討「員工」

試著想一個場景:

公司正在開會,老闆要檢討業績不佳。

正常的檢討,應該會先釐清策略是否有誤、市場環境是否變化、資源配置是否不足。

但自戀型的老闆,開口往往是:「你們沒有落實我的想法。」「其他品牌的產品差多了,為什麼做不出成績?」

在他眼裡,錯誤永遠出在別人身上,從不會出在自己決策裡。當這種心態遇上自戀型人格,結果往往更糟。

因為在心理機制上,自戀者沒有「反思」這個功能。他們不認為錯誤是自己造成的,因此也從不需要修正。

聰明員工檢討自己,自戀型老闆只會檢討你

很多上班族不一定意識到,自己正在被「心理操控」(PUA)。自戀型慣老闆最擅長的,就是把責任轉化成話術,讓員工懷疑自己。

自戀型慣老闆的五大 PUA 話術

  1. 「之前的人都做不好,你要證明自己比較強。」
    表面像是激勵,實際上是比較陷阱。永遠有人被拿來當反例,你不可能贏。
  2. 「我交代的很清楚,是你沒理解。」
    把模糊的指令,轉化成員工的責任。下次你會更緊張,拼命揣摩他的心思。
  3. 「這件事失敗不是策略問題,是你執行不力。」
    永遠都是員工的錯,決策從來不會被檢討。久而久之,你會懷疑自己是否真的無能。
  4. 「我們公司一向都是這樣做,你不要質疑。」
    把權威包裝成「傳統」或「規矩」,讓反思和創新顯得像冒犯。
  5. 「你要感謝公司給你這個機會。」
    把工作合理化為一種恩惠,讓你覺得自己是「被施捨」,而不是「勞動付出」。

這些話術的殺傷力,在於它們不會一次就擊垮你,而是長期累積,讓人逐漸懷疑自己。


在這樣的文化裡,會發生什麼?

第一步,員工開始自我懷疑。

第二步,優秀的人才選擇離開,因為他們無法在錯誤分配的環境中發揮。

第三步,留下來的人逐漸內化老闆的說法,失去判斷力,只剩服從。


表面上,公司好像很穩定,因為沒有人挑戰老闆。

實際上,公司進入一種惡性循環:問題從不被解決,人才卻一批批流失。


這就是自戀型領導者的盲點,製造出一個「永遠正確的假象」,代價是組織的長期衰退。

你身邊也有慣老闆嗎?

以下是一份檢視清單,幫助你盤點:

  • 開會時,他檢討問題的方式,會不會只怪人,不談決策?
  • 他對「前一個員工」的評價,是否永遠都是負面的?
  • 他給的指令是否常常模糊,卻反過來責怪你理解不夠?
  • 當你提出不同意見時,他會打壓,還是願意傾聽?
  • 他是否常強調「公司給你機會」,而不是「員工創造價值」?

如果以上有三項以上符合,那你可能正在一個自戀型慣老闆的體系裡工作。

那該怎麼辦?

老實說,遇到這樣的老闆,沒有完美解法。

因為你能改變的,只有自己。


有些人會選擇留下來,把這當作修煉場。

但更多人會發現,這樣的環境無法長久,因為成長的空間被壓縮,心理耗損遠超過收穫。


長期下來,公司只會陷入一種惡性循環:

錯誤總是別人的,決策永遠正確。 問題得不到解決,人才也不會留下。

結語

那道經典的面試題,本來是用來測試應徵者的責任感。

但當我們把它反過來放在老闆身上時,答案往往更清楚。

一個只會怪別人的老闆,不只是人格特質的展現,更是一個組織文化的警訊。

而你能做的判斷很單純——要不要在這樣的循環裡繼續消耗自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誠實的公關人
27會員
53內容數
內容創作者|市場觀察者|品牌思維實踐者 我寫市場趨勢、職場洞察、內容行銷, 有時拆解產業現象,有時只是記錄身邊的真實故事。 寫作不是答案,而是一種提問方式。
誠實的公關人的其他內容
2025/08/12
沈玉琳住進三總血液腫瘤科的新聞,讓我想起自己的經歷。幾年前,我也在那裡輾轉確診,從掛號、切片到脊髓穿刺,每一步都在等待答案。台灣醫療很先進,但在關鍵時刻,能遇到願意替病人多走一步的醫師,仍需要一點運氣。這不是檢討體制,而是想記下,那段從不確定到全力搶救的日子,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對生命與醫療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8/12
沈玉琳住進三總血液腫瘤科的新聞,讓我想起自己的經歷。幾年前,我也在那裡輾轉確診,從掛號、切片到脊髓穿刺,每一步都在等待答案。台灣醫療很先進,但在關鍵時刻,能遇到願意替病人多走一步的醫師,仍需要一點運氣。這不是檢討體制,而是想記下,那段從不確定到全力搶救的日子,以及它如何改變我對生命與醫療的看法。
Thumbnail
2025/08/11
父親節在台灣,常被戲稱為「付清節」。原本該是父親收禮的日子,卻常變成促銷檔期與結帳時刻。這個反差,揭露了品牌在父親節行銷上的失焦:節日氣氛被折扣取代,父親角色的情感輪廓反而被忽略。當我們從文化與數據重新檢視,會發現真正的機會,不在價格,而在參與感、肯定感與傳承感,那才是父親節能走出折扣戰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8/11
父親節在台灣,常被戲稱為「付清節」。原本該是父親收禮的日子,卻常變成促銷檔期與結帳時刻。這個反差,揭露了品牌在父親節行銷上的失焦:節日氣氛被折扣取代,父親角色的情感輪廓反而被忽略。當我們從文化與數據重新檢視,會發現真正的機會,不在價格,而在參與感、肯定感與傳承感,那才是父親節能走出折扣戰的關鍵。
Thumbnail
2025/05/01
在 AI 搜尋時代,品牌內容不再只是為了排名,而是要能被 AI 理解、引用,並保有語氣與辨識度。從 GEO(生成引擎優化)到 AIS(AI 可讀性),品牌需布局一致的主張、結構化內容、可信來源,才能在生成式搜尋中留下名字、建立信任。被選中還不夠,重點是被記得。
Thumbnail
2025/05/01
在 AI 搜尋時代,品牌內容不再只是為了排名,而是要能被 AI 理解、引用,並保有語氣與辨識度。從 GEO(生成引擎優化)到 AIS(AI 可讀性),品牌需布局一致的主張、結構化內容、可信來源,才能在生成式搜尋中留下名字、建立信任。被選中還不夠,重點是被記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以前的一個下屬跟我聯繫,提到最近在公司看什麼都不順眼,覺得公司什麼資源都不給,卻只要求他們業績,老闆有什麼想法也不先知會他們,不和他們商量就自己決定 他問我有沒有什麼好的建議,我想起自己剛工作時,也一天到晚覺得自己最厲害,老闆們都是傻子 後來工作越久,職位越高,才發現原來當年老闆這麼做是……
Thumbnail
我經常去看職場的社團,裡面大概有80%的埋怨都是屬於「無法為自己負責」而產生的「推卸責任」手法及話術。
Thumbnail
我經常去看職場的社團,裡面大概有80%的埋怨都是屬於「無法為自己負責」而產生的「推卸責任」手法及話術。
Thumbnail
懂得反省是好事。如果缺乏自我反省的標準,面對所有的批評或者錯誤,全都歸咎自己,這樣將會在職場上迷失自我,面對工作惶惶不安,隨波逐流不知所往。
Thumbnail
懂得反省是好事。如果缺乏自我反省的標準,面對所有的批評或者錯誤,全都歸咎自己,這樣將會在職場上迷失自我,面對工作惶惶不安,隨波逐流不知所往。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第五章 企業界:心態與領導力   成功的領導人的特質:謙虛,經常詢問問題,能夠正視失敗,保持信心堅信會成功 不會總是試圖證明自己比別人優秀,例如不會強調自己的高位階,不會搶別人的功勞,不會貶低別人   成長心態領導人願意雇用比他懂更多的人   第六章人際關係:愛的心態   一段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創業者在看待人生的思維,強調了負責與當責的心態差異,並透過職場例子和情場例子來闡述。同時提到了預判與預防觀唸的重要性,以及掌控局勢的能力。最後總結強調了面對事情的態度和影響人和事的因素。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Thumbnail
工作是為了賺錢,賺錢是為了生活,努力是為了讓生活可以順遂一點,偏偏天不從人願… 在職場上儘管你聽話照做、遵守規矩,遇到情緒化主管你依然沒輒,無來由的逼迫式問話及追蹤,更無來由的栽贓你態度不佳得罪客戶,真的叫人無言! 儘管有其他同事證實你是對的,沒有做錯,主管雖然啞口,但還是會再找機會弄你,這種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